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思潮
2008年9月號,總第129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孫中山思想與中國復興
鄭竹園(美國)
美國海外中山學社榮譽主席
博爾大學榮譽教授

  中國中興的前景

  經過近三十年舉國上下的勵精圖治,今天中國無論在總體經濟,國防建設、科技發展、國際關係各方面,都已進入世界前列。自鴉片戰爭以來,在中華大地,首次出現欣欣向榮的中興盛景。

  中國的崛起,已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也獲得普遍的承認。今年春天,幾乎所有西方重要報刊包括美國“時代週刊”,“新聞週刊”,英國“經濟學人”都曾撰文指出,在奧運帷幕揭開時,中國將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心。支持這一論斷的,是著名經濟學者、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副行長的林毅夫。根據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經濟發展的經驗,認為中國近五年每年百分之十的成長率,有可能繼續維持二十年。他認為中國近年的經濟狀況,與六十年代的日本極相類似。日本從一九六○年開始,曾持續三十年的高速成長。如能維持每年百分之八的成長率,再加上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到二○三○年,中國人均GDP可能達到美國的一半。但屆時中國人口將是美國的五倍。總體GDP將為美國的二倍半,成為世界最大市場。

  林毅夫的預測獲得美國經濟界人土的肯定。今年七月,美國重要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發表的研究報告,預測到二○三○年中國GDP將超過美國。到二○五○年中國GDP將達八十二兆美元,為美國的二倍。

  從近十年來中國發展的進度觀察,上舉這些估計,均屬信而有徵。但在中國邁向世界最大經濟實體的進程中,仍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包括人口的老化,資源的耗竭,生態的惡化,所得分配與吏治政風等問題,均須舉國同心,謀求解決。

  早在八十年前,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即曾預言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五十多年前,時任香港總督的葛量洪也曾作同樣預言。今年七月,美國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又重申湯葛兩人的預言,指出十九世紀是英國人世紀,二十世紀是美國人世紀,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這一景願的來臨,將是孫中山一生奮鬥理想的實現。

  今年三月十二日,為紀念孫中山一百四十歲冥壽,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盛大紀念會。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大會的發言中指出,以孫中山的情感紐帶,使兩岸關係朝正面發展。如能在孫中山精神的感召下,兩岸加強經貿文化的交流與合作,由和平共榮達到和平統一,中國人主導二十一世紀,一定會美夢成真。

  (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