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訪談
2009年9月號,總第141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正確把握兩岸關係健康發展的基本原則
--訪台灣綜合研究院董事長黃輝珍
中評社高層訪問團

黃輝珍接受專訪


  中評社高層訪問團不久前第四次訪問台灣時,專程拜會並專訪了多年來先後擔任過中央日報社長、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主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總統府國策顧問”和“行政院政務委員”,現任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董事長的黃輝珍先生。作為智庫負責人,黃董事長除了介紹台綜院的定位和未來方向,還特別談了對當前和未來兩岸關係的看法,以及對大陸涉台政策的若干見解。

  訪問團成員包括中評社常務副董事長、社長兼總編輯郭偉峰,新聞總監俞雨霖,常務副總編輯陳耀桂,副總編輯羅祥喜,國際部主任潘星薇。

  台綜院成立的背景與發展歷程

  黃輝珍首先介紹了台灣綜合研究院成立的宗旨、發展歷程,以及未來的定位與方向。

  黃輝珍說,台灣綜合研究院創辦於1994年,是企業只人士集資捐助、學術只菁英籌劃運作,經教育部正式核准成立的學術研究機構;是致力於台灣發展戰略規劃、政策分析研究,和推動現代化國家建設的非營利、超黨派、專業化公共智庫。

  黃輝珍說,創辦的發起人是劉泰英等幾位先生。當時是李登輝先生執政,劉泰英受李先生委任為國民黨投資事業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掌理國民黨所有的黨產與經

  營。他當時的影響力號召力比較大。

  黃輝珍說,劉泰英早期是台灣經濟研究院的院長。這個研究院是由台灣企業只領袖,也就是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先生所創辦,委任劉泰英為院長,時間長達11年,為該院奠定了重要基礎,並建立了持續至今的規模。劉先生是美國康乃爾大學經濟學博士,對台灣的經濟相當有研究,對政府經濟政策參與甚深。

  台灣綜合研究院與台灣經濟研究院的差別在於,台經院專注於經濟事務,台綜院除了經濟事務,還涉及政治、社會、文化、科技各方面的研究。

  台綜院創辦之後,到2000年李登輝先生卸任“總統”,劉泰英一直是李先生經濟政策上的重要幕僚之一,劉先生也向李先生推薦過許多經濟人才,如現任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等都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劉泰英對金融風暴的處理意見與李先生一致,取得關鍵性的成效。可以說,劉泰英對李先生的經濟決策,擔當了重要的幕僚作用。

  當然,國民黨黨產問題在台灣社會一直備受爭議,這是歷史遺留的現實問題。劉泰英長期負責管理黨產的投資與經營,對國民黨黨產的整頓、財務的籌措,貢獻很大,但爭議也在所難免。

  陳水扁執政期間
  台綜院做得比較辛苦

  黃輝珍說,2000年李登輝先生卸任之後,台綜院董事會就通過正式決議,敦聘李先生為榮譽董事長。李登輝先生當時建議台綜院與劉泰英,超越黨派立場,以台灣發展為著眼,在經濟政策上繼續為陳水扁政府提供建言。但是,後來幾年,政黨輪替後政治上的恩恩怨怨,中華開發銀行董事會改選爭議,造成陳水扁政府與劉泰英之間出現一些矛盾。

  黃輝珍說,陳水扁領導台灣那幾年,劉泰英主持下的台綜院是比較辛苦的。2000年之前,台綜院在政壇上相當有份量與影響力,也曾接受“國安局”委託,成立第四研究所,所長是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即現任政大副校長林碧炤,主要從事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2000年之後,因為“國安局”有所謂密帳的問題與爭議,其委辦的第四研究所備受風風雨雨困擾,後來台綜院便把第四所撤銷;同時也把“國安局”撥付的設立經費全數歸還,從此完全結束與國安局之間委託研究的關係。

  如何因應兩岸關係新情勢
  是台灣面對的重要課題

  黃輝珍說,他今年接任台綜院董事長,是台綜院歷經風雨之後的一次世代交替,人事、財務、運作機制經過整編後,開始進入穩定向好發展階段,可以說是台綜院一個嶄新時代的開始。希望台綜院能夠對關係台灣未來發展的長遠性、根本性、全局性問題,進行科學的、宏觀的、實事求是的謀劃與研究,集合台灣的學術只、企業只與政府只,產官學三位一體,共同思考,激盪智慧,引領台灣未來發展路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