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庫匯聚

中評青年論壇:青年交融與灣區角色

2024-12-12 00:11:26
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粵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主任李仕燕(中評社 袁曉麥攝)
十六屆中評智庫青年論壇與會青年學者合影(中評社 袁曉麥攝)
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中評社助理總編輯郭至君(中評社 袁曉麥攝)
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台灣法律研究所副所長黃繼朝(中評社 袁曉麥攝)
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中評社助理總編輯林艶(中評社 袁曉麥攝)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教授、粵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成員程華(中評社 袁曉麥攝)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主任、中評社編委曹潤來(中評社 袁曉麥攝)
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粵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成員謝韓(中評社 袁曉麥攝)
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員陳倩羚(中評社 袁曉麥攝)
廣州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後李淩風(中評社 袁曉麥攝)
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中國評論》月刊主編束沐(中評社 袁曉麥攝)
第十六屆中評智庫青年論壇現場(中評社 袁曉麥攝)
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粵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主任李仕燕向中評社贈送書籍(中評社 袁曉麥攝)
第十六屆中評智庫青年論壇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辦(中評社 袁曉麥攝)
  中評社廣州12月12日電(中評社報導組)12月6日,由中國評論通訊社、中評智庫基金會聯合華南農業大學粵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第十六屆中評智庫青年論壇在廣東廣州舉辦,論壇主題為“兩岸青年交融的灣區角色”。來自廣東、香港的十名青年學者圍繞大灣區在兩岸青年交融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與當前兩岸青年交流交往、交融交心現狀,對粵港澳青年交融對深化兩岸青年交融的經驗與啟示、港澳台青年在廣東的融入現狀、鑄牢粵港澳台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參加此次論壇的青年學者有: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台灣法律研究所副所長黃繼朝,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教授、粵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成員程華,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粵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成員謝韓,廣州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後李凌風;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中評社助理總編輯郭至君,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中評社助理總編輯林艶,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主任、中評社編委曹潤來,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員陳倩羚;論壇由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粵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主任李仕燕和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中評社編委束沐共同主持。  

  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粵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主任李仕燕在發言重點分析了當前兩岸青年交流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並以粵港澳大灣區的視角展望後續在兩岸青年交流中的灣區作為。她表示,兩岸青年交流具有一定的內生動力。青年群體原來就是好奇心旺盛以及心理包袱較輕的群體,加上兩岸同文同種,雙方交流的障礙相對較小,彼此更容易理解對方的語意和表達的想法。同時,兩岸青年交流有虛擬與現實的條件。在虛擬線上,她以“小紅書”平台為例,表示在赴台交流期間不僅能借助“小紅書”尋找美食攻略,還有隨行同學因“小紅書”而與台灣的同學們有了共同話題。而在線下現實中,大陸部分高校已經逐步恢復了與台灣各高校的交換生項目,台灣方面也恢復審批大陸高校師生赴台的文教交流。

  對於當前兩岸青年交流的挑戰,李仕燕分析,當前影響兩岸青年交流的主要因素還是來自於外部,即當前兩岸關係以及島內社會輿論的氛圍。一方面,兩岸關係複雜嚴峻的總體態勢影響了青年交流的數量與質量;另一方面,島內社會輿論氛圍存在著不利於兩岸青年交流的污名化現象。她最後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在推動兩岸青年交融上扮演著關鍵角色。首先,粵港澳大灣區具備提升兩岸交流便利性的客觀條件。其次,粵港澳大灣區可以賦予兩岸經濟交流更多的現代化內涵。最後,粵港澳大灣區在推動兩岸青年交融的心靈契合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中評社助理總編輯郭至君認為,近幾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體現出了戰略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僅給兩岸及港澳青年的交流交往打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平台,還給我們如何進一步融入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帶來重要啟示。郭至君說,粵港澳攜手打造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特質的大灣區是勢在必得,必定成功的。兩岸及港澳的青年人需正確認識到國家頂層戰略設計的重大意涵,並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抱有充分信心。

  郭至君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在“一國”框架內將實行“兩制”的地區有機結合為一個“區域性發展共同體”,這就是“一國兩制”的新探索、新實踐、新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與成功,並將為國家實現完全統一提供豐富的內涵與強大的動力。大灣區成功實現了不同體制下的互補與協作,充分體現了制度自信,是 “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生動案例,對港澳青年益處多多,對台灣青年也一定有吸引力。另外,郭至君也說,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彰顯中國文化自信的最佳範例,必然有助於兩岸及港澳青年在文化上加強溝通,共同增強文化認同感,乃至提升民族自豪感,也可以成為中國中西文化交流合作的領先之地。總而言之,大灣區有大未來,這裡的發展前景十分光明,前進動力十分強大。兩岸及港澳青年應該抓住時代賦予的寶貴機遇,實現個人夢想的同時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台灣法律研究所副所長黃繼朝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特朗普當選對台商台青在大陸發展的可能影響》的演講,分析了特朗普當選對台商台青在大陸發展產生的複雜影響,並從年齡和產業兩個維度剖析了不同群體間的差異反應。

  黃繼朝指出,特朗普再次當選,將使台商台青在大陸發展的心態呈現更加複雜的兩面性。一方面,部分台商台青可能因“選邊站”壓力加劇和台海安全風險上升而更加消極觀望,甚至選擇撤離大陸;另一方面,美國“協防台灣”承諾的不確定性上升,反而可能促使另一部分台商台青選擇更加依賴大陸以規避風險,從而更深度地扎根大陸發展。

  黃繼朝表示,不同年齡段和產業的台商台青對特朗普當選的反應存在明顯差異。相較於老一輩台商,台青和青年台商在大陸發展投資的意願可能更積極,信心也更足;而在產業方面,先進技術產業的台商比如台積電、聯發科等對於在大陸投資發展的顧慮會更大,在觀望之餘會更多考慮轉移產能或在地轉型問題,而傳統製造業、金融服務、農林業、數字經濟等產業的台商則可能更傾向於維持乃至伺機擴展業務。

  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中評社助理總編輯林艶表示,“交流”到“交融”雖然衹有一字之差,但卻體現了“求同存異”和“聚同化異”兩種不同方法論。她認為,大灣區在推動兩岸“聚同化異”方面具有先發優勢,也大有可為。首先,大灣區在“聚同”方面擁有強大基礎和非同一般的“功力”,而且已經探索出一條化優勢為實力的可行道路,形成了極富特色的兩岸融合發展大灣區實踐,尤其是莞台35年融合發展經驗十分值得總結。其次,大灣區在“化異”方面也具有獨特經驗,“一國兩制”在香港27年的實踐經驗表明,僅僅“求同存異”是不夠的,還應妥善把握“同”與“異”的關係,主動通過“聚同化異”遏制不良分歧的惡化,在尊重差異的同時實現“聚同化異”。此外,從規則機制的“軟聯通”到基礎設施“硬聯通”,大灣區跨境融合的持續推進過程,正是“聚同化異”理論的生動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具體“化異”的方法和路徑。

  林艷認為,兩岸青年交流歷經30多年的探索,已從最初的走一走、看一看邁向需要著手解決認同問題的深水區。如何通過“聚同化異”的方法論,推動建立更深層的價值認同和政治共識,是打破兩岸青年交流天花板的必答題,也是未來兩岸青年交融的總方向。她表示,在以“走一走、看一看”為特徵的兩岸青年交流1.0版中,大灣區已經走在前列,相信在以“聚同化異、建立認同”為核心的兩岸青年交融2.0版中,大灣區也一定不會缺席。她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具備率先探索、帶頭破題的優勢和條件,可為兩岸青年聚同化異打造“逐夢灣區”“認同灣區”“融合灣區”。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教授、粵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成員程華圍繞大灣區科創與新質生產力優勢,對如何增進粵台兩岸產業經濟交流提出了其建議。她表示,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下,廣東堅持推動兩岸產業合作和共同市場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在當前形勢下,要通過深化兩岸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推動兩岸企業密切對接,共同融入國內國際市場,實現互利互惠、合作共贏。

  程華表示,要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的優勢,促進粵台兩岸產業經濟交流。她建議,要加強完善支持政策,擴大兩岸人員交流;推進兩岸規則與標準對接,擴大兩岸專業資格互認範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若干承載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的重大平台;完善兩岸產業合作聯盟,建設新型工業化產業化示範基地;加強海洋漁業合作,打造兩岸特色品牌。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主任、中評社編委曹潤來分享了對大灣區新質生產力助力粵港澳台青年融合發展的看法。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我國科技創新發展最具活力、最重要的地區之一,基礎強、發展快、質量高,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前沿陣地。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新質生產力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人才資源優勢,二是豐富的科技創新資源,三是完整的配套產業體系,四是良好的政策支持。

  曹潤來認為,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新質生產力優勢,必將有力地促進粵港澳台青年的融合發展。對此他表示,可以從四個方面來促進青年融合發展:一是加強教育交流,促進文化融合,形成更加包容和多元的文化氛圍,使青年學生深入瞭解不同地區的歷史、文化、社會發展等方面,進一步促進相互融合融入;二是充分發揮大灣區的科技創新優勢,搭建各類科創平台,為粵港澳台青年提供創新創業的機會和資源,同時加強對青年創新創業的指導和支持,幫助他們提高創新創業能力;三是促進大灣區內的產業合作,進一步豐富完善大灣區內的產業鏈和配套體系,引導粵港澳台青年在相關產業中就業發展;四是進一步優化大灣區的政策環境,在人才引進、創新創業扶持、社會保障等方面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為青年的融合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激發青年的創新活力和創新熱情。發揮大灣區科創與新質生產力優勢,助力粵港澳台青年融合發展,對於推動區域協同創新,增進人才、科創、產業交流具有深遠意義。他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粵港澳台青年一定能夠在大灣區這片熱土上實現夢想,共同譜寫大灣區發展的新篇章。

  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粵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成員謝韓在發言中主要談及了“灣區流行文化”在推動兩岸青年心靈契合的關鍵作用,並對大灣區如何發揮流行文化優勢促進兩岸青年交流提出了其建議。她表示,台灣當局自推行“108課綱”以來,大幅度削減中國歷史、地理內容和文言文篇幅,過度強調台灣本土文化,“去中國化”嚴重,成為目前年輕一代對“中國”認同度下降的重要原因,加劇了兩岸之間的文化隔閡。但近年來,大陸流行文化的蓬勃發展,正在重塑台灣青年對大陸社會、生活和文化的認知。

  謝韓從大陸影視劇、社群媒體、音樂和遊戲等流行文化產品的角度,詳細介紹了大陸流行文化在台灣的影響力。她認為,流行文化作為兩岸青年的集體記憶和共同話題,已成為目前探索兩岸青年“心靈契合”新的著力點。粵港澳大灣區身處大陸流行文化生產與傳播的前沿陣地,足以擔任“橋梁”作用,推動兩岸青年心靈契合。最後,在探討如何發揮“灣區流行文化”魅力以促進兩岸青年交流方面,謝韓建議道,一是要善用大灣區與台灣相近的文化基因;二是要持續擴大灣區流行文化的海外影響力;三是要增加“灣灣”青年交流的“流行文化”元素。她指出,大灣區本身有嶺南文化豐富又接地氣的文化基礎,與台灣又有相近的民間習俗和文化基因,青年之間更易於交流互融。發揮灣區流行文化魅力,藉由流行文化元素來推動兩岸青年的交流溝通,進而使得台灣青年對大陸的“無感”甚至“無端厭惡”轉變為願意瞭解、積累正面印象,成為“實現心靈契合”的第一步。

  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研究員、中評社研究部副主任陳倩羚表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體化”建設持推進,三地人員尤其是青年之間的交流往來日趨緊密,灣區已愈益成為港澳青年尋夢之地的代名詞,而其中以廣州的南沙自貿區最具代表性。她通過梳理南沙近年來的創新實踐、並結合港澳社交媒體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出以下四點南沙令港澳青年最有感的政策亮點:

  第一,融入港式DNA與國際化元素,構建港澳青年熟悉的“港式國際社區”生活圈。第二,採用港人熟悉的決策咨詢模式,成立“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在此架構下充分聆聽並采納港人的意見。第三,降低港澳青年在灣區創業就業的門檻,創新設立政務港澳服務中心,簡化行政審批流程,並拓寬三地專業資格互認範圍。第四,提供住宿、醫療、子女教育等一站式生活支援,令港澳青年在無後顧之憂下盡情打拼事業。

  陳倩羚表示,結合南沙鼓勵支持港澳青年落戶內地、促進三地青年交流合作的成功經驗,可為台青在陸發展、以及融入祖國的政策優化提供以下思路:首先,將在南沙或灣區中率先取得成效的港澳青年政策經驗,延伸應用至兩岸青年交流中。其次,把台青目前在灣區享有的各項政策優惠,提升至與港澳青年全面看齊的水平,鼓勵並支持台青投入灣區建設。最後,在設計面向台青的政策時,宜適當融入台灣元素,並拓寬台青發表意見的渠道,調動台青參與的積極性。

  廣州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後李凌風在發言中重點介紹了台灣青年對大陸的認知現狀,並就如何推動台灣青年融入大陸提出了其建議。首先,他指出,近年來,台灣青年對大陸的認知與態度逐漸成為兩岸關係研究的重要議題。數據顯示,台灣青年在政治參與上的活躍度顯著提高,其對兩岸關係問題表現出謹慎態度,超過八成傾向維持現狀。然而,這種立場背後既有對大陸的恐懼與隔閡,也反映了他們對大陸缺乏直接經驗的局限性。與此同時,部分台灣青年通過實地接觸大陸,開始逐步改變對大陸的印象,顯現出轉向客觀認知的可能性。

  其次,李凌風分析了台灣青年赴陸發展的吸引點,歸納出兩岸歷史或親緣聯繫影響、大陸流行文化吸引、風土人情體驗和經濟發展機會等主要誘因。他進一步指出,在留陸考量上,除卻親情因素以外,大陸的機遇和所提供環境,包括制度標準公平、創業扶持政策和社會包容氛圍等,也能吸引台灣青年繼續在大陸扎根與發展。

  李凌風表示,如何通過政策優化、文化交流、社會互動等方式,推動台灣青年融入大陸,已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青年融合的重要議題。對此,他建議,要鼓勵文化創作,建設國家精品文娛旅資源傳播矩陣;同時鼓勵“種草”行為,將台灣青年宣傳效果最大化;並發揮市場優勢,制定實施“兩岸青年融合發展專項服務計劃”;最後充分開展研究,預防疏導台當局突發行動的青年從眾心理。

  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中國評論》月刊主編束沐表示,兩岸四地青年的時代觀,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書寫、青年話語與在地敘事,並充分體現在兩岸四地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實踐之中。他認為,需要結合兩岸關係語境、粵港澳大灣區語境、新時代青年發展語境,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具體化、在地化、生活化、年輕化的闡發。

  束沐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可以成為兩岸四地青年共構“時代觀”的實踐場域與理論土壤,主要有五個顯著特點:第一,中華文化的潮流化;第二,教學研究的國際化;第三,科技創新的自主化;第四,跨境生活的同城化;第五,社會治理的多樣化。大灣區兼具並獨有的“五化”,為兩岸四地青年在大灣區交流交往、交融交心創造了“最大同心圓”,是可以凝聚人心、聚同化異、細水長流的共同話語,進而形成具有新時代特徵、大灣區特色、港澳台元素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他建議,重視和拓寬台灣青年“從港澳到灣區”的交流融入路徑,如香港特區政府可增加台灣地區高校列入“高才通”(如清華、交大、成大),廣東可策劃“港澳第一站、廣東第二站、其它省市第三站(即大灣區+)”的青年交流特色路線;重視和發揮民間社會和市場機制在青年交流中的作用;加強大灣區和示範區引導鼓勵港澳台青年參與社會治理有益模式的相互借鑒。

  論壇共同主持人、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束沐在總結發言中表示,本屆論壇具有“五個第一”的重要意義:第一次與廣東涉台智庫合辦青年論壇;第一場以“兩岸+灣區”,“融合+融入”為主題的青年論壇;近五年來第一次走出香港、在內地舉辦的青年論壇;華南農大粵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團隊赴台參訪交流歸來後舉辦的第一場交流座談活動;《我們的時代觀——中評智庫青年論壇文集》出版發行以來的第一場論壇。論壇籌備充分,調研扎實,觀點豐富,氣氛熱烈,圓滿達到了預期目標和效果,協力發出了大灣區涉台智庫青年學者的最強音。

  束沐認為,本屆論壇各位與會者的發言,可以歸納為“兩岸融合發展的未來在青年、扎根在民間、落實在生活、活力在灣區、成效在治理”五個方面:一是各自以青年身份和角度討論了青年的認同與認知問題;二是調研結果深入民間基層、接地氣,有第一手資料;三是提出同等待遇生活化、港青北上熱潮對兩岸青年交融的啟示等問題;四是注意到新質生產力、文化軟實力是大灣區有能力“聚同化異”的鮮明特色;五是在具體政策設計、改進、落實方面提出建議,鼓勵和引導港澳台青年共同參與大陸社會治理。

  論壇共同主持人、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粵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主任李仕燕在總結發言中表示,本屆論壇充分展現青年交流特色,通過此次深度交流,與會者皆獲得了寶貴的“赴台”經驗,都符合了定性定量分析以及瞭解台灣的共同特點。李仕燕強調,本屆論壇就粵港澳大灣區在推動兩岸交融,尤其是青年交流方面所能發揮的作用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討。她期待,與會專家學者提出的真知灼見能為相關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並期盼通過共同努力,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兩岸及港澳青年共同家園。

  李仕燕認為,從學術研究和智庫研究的角度而言,本屆青年論壇僅是一個開始。廣東省擁有多家涉台機構智庫,華南農業大學粵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作為最年輕的涉台智庫,期待能與廣東省內其他智庫及中評智庫展開更深層次的對話與合作。她指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兩岸青年交融,首要任務是促進智庫間的交融,借此為台灣青年樹立良好典範,提升大灣區的區域吸引力。本屆論壇以相互尊重為基調,未來可以進一步探討兩岸間具爭議性及交叉性的議題,特別是涉及台灣島內的敏感話題。透過大數據分析深入瞭解台灣民意,以客觀辯證、實事求是的態度審視當前兩岸關係面臨的挑戰。李仕燕表示,作為兩岸交流的受益世代,有責任為未來的青年掃除交流障礙,使其能夠傳承上一代的寶貴經驗與精神,最終成為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與融合發展的實質力量。最後,參與本屆論壇的青年學者們經過熱烈討論,達成了《兩岸青年交融的灣區角色——甲辰冬廣州共識》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