】 【打 印】 
小書最需大家寫
http://www.CRNTT.com   2021-06-21 17:57:51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據人民網報道,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蔔憲群曾回顧自己走上歷史研究道路的最初機緣,當年正是讀了著名歷史學家吳晗編著的《中國歷史小叢書》,才激發了對中國歷史的興趣,從而報考了歷史專業,一心一意“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投身歷史研究堅持至今。《中國歷史小叢書》影響到的年輕學子,肯定不止蔔憲群一人。讀了一套書,便決定躬身入局,在一個領域奮鬥終生,也不止歷史學科。由此可見,讀書激發的能量,對一個人人生際遇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中國歷史小叢書》緣何能有這麼大的影響?關鍵在於叢書之“小”。“小”,是指篇幅短小、用筆輕盈,但思想的含金量一點都不少。我們現在很多學者,埋頭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做科學研究,寫出來的學術成果都是一本本磚頭似的“大書”,又長又厚,艱澀難懂。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著作探討科技前沿,難以避免,不少人文社會科學著作也呈現出這種狀況。只顧往深裡挖掘、卻不知往周遭拓展,把一門學問刨根問底、掘地三尺的同時,也許也就忘記了這門學問與真實世界的有機聯繫、與普通讀者的情感共鳴。

  哪怕是專業程度高的自然學科,也有一批可讀性強、趣味性強的優秀科普著作。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竺可楨先生,在新中國成立後長期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他的《天道與人文》介紹中國的天文星宿、氣象物候,簡易平實,通達流暢,絲毫沒有冬烘氣。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所著《爺爺的爺爺哪裡來》,同樣輕鬆易讀,把古生物學知識包裹進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裡,再通過娓娓道來的講述,人類的起源、生物的演化等各種深奧問題都形象化地立體、生動起來,堪稱“大科學家寫給小讀者”的典範之作。

  實際上,“小書”最需“大家”寫。為何竺可楨和賈蘭坡這樣的“大家”能做到深入淺出?首先得益於他們橫跨文理、博通中西的學養。科普類、通俗類的東西其實很不好寫,作者不僅要對這門學問深刻洞察與透徹了解,還要具備一支生花妙筆,把幽妙精深的思想表達出來。如果表達得再生動而富於美感,就是更高的要求。竺可楨和賈蘭坡,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式的知識分子。他們一輩子孜孜以求,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耕耘出一片燦爛田地,底子厚,語文功力足。到了晚年靈感覺醒,智慧勃發,把一生的學養修養貫通成簡白曉暢的文字,惠及讀者。

  一本書、一篇文章能否撬動讀者心扉,還要發前人未發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美學大師宗白華一生學術作品量不算多,但幾乎每一篇文章,都是體大思精的理論、中西交融的華彩樂章,文字親切美好。讀先生文章,好似一位溫柔敦厚的鄰家長者與你抵足長談,真如穿越初盛春林、沐浴春風十裡,熏陶享受,美不勝收。怪不得學界有這樣的說法:宗先生《美學散步》裡一篇文章能寫一本大書,摘一句話能寫一篇論文。讀先生書,確有其感。

  蔔憲群並沒忘記歷史普及的重要性。由他牽頭編寫的五卷本《中國通史》和百集紀錄片《中國通史》,近來都取得了不俗反響。從中我們看到幾代中國學人為了學術的通俗化、平民化所做出的努力。我們期待更多大家,在學術研究之餘,寫出更多凝練精悍、言簡義豐的普及性作品,方便普通人攀登文化昆侖,窺睹經典堂奧。惟其如此,讀者幸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