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紀念館(中評社 李婷萱攝)
參訪現場(中評社 李婷萱攝)
“共和大道”銅鑄雕像(中評社 李婷萱攝)
“共和大道”銅鑄雕像(中評社 李婷萱攝)
“共和大道”銅鑄雕像(中評社 李婷萱攝)
“共和大道”銅鑄雕像(中評社 李婷萱攝)
林覺民寫下《與妻書》(中評社 李婷萱攝)
林覺民寫下《與妻書》(中評社 李婷萱攝)
參訪現場(中評社 李婷萱攝)
參訪現場(中評社 李婷萱攝)
參訪現場(中評社 李婷萱攝)
中評社廣州12月13日電(實習記者 李婷萱)12月10日,以“Citywalk羊城漫步”為主題的“2024年兩岸暨港澳媒體廣州行活動”在廣州啟動,來自兩岸暨港澳的25家媒體、37名記者和台灣自媒體人、嘉賓等近100人參加。
辛亥革命紀念館位於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成立於2011年10月,是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建的專題紀念館,11日上午,媒體團組到訪辛亥革命紀念館進行參觀,共同追憶這段壯懷激烈的歷史。
進館之前媒體團組走過了一條“共和大道”,道路上陳列著鄒容、陸皓東、蔣翊武、秋瑾、章炳麟、蔡元培等革命英烈的鑄銅雕像,道路盡頭,便是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孫中山的雕像,一路走來,歷史的畫卷在眼前緩緩鋪陳。
“林覺民的故事讓我十分感動,他為了革命而犧牲時才二十四歲,還非常年輕,不久後他的妻子也隨他而去了,林覺民為了大愛可以犧牲小愛,於是寫下了這篇《與妻書》,不過在台灣的表達略有不同,叫做《與妻訣別書》”,台青楊舒評說道。
楊舒評是辛亥革命紀念館的志願講解員,她表示,“父親來大陸做生意,我便跟隨父親的腳步來到了大陸,現在留在了廣州,來參加志願講解活動是因為我覺得這很有意義,可以讓我瞭解辛亥革命的歷史和意義並有機會進行弘揚,同時還可以促進兩岸文化的交流”。
辛亥革命紀念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館長歐陽旦霓表示,辛亥革命的歷史是兩岸共同的記憶,辛亥革命的先輩應該被兩岸人共同銘記,辛亥革命的精神應該被兩岸人共同傳承。
據悉,2024年兩岸暨港澳媒體廣州行活動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指導、廣州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辦、中國台灣網承辦,從12月10日開始,12月12日結束。作為一場城市主題之旅,本次活動以“探尋羊城‘三脈’魅力,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精心打造了“品城、溯源、融合”等三大板塊,涵蓋科技創新、嶺南文化、歷史根脈、非遺傳承、城市活力,以及台青創業、台企發展、穗台聯結等多個方面,以當下青年熱愛、網絡流行的城市citywalk的形式,設置了3條主題線路、31個參訪點,用3天時間,深入領略廣州延續千年的城脈、文脈、商脈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