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2017年7月號,總第235期

台灣:掙扎與期待
  5月20日,台灣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吳敦義在第一輪就以過半數選票一舉獲勝,成為新任黨主席。

  國民黨新主席出台,照例中共中央總書記會給他發賀電。這份賀電和吳敦義的回電,引起海內外政治觀察家和學者們的熱議。兩岸學者們在比較了歷次國共領導人互致電文的內容後,分析出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賀電更加強調要堅定反“台獨”立場;而吳敦義的復電則在兩岸關係表述上存在相當的模糊與不確定性,把自己主觀認為的“九二共識”內容加入:“在一九九二年雙方達成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是對於它的涵義,雙方同意用口頭聲明方式作各自表達”;這顯然與“九二共識”的正版有重大出入——“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按照台灣學者楊開煌的解讀:因為對於一個中國“內容”部分,兩岸雙方都沒有共識,所以一個中國的“內容”並不在一個中國“原則”與“九二共識”裡面。吳之舉,引用一個中國“內容”,這等於是要北京當局,把吳個人所詮釋的一個中國“內容”給吞下去。

  事實上,正是因為有這種對於“九二共識”認知上的差異,才在島內出現所謂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論述;這也是此次黨主席選舉中,吳敦義對現任黨主席洪秀柱提出要深化“九二共識”,達致“一中同表”的兩岸論述的分歧和不滿的緣由。

  在吳敦義勝選黨主席後,有網友翻出他的舊聞:在他的辦公室內,掛著一幅大字,他很有興致地向賓客解釋,那是他親自改的毛澤東詩詞的後半闕。此作由他家鄉南投的書法家簡銘山2016年書寫,落款“吳敦義先生改自沁園春.雪 丙申仲秋之月”。改寫的詞全文如下:“兩岸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惟反攻大陸,已成歷史;解放台灣,又嫌霸道。一國兩制,或統或獨,都為台海掀波濤。俱往矣,數當前明路,和平最好!”據查,這闕改作,早在2008年11月,他在香港出席第四屆“兩岸論壇”暨第三屆“台港論壇”時,即在演講中當場朗讀。八年後再將之寫成條幅懸掛於辦公室,可見其中意涵正是他多年堅持的主張和心意,絕非一時心血來潮之作。

  “不統不獨”,“和平最好”,這樣的主張,當然與要求“正名、獨立”的台獨勢力有顯著區別;但與想要永久“維持現狀”的“兩國論”貌似相同,兩者之區別只是吳敦義反對台獨。……
(全文請參閲中國評論新聞網: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