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庫匯聚

中評關注:專家雲聚港探討中國新型智庫建設

2024-12-17 00:37:40
研討會現場(中評社 盧哲攝)
研討會現場(中評社 盧哲攝)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CCCW)創始主任李成(左)與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主任李剛(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社香港12月17日電(記者 盧哲)由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與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共同舉辦的“智庫研究圓桌研討會:中國新型智庫建設十年回顧與前瞻”交流活動16日在香港大學及線上視頻同時舉行。來自內地與粵港澳大灣區智庫界的20餘位實踐者和研究者回顧了中國新型智庫十年成績,並探討了未來智庫建設的發展方向。

  在當天的研討會上,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CCCW)創始主任李成首先致歡迎辭。李成表示,2015年1月,《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公布於世。十年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迅速發展影響了中國的決策咨詢模式,影響了理論和政策傳播方式,催生了新的社會科學研究範式。智庫理論的探究和智庫實踐的評估有待更多探索,因此特邀內地與粵港澳大灣區智庫界的實踐者和研究者,回顧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十年來的得失,展望智庫建設的新挑戰和新路徑。

  隨後,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主任李剛主持“專題發布:智庫研究與評價新書”環節,發佈了三本新書成果。

  在“圓桌發言:中國新型智庫建設十年回顧與前瞻”環節,來自內地、香港及澳門的16位智庫學者專家分別在香港大學會場或以線上連線的方式,談了自己的看法。與會者都對中國新型智庫建設的十年成績表示肯定,並各自提出了對未來發展的分析和建議。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表示,中國新型智庫10年來成就不小。基本上一個體系已經在形成,同時,通過互動交往,智庫有了政策研究的意識,自覺地為本地的社會經濟服務、為當地的政府服務,並在提倡構建自主的知識體系。

  鄭永年認為,現時智庫存在應用多、原創性較少的特點,尤其是基於中國實踐經驗之上的原創性較少。大部分尤其是體制內的智庫論證多、建設性的意見較少。另外,智庫各有所長,應該有所分工,現時很多智庫的重復工作比較多。同時,方法論上還有改進的空間。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莉麗表示,十年來,中國智庫經歷了高速發展的十年,智庫數量現在位居全球第二。可以說,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體系已經逐步建立了。現在,中國智庫的整體發展從注重數量和規模的初級階段,轉向了追求思想創新力與國際輿論影響力的高質量發展階段。但與此同時,中國智庫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王莉麗認為,第一,中國智庫的研究質量和思想的創新能力相對滯後,是與國際一流智庫相比,我們的創新能力和全球視野還是有較大差距。突出表現在戰略性前瞻性問題的研究相對少,水平相對低;政策儲備性研究較少;全球性議題的關注也比較少。

  第二,中國智庫的數字傳播能力和影響力與歐美一流國家智庫的同行相比差距是很大的。第三,中國智庫國際化的速度廣度以及國際的輿論影響力,遠遠不能滿足新形勢下國際關係的需要,智庫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急需提升。

  第四,在整體發展規劃上,中國智庫沒有形成官方智庫與社會智庫(也就是民間智庫)的一種互補機制。無論是從智庫的數量資金還是影響力上,目前官方智庫處於一個核心的地位,民間智庫相對使用量較少,那麼他們的資金支持和影響力相對都是處於弱勢。

  王莉麗提出幾點思考。第一,首先要構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理論體系。第二,要堅持智庫研究的獨立性和國家利益的並重。第三,要堅持以人才為核心,要繼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激發思想創新活力。因為智庫是知識密集型組織,人才永遠是智庫的核心競爭力,要為人才的發展和知識的創新提供土壤和有效保障與激勵機制。第四,加強以思想創新為基礎的輿論傳播,推進雙向對稱的交流與對話。我們要適應數字時代的需求,要構建全球的輿論傳播網。第五,要加強跨國智庫網絡構建,全面提升中國智庫的全球智體參與能力,並且要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要不斷推動國際合作的實現。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賈慶國表示,這些年我們在打造新型智庫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一是數量增多,在國際關係領域,除了官辦的,還有不少民間的智庫。二是研究領域拓展,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從宏觀分析到微觀探討,從表面到更深層次的研究的拓展。三是研究質量有所提升,越來越專業化。四是影響力在不斷的提高,政策建言、對外傳播影響力都在提升。五是人才隊伍在壯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特別是有過海外留學和生活經歷的年輕人加入。六是資金的來源更加充裕。七是傳播渠道多樣化,傳統媒體以外,還有新媒體、文字、圖片和視頻等方式。

  賈慶國認為,智庫建設存在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對政治和學術關係的認識還有待提高。二是研究重量不重質的問題依然存在,研究質量還有待提高。三是研究經費還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四是對外交流的管理還有待改進。

  賈慶國說,從未來的角度看,第一要強調把握好政治和學術之間的關係。“學術也好,專業也好,作為學者來說應是第一位的”。第二是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智庫發揮作用提供法律和制度性的保障。第三是要更加重視研究的質量。第四是要增加投入。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執行主任王文表示,從中國和世界的角度去看待中國智庫過去10年在全球層面的崛起,有三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職能的國際化”。過去10年出現了一批專門從事國際事務包括國際交流、國際發聲國際傳播等的一批智庫人員,在這之前是很少有的。第二個特點是“人員走出去”。過去10年在海外我們設立了一批中國智庫機構的分支機構,出現了頻繁去調研海外的一些學者和在海外發聲的學者。第三個特點是全球傳播力。過去10年在海外平台上中國智庫的發聲發文的頻率極度的增加。

  王文說,社會各界都需要共同的努力,真正認識到智庫全球崛起對中國來講的戰略重要性,同樣也要給予智庫行業更多的政策的優惠和資金的支持。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表示,中國智庫建設確實在過去的十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首先,在整個的智庫熱潮當中建立起來的一大批智庫和一個多元化的智庫格局現在在穩定下來。在新智庫出現、傳統智庫改革發展的背景下,形成了多種分層,多個分類,各個專業都有自己的智庫的發展,這是非常可喜的。

  第二,在10年當中,這批新的智庫和政府也形成了更好的互動關係,特別是智庫向政府的輸出是比較好的,尤其相比於美國的智庫,中國智庫和政府之間的關係更加穩定,更加可持續,也有常規化的渠道。

  第三,中國形成的這批智庫,特別相對於美國來說,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不撕裂。達巍說:“我覺得美國的智庫在過去的20年的時間裡面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它的撕裂,它的政治極化影響到了智庫的發展,智庫本身,大量的倡議型的智庫有比較明顯的導向。中國的智庫沒有這個問題,整體來說都是專業性比較強,不是服務於特定的某一種觀點或者某一種意識形態或者某一個利益集團,這一點保證了中國的智庫的研究質量是比較穩定的,是比較平衡的,是比較專業性的。”

  談到智庫建設未來的挑戰,達巍認為,首先,過去10年,我們的智庫還沒有能夠成功地提供特別重要的思想。整體的思想性和對政府的幫助是不太夠的。而對比美國的對華戰略的調整,在過去的十年,其實智庫在裡面扮演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是在塑造、推動著政府的一個重大戰略的調整。相比之下,中國的智庫不管是在“一帶一路”,還是在對美的戰略,還是在其他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重大的思想的建設上面,“我覺得是缺位的。那麼怎麼樣提供給中國的決策,給中國大國外交提供有效的思想資源,這是我們面對的重要的挑戰,我覺得也是還沒有能夠做的、還不到位的地方。當然這個思想的挑戰也表現在如果你能夠給中國的政府給中國的決策者提供思想支持,那麼意味著你也能夠給世界提供思想和產品,這一點我覺得當然同樣也是缺乏的。”

  第二,要解決跟政府的關係的問題。達巍說,由於中國不是那種旋轉門機制,所以如何進一步密切智庫和政府之間的關係,這個要找到中國自己的辦法。“雖說一些常規的途徑有進步,但遠遠不夠密切,具體體現在智庫研究人員對政策的熟悉程度比較差,因為他沒有在決策裡面工作過,他對政策的信息的掌握也比較差,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專業性。”

  第三,傳統的大的智庫如何進一步釋放活力,小的智庫如何生存和發展。“現在大的傳統的智庫的這種活力,我覺得整體而言比過去變差了。儘管我們說智庫建設本身是發展起來了,這些智庫也都有發展,但它在國際交流這些方面的活力,我覺得是下降的,而不是在上升的。”而比較新型的智庫活力比較充分,但它的生存發展面臨著挑戰,包括財力還有其他的一些限制,但最主要的問題是財力。達巍說,“所以怎麼樣去解決在我們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建設裡,怎麼樣去釋放活力和支撐小的新型智庫的發展,我覺得這個是我們下一個階段要考慮的問題,也是我們有關政府部門要去思考的問題。”

  在最後的討論環節,多位與會者就中國新型智庫建設議題及自己的觀點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