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評論世界

富權:特朗普再次說“不會為台灣出兵”

2024-12-10 12:05:15
  中評社香港12月10日電/澳門新華澳報10日發表富權文章:特朗普再次說“不會為台灣出兵”。以下為文章內容。

  與拜登曾經先後五次公開聲稱,若中國人民解放軍為兩岸統一而發動軍事行動,美國將會“出兵”馳援台灣民進黨當局相反,特朗普卻是先後多次表態,不會為台灣“出兵”。最新的一次,是在前日亦即十二月八日,特朗普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主持人資深記者維爾克的專訪。
  
  如果說,在十一月五日的美國總統大選之前,特朗普已經先後多次表態,不會為台灣“出兵”,是選舉語言,是針對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美國多數選民的聚焦點之一,是對美國經濟發展不滿,擔心介入倘有的台海戰爭,將會導致美國經濟進一步惡化,令到他們的生活品質受損,因而特朗普就“投鼠忌器”,否定為台灣“出兵”,是為了避免選票流失的話;現在特朗普已經順利當選,也已經作出對“內閣”重要官員的提名決定,並正在籌備二零二五年一月二十日的宣誓就職儀式,因而在進行政治性談話時,就沒有必要“迎合選民”,而是基本政策宣示。儘管說,特朗普有著“信口開河”、“生草藥——噏得就噏”的個性,但相信他今次的表態,就是基本政策,將不會輕易改變。
  
  實際上,特朗普在宣布參加第六十屆、四十七任美國總統選舉後,儘管今年五月份在接受採訪時曾經說過如果中國武力攻台就“轟炸北京”的瘋話,但隨後卻是多次對是否“出兵”援台,作出否定性的表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如下的幾次:今年六月底,特朗普在接受《彭博商業週刊》專訪時,特朗普就抱怨台灣奪走了美國的晶片業務,因而應該給美國的“國防”支付費用。他還用了一個非常有商業味道的比喻,把與台灣的關係比喻成客戶與保險公司的關係。特朗普認為台灣“距離我們九千五百英里。距離中國大陸六十八英里。這是一個小小的優勢,中國大陸土地面積廣闊,他們可以轟炸它。他們甚至不需要——我的意思是,他們可以直接發射炮彈。”言下之意,美國將不會介入台海戰事。
  
  十月十八日,特朗普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當被問及是否會使用軍事力量對抗中國對台灣的封鎖時,特朗普先回答說:“我想說,如果你進入台灣,我很抱歉這樣做,我將向你徵收百分之一百五十至百分之二百的稅。”當記者追問:“您會動用軍事力量來對抗對台灣的封鎖嗎?”特朗普回答說:“我沒必要這麼做,因為他尊重我,也知道我他媽是個瘋子”。特朗普說的“他”,指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因而有國際知名政評家分析指出,特朗普在回答記者提問中不僅對動用軍事力量對抗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封鎖明確表示“沒必要這麼做”,而且還為中國統一台灣(“進入台灣”)開出了明確交換價碼——向中國徵收百分之一百五十至百分之二百的關稅。
  
  特朗普認為,數十年來,美國向台灣地區提供武器裝備,充當“保護傘”,但台灣當局不但沒有給予任何相應的回報,反而還搶走了美國百分之百的晶片生意。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當局休想美軍“出兵”保護。特朗普的這種態度,固然是與其是商人出身,最在意的是商業利益、公平貿易而非自由貿易,以及透過關稅手段解決問題;在拚經濟的前提下,特朗普會力求世界局勢穩定,或者至少美國不要涉入太深以免影響國內經濟與社會的政策定位有關,但也不排除也是要與拜登作出區隔。實際上,拜登在過去三年多來,至少曾五次在公開場合表態,一旦台海有事,不排除美國會派兵“保衛台灣”的可能性。
  
  正因為如此,在這次美國總統選舉中,民進黨當局雖然是採取了“兩頭押注”的手法,但卻是明里暗中更傾向於支持拜登。這也就更為激發特朗普要與拜登“對著幹”的心態。
  
  這種狀況,有點類似一九四八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時,由於共和黨提名的候選人杜威,在選前態度明顯比民主黨爭取連任的杜魯門,對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較為友善,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態勢又漸趨不利,需要美國政府更多軍事和經濟援助,蔣介石自然希望杜威當選,因而蔣介石命令時任中國駐美大使顧維鈞授予杜威“吉星勳章”,並派在美國的孔祥熙父子替杜威拉票,還在中國國內舉行遊行支持杜威。但點票結果卻是,杜魯門成功連任。而“押錯寶”的蔣介石,遭到杜魯門“秋後算帳”,在國共內戰的尾聲完全拋棄蔣介石,並試圖扶植“第三勢力”推翻已經逃到台灣的蔣介石。現在看來,似是重演七十六年前的一幕。
  
  當然,特朗普一方面是一個為了所謂“美國第一”而毫無道義、不守承諾的政客,可能隨時會為了美國利益而與中國“槓上”,因而可能隨時會推翻自己曾經做出的承諾;另一方面特朗普的本質是反華反共,實際上他所提名的新政府最重要職務的人士,大多數最反動、最鐵杆的反華反共分子,在這些人的“包圍裹挾”下,特朗普仍有可能會做出對民進黨當局有利的決策。因此,還需提高警覺,提前做好應對的預定方案。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