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2009年2月號,總第134期

【 第1頁 第2頁 】  
歐盟:在艱難中尋求經濟轉機
裘元倫(北京)
中國社科院學術委員
原歐洲研究所所長

歐盟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困擾


  2008-2009年本來就是歐盟現今這一經濟週期的下降年份,加上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嚴重衝擊,致使歐洲經濟更是雪上加霜。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8年11月發佈的預測數字,2008年歐盟及其歐元區GDP增長率僅為1.5%和1.2%,比經濟週期上升年份2006年和2007年大幅遞減,而2009年分別為負增長0.2%和0.5%。但是,歐洲人終將挺住經濟衰退和經濟危機。

  經濟週期下降年份

  歐盟經濟預測不斷調低。對歐盟及其歐元區2008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各國際經濟組織和歐盟自身的各有關機構一年內幾經調低。據世只銀行和經合組織(OECD)2008年12月預測,2008年歐元區GDP增長率分別僅及1.1%和1.0%。這一調低預測數值的過程,實際上是歐盟及其歐元區在2008年這一年受國際金融危機殃及,現實經濟狀況日益惡化的一個反映。同歐盟2006年和2007年GDP分別增長了3.1%和2.9%,歐元區增長了2.9%和2.6%相比,2008年的增長率均尚不及上兩年的一半。

  歐盟5個經濟大國增長乏力主導著整個區域的發展趨勢。歐盟最近5年GDP年均增長率之所以僅為2%,主要就是由於5個大國經濟不振:德國的年均增長率只有1.8%,法國也是1.8%,英國為2.4%,意大利僅及0.9%,表現尚好但分量較輕的西班牙則為3.2%。2008年的情況同樣如此。這一年表現“最好”的德國GDP增長率也至多是1.7%,法國和英國各為0.8%,意大利負增長0.2%,西班牙增長率則為1.4%。這5個經濟大國合佔歐盟GDP總值的70%以上,它們顯然是歐盟及其歐元區經濟表現的決定性力量。

  歐盟經濟中的消費、投資和出口。歐盟及其歐元區經濟增長率之所以低下,首先是由於消費不足。據經合組織9月預測,德、英、法、意、西5個經濟大國的私人消費增長率都在2%以下,其中意大利為0.7%,德國為0.9%,西班牙為1.2%,法國為1.6%,英國為1.9%,整個歐元區則為1.3%。在內部動力不足和國際金融危機的夾擊下,估計私人消費和投資最終實際增長率還要低於這些數字。這主要是因為,在內外經濟低落的背景下,歐洲社會經濟氣氛更加嚴峻,工作崗位不保,人們都紛紛捂緊錢袋,緊縮消費;其次是失業率居高不下,仍明顯超過7%;加上歐元區不少成員國長期以來實際工資增長緩慢,例如德國2000-2007年8年間實際工資為負增長0.8%。公共消費支出由於財政拮据,德國、法國、意大利也只分別增長了1.6%、1%和1%。其次,固定資本投資增長率在2%上下,其中,西班牙為零增長,英國、意大利各增長0.5%,德國2.7%,法國3.1%,整個歐元區為2.0%。在固定資本投資中,機器設備投資狀況稍好,增長超過3%,住房建築則下降了2.2%,歐盟經濟5大國幾乎都是負增長。

  儘管增速有所下降,出口依然是歐盟及其歐元區經濟增長的一個支柱,2008年預計增長率在4-5%之間。世只最大出口國德國出口仍然相對強勁,原因是:產品和服務品質優越;外部世只對其機器設備之類的“投資貨物”需求旺盛,德國優質節能工藝技術設備出口備受歡迎;歐元實際匯率對德國出口產品競爭力的影響沒有如想像中的那麼大。正因為如此,德國在世只出口中所佔的比重在最近15年內能大體得以保持穩定在9%以上;而法國從5.7%減到了4.0%,英國從5.2%減到了3.8%,意大利則從4.6%下降至3.5%,這反映了它們的國際競爭力在減弱。

  金融危機雪上加霜

  歐盟金融業和實體經濟遭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2008年歐盟經濟下滑的主要因素是國際金融危機。歐洲首先被殃及的自然是金融業。雖然歐盟國家的金融體系和主要金融機構迄今還尚未遭到滅頂之災,例如歐盟頭號經濟大國德國沒有一家銀行倒閉破產,但歐洲幾乎所有主要銀行和保險公司都受到了危機的牽連,因為它們通過設在美國的分支機搆參與了美國信貸市場的整個過程,購買了大量的“證券化金融產品”,某些金融機構,損失了數百億美元。加上股市暴跌使上市銀行遭受重創。不少銀行因捲入美國信貸危機而出現巨額虧空,使銀行間的信任一落千丈,彼此間的借貸幾乎陷於停滯。

  流動性的嚴重短缺還直接影響到企業與銀行間的借貸關係,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和投資,給整個實體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風險和危害。據歐盟統計局2008年12月發佈的數字,10月份歐元區工業訂單比上月減少了4.7%,比去年同期則猛降了15.1%。歐洲的汽車業房地產業等都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歐洲新車銷量2008年8月下降了16%;2008年上半年歐洲商用房地產投資金額減少了30%,達1600億美元,創2005年以來新低,民用住宅需求也受到銀行緊縮放款影響,2008年6月住宅交易量創30年來最低,第2季度較去年同期減少了40%。國際金融危機給歐盟經濟雪上加霜,把歐盟及其歐元區推入經濟衰退困境。

  歐盟及其成員國的金融“救市”措施。到2008年11月中,歐委會已先後批准了德、英、法等近10個成員國提出的金融“救市”計劃,歐盟各國公佈的金融“救市”計劃總額已超過2萬億歐元。在歐盟層級上正在奮力抗爭的還有歐洲中央銀行,它積極調整貨幣政策,連續降低基準利率,在截至2008年12月4日的兩個月內,已把基準利率從上半年的4.25%降到目前的2.5%。至於歐盟主要成員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採取的措施,其目標和辦法大體相似:目標是恢復市場信心,避免金融崩潰,促進經濟增長;辦法主要是注資、貸款、擔保和降息等。

  歐盟國家的刺激實體經濟計劃。如果說歐盟國家金融“救市”措施的當務之急目標是:扶銀行,以保障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那麼歐盟及其成員國刺激實體經濟計劃的眼下重點目標是:扶企業,大力促進實體經濟增長,以維護就業崗位和社會穩定。為此,在歐盟層級上,一項最為重要的行動是於2008年11-12月間推出的總額達2000億歐元的刺激經濟計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