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導讀
2018年5月號,總第245期

  今年3-4月,是中美關係在中國被美國確認為“戰略競爭對手”之後,進入一個實質性的摩擦與對抗階段的重要時間節點。3月16號,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與台灣往來法》;3月22日,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宣佈將對中國特定產品額外徵收25%的關稅,價值高達500億到600億美元,打響了貿易戰第一槍。緊接著一系列加碼衝突,令世人眼花繚亂:3月23日,中國發佈對自美進口的…
  (更多......)


智囊闊論
■積極現實主義:新時代對台工作思想芻議
唐永紅(廈門)
■沒有“自然統”,只能“塑造統”
郭震遠(北京)
智庫觀察
■《台灣旅行法》之後的中美關係和兩岸時局
黃 閩(北京)
■中美戰略競爭:台灣的認知與對策
趙春山(台灣)
■圍繞“台灣問題”,中美關係的衝撞
包承柯(上海)
■新形勢下中美台新態勢變化
劉性仁(台灣)
■美台逾矩互動將兩岸關係推向“臨界點”
肖 楊(上海)
智庫論叢
■習近平對“修昔底德陷阱”及“國強必霸”的批判
郭偉峰(香港)
智匯視野
■特朗普革命、新型全球化與亞洲局勢
鍾飛騰(北京)
智庫報告
■十九大後對台新戰略觀察
謝 郁(北京)
■新時代的兩岸關係能否展現新氣象
張百達(台灣)
■新時代大陸對台方略:應對新挑戰,推進新征程
王鶴亭(河南)
智庫研究
■惠台政策推動兩岸 實現“心靈契合”的統一
吳 宜(北京)
智庫分析
■“民主的”台大,可能的“爛大學”?
楊壽良(美國)
思想者論壇
■學習十九大精神與推進兩岸關係發展
主持人:李建敏(福建)
評論員:嚴 正(福建)
    吳能遠(福建)
    劉大可(福建)
    張文生(福建)
    謝必震(福建)
    陳克明(福建)
    馬彥彬(台灣)
    石晏菱(台灣)
    林伯彥(台灣)
    楊軒廷(台灣)
    黃吉瑜(台灣)
    董玉洪(福建)
    饒世中(福建)
    陳正華(台灣)
    李吉壽(福建)
    羅祥喜(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