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報告
2019年9月號,總第261期

“大聲公眾”的政治——台灣民粹主義的辨識、演化及其顯性後果
林紅(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台灣民粹主義的辨識涉及現象與概念問題,既要放到台灣政治發展的進程中進行歷史性考察,也應還原到台灣社會與政治的內在衝突中進行結構性考察,因此歷史社會學的分析路徑至關重要。在台灣,民粹主義或可稱為一種“大聲公眾”的政治,它的進階之路經歷了準備、合作、爭奪與更替等四個重要階段,展現了民粹主義深嵌台灣政治生活的全過程。而在經歷了近40年民粹主義政治的侵擾後,台灣社會正面臨一系列破壞性後果,如民主政治出現異化、政黨格局面臨解構、兩岸關係不確定性增加等。

  民粹主義是台灣地區政治生態的一個重要面向,是觀察紛亂躁動的台灣政局的獨特窗口。自解嚴以來,台灣社會因選舉與黨爭而高度政治化,因藍綠分野而嚴重割裂,尤其是出現了一種對社會公共議題高度關注並無法停止大聲爭辯的“大聲公眾”。在台灣,所謂“大聲公眾”既是自由化、民主化的產物,也是政治精英謀劃、操弄的結果;它既是廣場、街頭與大眾傳媒上爭先發言的具體民眾,也是一種關於公共生活的政治隱喻,意味著眾聲喧嘩的民粹主義政治的出現。民粹主義在台灣有著巨大的政治能量,不僅在野黨為爭取政治資源與政治機會而利用“大聲公眾”製造“噪音政治”,而且執政者為確保合法性和擊敗對手,也常常依賴民粹主義的政治策略。要認識台灣民粹主義及其與政治實踐的複雜關係,有必要從一些重要而基本的問題開始。……
(全文請參閲中國評論新聞網: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