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柯(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2月9日電(記者 盧哲)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周小柯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民進黨當局為推行所謂的“去中國化”越來越不擇手段,充分顯露出民進黨當局的無知與荒謬。周小柯表示,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從根本上決定著兩岸關係走向,民進黨當局所謀求的“台獨”是個毫無實現可能的偽命題,其以推行“去中國化”為“台獨”鋪路的圖謀自然也絕不可能得逞。
近些年來,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推行“去中國化”,包括在以孔廟為背景的宣傳片中宣揚“台獨”思想,給民族英雄鄭成功貼上所謂“殖民者”等抹黑標簽,將媽祖、保生大帝、關帝爺、神農大帝等民間信仰污蔑成“大陸對台統戰的工具”等。
周小柯表示,這些行徑充分表明,民進黨當局為推行所謂的“去中國化”越來越不擇手段,也充分顯露出民進黨當局的無知與荒謬,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違背了基本常識。眾所周知,孔廟是儒家思想和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徵,在台灣社會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民進黨主政下台南市聘任的孔廟文化基金會執行長石牧民利用孔廟搞“台獨”,妄圖顛覆人們的常識性認知,實則自取其辱、貽笑大方。
其二,違背了歷史事實。據連橫先生在《台灣通史》中記載,1661年4月26日,鄭成功曾派使者書面正告荷蘭殖民當局:“台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1662年2月1日,鄭成功將荷蘭殖民者驅逐出並收復台灣,由此被譽為民族英雄,也被台灣民眾尊稱為“開台聖王”。民進黨當局卻試圖給驅逐殖民者的鄭成功貼上所謂“殖民者”的抹黑標簽,這是對歷史赤裸裸的褻瀆和歪曲。
其三,違背了本來含義。統戰一詞全稱是統一戰線,本質是交朋友,民進黨當局卻將統戰一詞“污名化”,並稱媽祖、保生大帝、關帝爺、神農大帝等都是“大陸對台統戰的工具”。這些民間信均源自大陸,在大陸擁有眾多信眾,在台灣也擁有上千萬或數百萬的信眾,是兩岸中國人共同的民間信仰,本就有著緊密的歷史聯結與現實聯繫。
周小柯表示,民進黨當局推行“去中國化”,試圖割裂兩岸的各種聯繫,包括歷史聯繫、文化聯繫、社會聯繫、經濟聯繫等,為其錯誤的“台獨”主張建構社會基礎,給台海和平穩定埋下了巨大隱患,不僅嚴重損害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兩岸同胞的長遠福祉,還直接造成台灣社會的認知分裂,導致社會撕裂、內鬥加劇。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從根本上決定著兩岸關係走向,民進黨當局所謀求的“台獨”是個毫無實現可能的偽命題,其以推行“去中國化”為“台獨”鋪路的圖謀自然也絕不可能得逞。
周小柯指出,民進黨當局美化殖民統治,積極構建殖民統治的所謂正當性,凸顯台灣與祖國大陸的不同之處,根本目的還是謀求“台獨”。民進黨當局實際上清楚,台灣社會處處印刻著、彰顯著中華文化的印跡,從內部難以將兩岸固有的、一脈相承的聯繫分開,因此挖空心思為殖民統治唱贊歌,妄圖借“殖民者”割裂兩岸深厚的歷史文化聯結,弱化大陸所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在台灣社會的廣泛影響力。這種美化殖民主義的錯誤歷史觀對台灣下一代的惡劣影響不容小覷,其正在剝奪台灣下一代年輕人瞭解真相的權利,讓台灣年輕人缺乏正確的歷史觀、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進而容易被民進黨所操控,成為民進黨謀求“台獨”的棋子。
周小柯認為,要應對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逆流,一方面要堅決與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逆流做鬥爭,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全面深刻持續地揭露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錯誤及危害,正本清源、撥亂反正,避免廣大台灣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被民進黨當局的錯誤政策所誤導。另一方面,全面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特別是在文化教育領域,兩岸有識之士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人員交流互訪、研討會、研習營等活動,共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守護好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