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一
2009年10月號,總第142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八八水災對未來台灣政局發展的影響(藍)

  馬最喜歡講的一個故事是:“各位,你們知不知道媽祖幾歲”?全台灣誰知道媽祖幾歲?可是他知道。所以,馬整個領導風格就是在小地方討好,賺小便宜,對大問題則一點解決能力都沒有;是一個非常媚俗、希望所有人都給他掌聲的人;自己從來不願意擔當做任何事情、負任何責任,只相信體制會做好,而不願意去實際做事。這次救災也是,認為體制自動會運作,結果整個指揮系統一團亂,造成嚴重的後果。

  八八水災演變成這麼嚴重的政治土石流,對馬政府造成這麼嚴重衝擊,但是,國民黨內的大老和重要政治人物,起初沒有一個人願意出來幫馬,為馬護航,一方面因為他鬥過人家,二方面馬政府確實做得不好,沒法幫,不講話、不罵政府已經是幫政府了。

  由於馬沒有解決危機的能力,不要說下一任還要選上,能不能出來選恐怕都成問題;馬應該要有這樣的自覺,用贖罪的心情,徹底想清某些問題,不求連任,把這任應該做的事情補回來,不要只想再做四年;台灣老百姓已經嚇得不敢投給他了。因此,國民黨真的要去思考,透過比較妥當的方式,讓自己的接班團隊慢慢產生。

  洪秀柱:想罵馬政府的話一堆但輕重之間的拿捏有很多掙扎

  這次八八水災之後,談到護航或對國民黨的建言,心裡非常掙扎,因為想罵的話一堆,但是輕重之間的拿捏卻是不易。看到這麼嚴重的問題,看到馬政府的危機處理方式,一肚子氣,想開罵的話一大堆,但又怕加重對馬和國民黨的傷害,並成為在野黨炒作的內容。

  水災發生後,黨內沒有人出來為政府護航,因為實際的狀況不很清楚,因此對很多人來說,不講話就是護航了。這對我們來講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李允傑:政治危機還沒有結束重新贏得人民信任是馬政府當務之急

  馬英九政府千萬不要低估這一波政治危機,現在危機還沒有結束。馬英九若不能翻轉在他人民心目中的無能印象,並且一直延續到2012年,馬絕對出局,不管他是否代表國民黨出來選,都沒有希望。

  如果馬英九有這個覺悟,謙卑地體驗到這個事實,他首先要大開大闔、大破大立,用贖罪的心態,在災後重建中有所作為。馬政府只有先付出,才能重新贏得人民的信任。如果“內閣”改組還陷在黨內接班順序、黨內權位之類的考慮,一定會被人民看穿。

  馬應該在用人上展現魄力和能力。除了自我反省,馬還需要一個比較強的幕僚團隊,尤其需要對民意嗅覺敏銳的政治幕僚。此外,馬英九在用人上要多用一些像魏徵這樣的人物,廣納諍言,不能偏聽。因此,八八水災可能是馬英九政治生命的分水嶺:如何化危機為轉機,考驗馬的智慧與魄力。

  兩岸應該考慮建立防災互助機制

  至於八八水災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我覺得,基本上只要天災發生,兩岸都會有一些善舉。例如,從去年四川大地震到今年八八水災,兩岸之間的互動,我認為是善意的累積,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是正面的。

  我認為,未來兩岸應該考慮建立防災互助機制,這個機制未來可以列入兩岸合作交流研討的議題。在兩岸建立防災互助機制的情況下,大陸的相關衛星可以向台灣提供資訊上的幫助;台灣也可以提供颱風相關資訊給大陸(尤其是東南沿海)參考。對於美國、日本、新加坡、澳洲等國的人道援助,大陸方面應該採取樂觀其成的態度,因為萬事莫如救災急。這樣對爭取台灣民心有正面幫助。

  張亞中:台灣的整體政治氣氛對大陸存有疑慮和不信任感

  八八水災之後,大陸在第一時間向台灣表達願全力協助救災,也願意派遣救援直升機來台灣協助救災。台北政府對比表示“敬謝不敏”,顯示出,雖然兩岸之間經過這一年來高度密集經貿互動,台灣對於中國大陸的整個政治氛圍,仍是疑慮與不信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