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期《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12月號已出刊(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香港12月16日電(記者 馬逸群)由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第324期《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12月號已出刊。本期《中國評論》共刊發17篇文章,涵蓋兩岸、台灣、國際、經濟、文化等議題。
本期“專題”欄目聚焦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的影響,刊發了《特朗普第二任期對華政策趨向研判》《特朗普2.0時期台海政策的“確定”與“不確定”》和《特朗普第二任期全球格局重構及其對中美關係影響》三篇文章。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袁征,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博士生關成龍聯合發表《特朗普第二任期對華政策趨向研判》一文。文章指出,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保守派全面接管聯邦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機構,美國政治向右轉已是大勢所趨。特朗普第二任期將以保守主義理念重塑美國的內政外交路線,將“深層國家”視為主要對手,以“美國優先”原則再度調整對外關係。在對華政策方面,特朗普“2.0時代”將較其第一任期具有明顯的延續性,美國對華戰略競爭的底色不會發生變化,特朗普政府對華基本訴求和談判風格也不會發生較大變化。從政策領域來看,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將給中美關係帶來挑戰,但特朗普上台加劇美國內部政治鬥爭、新孤立主義傾向讓同盟體系鬆動以及交易心理或為中國外交帶來機遇。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中美關係又站在了一個選擇的路口,雙方互動的機遇與挑戰同步上升,如何管控分歧、拓展合作和延續企穩勢頭將至關重要。
在《特朗普2.0時期台海政策的“確定”與“不確定”》一文中,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台港澳所所長邵育群指出,特朗普2.0時期的台海政策既有確定性,也有不確定性。確定性由美國對華戰略目標決定,在全面遏壓中國、防止中國具有挑戰美國全球霸權的目標指引下,特朗普2.0時期的台海政策將繼續“以台制華”,在地緣戰略影響力、關鍵技術和意識形態三個領域對華打“台灣牌”。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特朗普政府內“國安強硬派”、“讓美國更偉大派”、“現實主義派”和“意識形態派”之間互相博弈,由特朗普充當最終的“裁判”,這會影響其台海政策的走向;二是特朗普政府有可能改變當前對華“威懾”與“再保證”嚴重失衡的情況,一定程度上改變美國深陷台海安全困境的局面。
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東南亞研究所暨區域國別學研究中心所長秦博,中共成都市委黨校科技與生態文明建設教研部副教授徐浩銘,和成都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程晨聯合發表《特朗普第二任期全球格局重構及其對中美關係影響》一文。文章指出,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預示全球政治格局將迎來深刻變革。他秉持“美國優先”理念,推行保護主義和“去全球化”政策,試圖重塑全球秩序。然而,在中國崛起、俄烏衝突、中東動蕩和全球供應鏈重組等局勢下,特朗普的政策可能會為全球秩序帶來新的變數與衝擊。文章系統分析了特朗普政策對全球秩序和中美關係的影響,首先解析了“美國優先”政策的核心內涵及其在全球治理中的導向作用,隨後從多個維度探討該政策對全球秩序的影響機制。文章還構建了基於數學模型的框架,量化特朗普政策可能引發的供應鏈脫鈎風險,探討中美產業脫鈎的時間路徑及其系統性風險,最終為全球政治經濟秩序的重構提供系統性預判及政策建議。
本期“台灣”欄目刊發了《台灣人工智能發展的機遇、挑戰與策略選擇》《民進黨“新賴系”的形成及其政治影響》和《從柯文哲到鍾明軒:台灣青年政治認知的裂解及走向》三篇文章。
在《台灣人工智能發展的機遇、挑戰與策略選擇》一文中,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唐永紅,和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宋甜指出,台灣憑藉其在半導體技術領域的創新優勢,通過政策刺激逐步推動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智能化轉型,並實現了勞動力市場的高級化。然而,需求疲弱、美國“長臂管轄”政策干預以及高科技人才短缺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台灣人工智能產業的國際化發展。面對內外交織的風險與挑戰,台灣亟需加強與大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度合作,以共同抵禦外部風險。同時,深化兩岸教育合作,縮小人才供需差距,也是台灣在人工智能領域維持競爭優勢、實現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台灣政治學者,華東師範大學訪問學者丁仁方發表了《民進黨“新賴系”的形成及其政治影響》一文,文章指出,520之後,賴清德掌有大批行政職位及資源,賴以這些職位及資源安插人事,“新賴系”因此逐漸形成。值得注意的是,“新賴系”是一個正在擴張的派系,它不同於賴清德長期參與的新潮流系,也跟賴清德以新潮流南流及台南幫為基礎的嫡系,以及其他目前合作較多形成的親賴派系不同。應區分出“賴嫡系”、“新賴系”及“親賴系”三個不同層次,才能為“新賴系”適當定位。
台灣野禮傳媒共同發起人林明正發表了《從柯文哲到鍾明軒:台灣青年政治認知的裂解及走向》一文。該文指出,近年來台灣青年的政治認知發生劇烈變化,柯文哲與鍾明軒是塑造上述變化的兩個標誌性人物。柯文哲作為台灣政壇的異數,多數評論認為其忽綠忽藍、反反覆覆,年輕人被他生動無厘頭的話語吸引,成為他的支持者,雖然柯文哲目前身陷囹圄,但“柯文哲現象”帶動的台灣青年政治思想的解放浪潮,卻不應被忽視。而鍾明軒作為粉絲百萬級知名網紅、也曾是綠營的支持者,因柯文哲而“解放思想”,踏上前往大陸的“實事求是”之路。鍾明軒的影片帶動了許多沒去過大陸的台灣青年,有意願親身走入大陸城市看到最真實的大陸民眾生活。從“柯文哲現象”到“鍾明軒現象”的過程,值得兩岸關係研究深入探討。
本期“兩岸”欄目刊發了《數字賦能兩岸融合發展的路徑研究》《兩岸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的現實路徑——基於對兩岸學分互認體系的思考》和《兩岸融合發展中台胞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以市場主體電子化信息登記同等待遇為例》三篇文章。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社會研究所執行所長,溫州市台灣研究中心社會文化教育研究所所長肖日葵,和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碩士研究生陳皓若在聯合發表的《數字賦能兩岸融合發展的路徑研究》一文中指出,融合發展是新時代兩岸關係發展的核心主題。進入數字時代,數字技術在推進“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數字治理不僅拓展了兩岸融合發展的廣度和深度,更成為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內容。充分運用數字技術可以促成台企數字轉型升級,深化兩岸產業合作和經濟一體化;可以便捷和擴大兩岸民眾交流互動,健全台胞社會參與體系,促進台胞社會融入;可以豐富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築牢兩岸民眾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總之,數字治理將為兩岸融合發展、同胞心靈契合注入新動力,使得兩岸各領域的融合發展更加高效、深入和豐富,成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路徑。
在《兩岸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的現實路徑——基於對兩岸學分互認體系的思考》一文中,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陳澤光,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麗珍,和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負責人、研究員蘇美祥指出,構建台海兩岸學分互認體系是推動兩岸高等教育高質量融合發展的現實路徑,在這方面,歐洲學分互認體系的成功經驗提供了良好範例。構建兩岸學分互認體系具有深化兩岸高等教育融合發展、促進兩岸青年加深認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等重要意義,應當堅持以學生需求為中心、以課程建設為抓手、以校際試點為推動、以層次漸進為路徑、以大陸高校為主體的原則建構兩岸學分互認體系。建立兩岸高校學分互認框架協議、認證一批高水平大陸高校牽頭參與、開設一批滿足台生需求的特色課程、制定學分互認體系的實施細則,是兩岸學分互認體系的構建思路。
河北大學講師、國家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流,和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台灣法學研究中心主任馮霞聯合發表的《兩岸融合發展中台胞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以市場主體電子化信息登記同等待遇為例》一文指出,兩岸融合發展須以台胞享有與大陸居民同等待遇為支撐,而為台胞個人信息提供同等保護則是賦予台胞同等待遇的應有之義。隨著大陸市場主體管理部門推行的數字化服務改革持續推進,包括台胞在內的商業活動從事者可全程通過互聯網完成市場主體的電子化信息登記,享有同等待遇。台胞作為商業活動從事者進行市場主體電子化信息登記時,在登記類型、登記事項中個人信息的登記範圍,以及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中,對於不可附隨公示的私密及敏感個人信息和可附隨公示的其他個人信息的各自處理規則等各個方面,均享有同等待遇。同時,對於損害台胞個人信息者需承擔同等法律責任,以期確保台胞作為商業活動從事者獲得同等法律救濟的權利,從而使得台胞個人信息保護在市場主體電子化信息登記中獲得全方位的同等待遇,深化兩岸的融合發展。
本期“國際”欄目刊發了《美西方國家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新動向與應對》和《<互惠准入協定>與日菲海洋安全合作的制度化趨向》兩篇文章。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院長、浙江工商大學台灣研究院執行院長宋傑,和該校法學院國際法專業博士研究生沈瑜輝聯合發表《美西方國家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新動向與應對》一文。文章指出,在美西方國家對華戰略競爭的背景下,近年來,美西方國家愈發重視步調協同,頻繁向聯大第2758號決議發起攻擊,宣揚“聯大第2758號決議與台灣無關”。美西方國家的這一高調“挺台”行為也為民進黨當局提供了重要策應,使民進黨有了“國際挺台”的說辭。為應對美西方國家圍繞聯大第2758號決議發起的“輿論戰”,中國大陸應加強對該決議的解釋、宣傳和適用;積極介入美西方國家的“立法”進程;提升外交文件外文本用詞的規範性;構建反制話語體系,用中國國內法反制美國國內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呂耀東,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鞠佳穎在《<互惠准入協定>與日菲海洋安全合作的制度化趨向》一文中指出,自日菲於2011年將兩國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以來,兩國就一直在探尋建立一種制度化、常態化的安全合作關係,尤其是在海洋安全領域。在日本2023年將菲律賓設為“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支援”(OSA)機制首批受援國的基礎上,日菲又於2024年簽署了雙邊安全合作協定中最具標誌性意義的《互惠准入協定》(RAA),兩國海洋安全合作趨於制度化。這既源於日菲為實現國家戰略目標的內部動力,也是美國等外部因素驅動的結果。在RAA和OSA機制的復合框架下,日菲海洋安全合作兼顧雙多邊安全架構,在海洋安全技術與裝備、雙多邊海上聯合演訓、軍艦“戰略性停靠”、南海政策協調等相關海洋安全事務方面形成了常態化合作。隨著日菲海洋安全合作的深化,菲律賓作為南海聲索國之一,勢必會持續拉攏日本等域外國家介入南海問題,這將嚴重衝擊東亞地區以及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穩定。
本期“經濟”欄目刊發了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何志毅的《全球格局下的中國產業研究——基於世界產業領軍企業的數據分析》一文。該文指出,傳統經濟學研究關注產業內部的結構、行為和績效(SCP範式)等問題,為產業經濟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但是,今天世界各國的產業競爭,已經超越了產業經濟學的範疇,擴大到產業政治、產業科技、產業工程、產業鏈、產業生態、產業資源、產業教育等多方面。更重要的是,首先需要用有效的數據和方法對一國的產業實力進行正確的評估,要對產業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和研究,要有更加豐富的評測和指標體系。各種數據表明,以中國的世界產業十強企業代表的中國產業實力穩居全球第二,但是與第一名美國的差距比兩國間GDP的差距大。中國需要在諸多重要產業和先進產業中湧現更多的產業領先、產業領軍和產業冠軍企業。
本期“文化”欄目刊發了《台灣華語文教育的發展趨勢、新動向及其關注點》《人本主義心理學視域下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策略初探》和《以河洛文化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三重維度》三篇文章。
閩南師範大學兩岸語言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吳曉芳教授,和該校閩南文化研究院碩士研究生麥曉婷在聯合發表的《台灣華語文教育的發展趨勢、新動向及其關注點》一文中指出,由於兩岸長期分治,台灣華語文教育已然形成了自己的發展目標與辦學特點。近十年來,台當局視華語文教育為“台獨”文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華語文教育的總體設計:在戰略布局上,因應兩岸關係和國際形勢變化,向東南亞、印度、美國傾斜;在教育教學內容上,刻意凸顯台灣的“本土語言文化”特色和“自由民主的台灣價值”以區隔國際中文教育。本文主要分析台灣華語文教育的發展趨勢、最新動向及其實踐經驗,以期為國際中文教育建設提供參考。
在《人本主義心理學視域下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策略初探》一文中,閩南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副教授,福建省心理學會副秘書長辛增友,和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智能製造學院講師陳安梅指出,因人口遷徙而逐漸形成穩固的血脈紐帶、共同的兩岸民間文化及語言體系,使得海峽兩岸發展成為一個實際的區域性經貿文化綜合實體。為進一步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為兩岸人民謀福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兩岸命運共同體構念。本研究嘗試從人本主義心理學視域,探索共同體構念的心理學意義與戰略舉措,並從實體成長發展角度,嘗試從創設物質基礎、塑造安全發展環境、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搭建兩岸互動平台和改善民生五方面,整合提出有內在邏輯關聯的實踐策略與路徑建議,期望激發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內生發展潛能,自覺抵制內外干擾,促進祖國統一大業。
河南行政學院講師喻新捷發表的《以河洛文化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三重維度》一文指出,河洛文化作為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根脈和歸屬,為祖國和平統一提供了深沉的歷史基因、深厚的理論根基以及深切的實踐指向,形成了增進祖國和平統一情感認同的根本助力。從歷史維度看,河洛文化是祖國和平統一的文化基因;從理論維度看,元典觀念是祖國和平統一的思想源泉;從實踐維度看,“一國兩制”是祖國和平統一的現實旨歸。
本期“論壇”欄目刊發了由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思想者論壇:澳門回歸25周年回顧與展望》全文實錄。論壇由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吳志良,和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中國評論通訊社副社長王平主持,評論員有: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龐川,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所長林廣志,澳門學者同盟大會主席、前澳大法學院憲法與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駱偉建,澳門大學憲法與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蔣朝陽,澳門理工《世界博彩與旅遊研究》主編、亞太博彩研究學會會長曾忠祿,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理事長李自鬆。與會者對澳門回歸25周年進行了集中、全面的回顧與展望,將“一國兩制”在澳門實踐的成功經驗,對國家治理、全球治理帶來的啟迪,以及未來面臨的挑戰和深層次問題都進行了深入分析研討。
本期“動態”欄目刊發了“北京先後舉辦兩場中華文化盛會”一文。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中國評論》2024年12月號,總第324期。
《中國評論》月刊1998年在香港創刊,目前已被中文期刊目錄中影響力最大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收錄為來源期刊(2023-2024)。同時,《中國評論》月刊還是當前唯一一份兩岸都特許公開銷售的核心學術期刊。月刊以“溝通兩岸、融匯中華”為宗旨,以完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理論為己任,以推動香港“一國兩制”理論創新為內涵,以命運共同體思維重構中美及東亞安全理論體系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