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2006年8月號,總第104期

民進黨政策調整與兩岸關係走向
本刊編輯部
  民進黨在今後的一段時期,不能不著力調整政策了,其中對大陸政策也不能不調整了。

  因爲陳水扁家族及親信貪凟事件引發民意風暴,置民進黨於極大的被動之中,基本上擾亂了民進黨原來的政策部署。特別是原定的由年初開始進行“終統”發難,隨後掀起憲改大浪,全面捆綁民意,拿下北高市長,為二OO八年持續執政打下基礎的周密計劃,已經明顯流產。如果繼續坐守困局,必然難有翻身時機,因此,民進黨勢必進行政策大調整,重新出發,奪取政治的制高點。民進黨的方向性的政策調整,肯定要牽動兩岸關係。

  從善意的務實的角度出發評估民進黨的政策調整中的大陸因素,是可以有所期望的。因爲如果理性客觀佔上風的話,民進黨應該在大陸政策方面做出政經分離的動作來。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一個中國的問題可以暫時迴避,但是加強兩岸經貿交流的政策可以立即實施。也就是民進黨新潮流最近一直在宣導的“務實開放”、“自信開放”新思維。

  如果蘇貞昌等民進黨核心人物能夠接受“務實開放”、“自信開放”新思維,兩岸關係的改善就立即會有起色,最典型的是開放大陸遊客訪台,在經濟上,台灣立即得到來自大陸的利好的消費刺激,百業開始旺盛。同時,亦將大大改善兩岸的氣氛,因爲大量的大陸遊客入台,與台灣民衆直接溝通,祥和的氣氛必占兩岸關係上風。

  儘管新潮流的“務實開放”、“自信開放”新思維仍然離不開鞏固台獨勢力的舊框框,但是其畢竟能起到促進兩岸經濟貿易交流向前邁進的實際效果,所以大陸不會拒之門外,大陸是能夠加以配合的。我們可以看到,在台灣內部政治鬥爭最激烈之際,兩岸還在六月達成了貨運包機、節日客運包機機制化、緊急醫療包機,以及急難救助與殘障(疾)人士等特定人道包機等四項專案包機方案。這充分説明,大陸是以兩岸關係發展為重中之重的,只要民進黨願意做,大陸就願意配合。兩岸合作之門是打開的。

  但是,民進黨要調整對大陸政策,做到“務實開放”、“自信開放”,是面臨種種困難的。最重要的,是有無可能突破陳水扁、基本教義派長期執行的僵化的用台獨意識形態捆綁大陸政策的思維。看來,不容易、不樂觀。

  陳水扁方面:一,陳水扁目前深陷政治困局,需要緊緊抓住民進黨,所以絕對不會容許黨內勢力背道而馳;二,陳水扁仍然把製造兩岸關係衝突與矛盾當作最後一張牌,所以絕對不會把這張救命的牌交出來;三,陳水扁進退已經失據,自信心缺乏,無法判斷得失,所以絕對不會隨便就點頭稱許的。

  基本教義派方面:一,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反對兩岸擴大交流的基本教義派,仍將製造強烈的幹擾;二,蘇貞昌個人的實力、能力都無法説服基本教義派,更是不可能採取強硬的推行措施;三,新潮流的新思維在民進黨內部並不能取得共識,尤其得不到基本教義派的附和。

  所以說,雙重的枷鎖在制約著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要做一些小的調整有可能,要丟掉枷鎖,目前看來還沒有可能。即使陳水扁最終丟失權力,基本教義派的枷鎖仍將發揮作用。由此判斷,我們對今後一段時期的兩岸關係走向大致可以勾勒出來:

  一,因爲到目前爲止,陳水扁與基本教義派力量還是佔上風,決定了兩岸關係繼續處在小步移動、大步難邁的狀態中。兩岸關係迅速改善、突破性發展的新局面,在當前民進黨執政的期間,還是不可能見到的。

  二,外因與內因是互動的,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是否調整,還要取決於其政治權力的變化。如果極其穩固,必趨向保守,如果極其危險,也會趨向保守。目前正處在不穩固、比較危險的地位,這就決定了兩岸關係在今後一段時間內,走向具有不確定性。

  但是,不能因此對兩岸關係悲觀。從客觀實際來看,兩岸關係已經不操之在民進黨手中。大陸的促進兩岸關係的政策、台灣的維護兩岸關係的民意,以及一直為兩岸關係發展而努力的泛藍政黨,匯聚一起,構成了巨大的促進兩岸關係正常發展的力量。這樣的一股力量,其實是歷史進步的潮流,是無法阻擋的。民進黨只要不失去理智,是無法不面對這樣的浩蕩潮流的。假以時日,任何反潮流的枷鎖都將無能爲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