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透視
2009年3月號,總第135期

【 第1頁 第2頁 】  
奧巴馬新政府對外政策將如何調整
王鴻剛(北京)
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巧實力概念的提出,集中體現了奧巴馬政府外交政策調整的繼承性與變革性兼具的特徵:一是“以變謀不變”,主張在確保美國利益、堅持既有原則的基礎上,靈活地同其他國家通過對話方式達成共識,以手段上的變化獲取此前無法獲得的外交成果;二是“統籌兼顧”、順勢而為,“巧實力”戰略不主張“拉一派、壓一派”,而是承諾“不忘老朋友,結交新朋友”,既鞏固傳統盟友關係,又積極主動地順應國際形勢變化的大潮,借重新興國家的力量,並將其納入以美國為主的體制之中。希拉里在參議院作證時稱,美國必須動用外交、經濟、軍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一切手段,既團結朋友,又接觸對手,既鞏固原有聯盟,又打造新的聯盟,使巧實力成為奧巴馬政府對外政策的理論基石。

  按照巧實力外交的內涵和要求,奧巴馬政府需要集中搞好同三類國家之間的關係。

  第一類是美國的傳統盟友。奧巴馬在競選期間曾承諾,要鞏固同歐洲、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傳統盟友的合作關係,夯實彼此之間的價值觀基礎和政治共識,更加注重傾聽他們對國際事務的看法,更多倚重他們的力量。第二類是全球新興強國。對於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等新興大國,奧巴馬承諾將更加注重對話與合作,使他們均成為現行國際體系的利益攸關方,幫助他們“在其中找到恰當的位置”。第三類是布什政府時期那些所謂的“問題國家”。對於伊朗、朝鮮、古巴等國家,奧巴馬政府的立場也非常明確,願意有條件地同他們直接對話。

  從執政至今的一系列舉動看,奧巴馬政府確實將傳統盟友放在了首要位置。奧巴馬首次出訪選擇加拿大,副總統拜登率龐大陣容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希拉里高調宣揚美英特殊雙邊關係,將日本作為首訪目的國,都體現了美國對傳統盟友的重視。同時,奧巴馬新政府也作出了一些同俄羅斯、中國等新興強國以及“問題國家”提升或改善關係的舉動。當然,從另一側面看,奧巴馬政府巧實力外交的前提也非常明確,那就是以強大實力為後盾,堅持既有政策底線,保留所有政策選項,以其他方式謀取回報。從這一點看,巧實力最終能否成功帶領美國外交走出困境,還需拭目以待。

  中美關係:合作與競爭同時提升

  奧巴馬的對華政策將在布什政府的基礎上繼續深化。布什政府的對華政策,被認為是其任內為數不多的“外交遺產”之一。其成功之處在於,“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的對華定位和“兩面下注”的基本戰略原則,既反應了美國對華借重的一面,也同時容納了對華防範和規制的一面。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美國戰略只似乎都將維持這種對中國的判斷,即:中國對美國而言是現實的機遇、長遠的挑戰,經濟方面的機遇、安全領域的挑戰,機遇與挑戰將長期並存。應該說,布什政府的對華政策,基本反應了當前美國國內各派政治力量的對華政策共識,也得到奧巴馬對外政策團隊的普遍認可。

  但畢竟奧巴馬新政府的政治議程與布什政府不同,這決定了奧巴馬任期內中美關係也將出現一定程度的調整和變化。

  從奧巴馬團隊的對華認知看,中國的重要性比以往似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奧巴馬本人雖然上任前對華認知不多,但卻深知中國和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在談到與中國相關的問題時格外留意;希拉里曾指出,中美關係是21世紀全球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必須進一步加深兩國合作;奧巴馬重要智囊布熱津斯基甚至明確提出“兩國集團論”,號召中美在諸多領域聯手合作;在美國戰略只,“中美國”說法的熱度也不斷提高。這說明,奧巴馬任期內,中國將在美國對外戰略的整個圖譜中佔有更為重要的位置。

  從奧巴馬政府的各項議程看,中美兩國的合作領域和競爭程度將同步擴大。當前奧巴馬政府的頭等大事,是應對持續蔓延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在扭轉經濟衰退的同時,推動美國經濟實現轉型。由於中美兩國在經濟方面的深度相互依賴,兩國在全球金融和經濟方面展開密切合作有著很強的緊迫性。但另一方面,如果美國和全球範圍內的經濟頹勢短期內難以扭轉,美國國內的保護主義勢力勢必對奧巴馬政府的對華政策形成強大壓力,迫使兩國在匯率、貿易平衡、勞工標準等諸多問題上展開爭執,導致兩國經濟摩擦加劇。

  此外,奧巴馬政府還高度關注氣候變化和能源等問題,並在控制氣候變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主張。中國和美國都是能源消耗大國,新議程的提出對中美關係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將潛在的衝突點轉化為兩國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深化合作水準的共贏點,將是擺在兩國決策者面前的共同課題。

  目前美國新政府的對華政策班子剛剛運作,甚至還不時傳出相互矛盾的信息;因此預言奧巴馬時期中美關係到底會如何發展還為時尚早。但在目前國際國內大背景下,兩國關係的總體走勢仍然是相對明確的。未來幾年,中美兩國在雙邊和國際層面互動的深度和頻度將比以往更高,合作面和競爭面將同時擴大。此中的關鍵,就是要看雙方能否認識到兩國關係相互依存的本質,妥善控制雙邊關係中的分歧,求同存異,合作共贏。

  (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