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庫匯聚

中評月刊:兩岸民族認同的家族文化效應

2024-11-21 00:23:43
  中評社香港11月21日電/閩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鄢姿和閩南師範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李順興教授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1月號發表專文《“兩制”台灣方案視域下兩岸民族認同的家族文化效應》,作者認為:民族認同是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石,是文化認同的重要渠道。家族及其衍生的宗族,又是民族共同體的基本單元。家族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相容性和排他性俱在、尙義性和功利性共生等雙重特徵。因此,在“兩制”台灣方案的研製、實施和完善中,以兩岸共同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對家族文化進行揚棄,即批判性繼承發展,弘揚以認祖歸宗為原動力的家國情懷,推動基於兩岸閩南人精神家園建設的民族認同至關重要。通過觀察台灣霧峰林家家族發展歷程,分析近年來台中霧峰區關於市長“立委”議員等相關選舉數據,實證積極的家族文化在兩岸同胞血緣聯繫、家族傳承以及社會聯動等方面具有優質效應。兩岸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可通過深耕祖地文化、活絡文化同源、宣導通力合作和搭建智能平台等實踐路徑,特別是認同兩岸同宗同國的宗族,以兩岸“宗親貿易”方式,打牢民族認同的經濟共同體基礎。文章內容如下:

  2024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會見馬英九一行時指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書寫了海峽兩岸不可分割的歷史,鐫刻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史實。”①兩岸同胞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充分發揮家族文化在兩岸民族認同中的重要作用,對探尋“兩制”台灣方案的實踐、推動祖國統一具有重要參考價値。

  一、“兩制”台灣方案下兩岸民族認同的重要意義

  (一)“兩制”台灣方案民族認同的內涵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首次提出 “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②。“兩制”台灣方案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針對台灣特殊情況而提出的一種政治構想,既意在充分保障台灣同胞的利益和福祉,尊重台灣現行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更重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因此兩岸同為中國人的理念可逐級具象化為同國(中國)、同族(中華民族)、同宗(祖宗)、同家(家族),以血濃於水的家族傳承、榮辱與共的家族歷史、心靈契合的家族文化,共奔復興的民族偉業,共建兩岸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推動兩岸完全統一。
  (二)兩岸民族認同現狀及挑戰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相互承認形式與社會生活語境假設相聯繫,社會成員通過走向他們共同目標的構想,形成一個價値共同體”③,即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作用,指出“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化育後人”。④兩岸民族認同指的就是海峽兩岸的同胞對於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可和歸屬感。這種民族認同感不僅來源於共同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傳統,更契合了彼此對於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共同追求。

  自甲午戰後,台灣遭日本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在百餘年的歷史轉折和變革中,台灣在歷史發展背景中形塑了特殊的社會記憶。由於台灣相對祖國中心的邊緣與特殊歷史形成的多元社會,使得台灣的文化認同與肯認政治(politics of recognition)形成錯綜複雜的關係。⑤當前,雖然兩岸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但由於歷史原因和政治分歧,兩岸民眾在民族認同、文化認同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甚至面臨諸多挑戰。⑥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和對兩岸關係的認知上,也反映在文化、歷史、價値觀等多個層面。特別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台灣島內“台獨”分子逐步建構“台獨史觀”,企圖通過塑造並建構一個所謂以“台灣為主體”的台灣歷史觀,來誤導台灣同胞在歷史上的認同。在歷史教科書長達三十多年來“去中國化”錯誤的“台獨史觀”荼毒下,台灣部分民眾對於“中國人”的身份持保留態度,而傾向於強調自己的“台灣人”身份,這無疑給兩岸民族認同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據台灣政治大學自1992年至今,沒有中斷過的對中國台灣民眾“國族認同”趨勢硏究最新的數據(圖1)顯示,台灣同胞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者高達58.5%;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同時是中國人”者占34.7%;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者僅有3.5%。⑦

  [圖1: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1992-2019)]
  面對當前兩岸民族認同的認知偏差,從超越政治和意識形態差異而強調地域認同和族群認同重疊的家族文化效應入手,借助血緣、親緣和地緣的情感紐帶,能夠有效地幫助台灣同胞追尋共同的歷史記憶,進而深化兩岸同屬中華民族認同。

  二、家族文化在兩岸民族認同中的價値意蘊

  家族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世代相傳的價值觀、信仰、習俗以及行為準則。這種文化形式,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族群特色,對於維繫兩岸同胞的民族認同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兩制”台灣方案視域下,充分發揮家族文化正面效應,順暢民眾溝通,增進瞭解,纍積互信,化解矛盾,尋求共識,既是應對當前兩岸民族認同的挑戰,也是探索兩岸融合新發展的有效路徑。

  (一)家族文化及其雙重性闡釋

  家族文化依託血緣、宗親關係為紐帶而傳承。它旣包含了家族內部的親緣關係,又體現了家族成員對於共同祖先、家族傳統及家族榮譽等的尊崇與維護。家族文化作為一種深厚的社會現象,承載著世代相傳的價値觀、信仰、習俗和行為規範,並通過族譜記載、家庭教育和節慶活動等多種形式進行傳承。家族文化是家庭或族群在長期共同生活中逐漸積纍與形成的精神與物質財富的總和,是個體成員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參照。家族文化塑造族人共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値觀,乃至所屬民族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但是,家族文化本身又具有雙重性,即相容性和排他性俱在,尙義性和功利性共生。在家族發展過程中,他們追求族群認同、宗親認同和鄉黨認同;注重同族、同鄉凝聚,共同經商;重祭祀、講究血緣,為家鄉捐資造福;一旦家族利益受到侵犯,宗族間容易產生衝突、發生宗族爭端,甚至引發封建械鬥。⑧因此,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家族文化具有很強的穩定性與延續性,旣能夠在歷史長河中抵禦外來文化的衝擊,保持自身的獨特性與純粹性,又可以汲取、扶植或利用各種新的社會因素,來擴充和加強家族組織的社會時代適應性,以保持一定的活力和進取精神。⑨弘揚家族文化正面效應,批判性繼承發展即以家國情懷和兩岸共同價値觀(仁義禮智信)對家族文化進行揚棄,對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具有積極的現實效應。
  (二)家族文化對兩岸民族認同的影響機制

  家族文化在塑造個體與族群認同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兩岸民族認同的重要影響變數之一。家族文化與民族認同感之間的關聯是多層次、多維度的。以下以台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霧峰林家為例,探討在“兩制”台灣方案視域下,優秀的家族文化對兩岸民族認同特殊的現實效應。

  首先,在家族文化中的家風家訓、治家傳統和家族榮譽等元素的薰陶下,個體成員往往能夠形成強烈的家族歸屬感,塑造其個體的性格與行為方式,並自覺地將個人命運與民族命運緊密相連。家族文化特殊的傳承性和穩定性,有助於個體衍生出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與認同感,並在宏觀層面上對其家族乃至地方社會產生深遠積極的影響。

  在海峽兩岸,有三座宮保第隔海相望,一座在台中,一座在漳州,一座在廈門鼓浪嶼。三座宮保第,旣見證了霧峰林家的興衰起落,也傳頌著林家世代愛國愛鄉的兩岸同胞情。優秀家族傳承雖歷經百年,但仍然成為子孫後代的精神殿堂。在霧峰林家祖籍地的福建平和埔坪林氏大宗祠堂內“祥景邦順長道世學克崇繩日誌紳士 慶華國顯大謨家修丕振守先耀宗祊”楹聯與台灣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第三落正廳內的“文朝資正義武德在其奇功 大鼎銘昭著元常紀偉庸”楹聯隔岸遙相呼應,昭示著霧峰林家忠孝的治家治世原則和愛國愛鄉的家國情懷;埔坪林氏大宗祠堂頂四角的“四點金”祖訓——“勤、詩、悅、禮”,題念著林氏族人“念先人立身教家不外綱常大節,囑後裔繼志述事毋忘忠孝初心”忠孝傳家的良好家風。

  其次,家族文化作為民族文化的微觀體現,更是承載著民族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基因。在家族教育的薰陶下,個體從小更易接受關於民族英雄人物、道德規範等方面的教育,這些無疑加深個體對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這些元素的傳承與弘揚,成員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認同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値觀,進而增強民族凝聚力。

  在台灣,霧峰林家素有“三代民族英雄,台灣百年世家”的美譽,是台灣社會五大家族之一,其家族發展軌跡堪稱近代台灣歷史的一個縮影。
  清朝末年,國力羸弱、內憂外患。林家族人在社會突變背景下,與祖國同呼吸,與時代共命運。下厝族人林文察協助清廷、屢立功勳,官拜署理福建陸路提督兼署水師提督。其子林朝棟召集鄉勇,創建棟軍,參與保衛台灣北部的抗法戰爭,力挫法軍。據載,劉銘傳曾在《台北紳民捐資募勇屢次禦敵獲勝並各軍現在分籌防守情形》中,將暖暖之役練勇的作戰經過與林朝棟的主動積極戰事詳細報告清廷:“自九月二十日以後,法人速攻暖暖三日,練勇恃有山險,愈守愈壯,乘夜潛入敵卡,不時戮獲敵首以歸……彰化紳士郎中林朝棟,急公好義,自備糧餉兩月,募勇五百名來助防剿。臣設法湊解軍械,令赴暖暖共圖捍守。”⑩此後,林朝棟又投身劉銘傳的“開山撫番”工作,拓墾山區、專賣樟腦、運輸枕木和開採煤油,對島內開發和台灣的近代化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劉銘傳還在《剿撫生番歸化請奬官紳折》中提到:“所有彰、新兩縣前山番社,一律歸化。此中路冬、夏以來開山撫番之情形也……臣於檄調諸將開山之際,即三令五申,不准狂殺焚燒掠、捏報戰功。實有戰功,或異常勞績,方准請奬。惟林朝棟、劉朝祜兩軍,自冬至夏,披荊斬棘,盤山開石,顯踣於懸崖煙瘴之中,屢戰於風雨昏茫之際,艱危萬狀,勞苦功高……選用道世襲騎都尉林朝棟、頭品頂戴升用提督陝甘遇缺簡放總兵柳泰和,始終勤奮,難苦異常,均請賞給勇號,林朝棟並請賞加三品銜。”⑪1895年台灣被日本割占後,林家族人多隨林朝棟內渡。其中,林朝棟之子林祖密置台灣家產於不顧,向日本駐廈領事館提出退出日籍,恢復中國籍,是華僑申請中華民國國籍證照第一號。民國初年,林祖密致力於地方建設,賑濟漳州水災災民;興辦墾牧公司,創辦林場;開設糖廠和龍溪輕便鐵道公司,鋪設鐵軌等。此外,他捐資數十萬兩補充軍餉,支持孫中山護法運動並組建閩南軍,後遭反動軍閥逮捕並秘密殺害。林祖密之子林正亨投身抗日,加入中國共產黨,於台灣被捕犧牲,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稱號。頂厝族人以林文欽中舉為契機,注重傳承家族傳統和風氣教化,加強對族人子弟的文化教育並廣泛參與社會公益事務,實現了家族由武質漸趨文質的家風轉變。日據時期,林文欽之子林獻堂創辦“櫟社”以文抗日,籌建台中中學,施展教育救國民族運動。他領導台灣同化會,為台灣人民爭取平等和自由,被譽為日據時期台灣非武裝反殖民運動的政治與文化啟蒙領袖。近代以來,從抵禦外辱到民主革命再到抗日救國,霧峰林家生動詮釋著地方家族在民族危亡與社會責任中的家族聯動和傳承,深刻影響台灣社會的發展。

  當今社會,百年家族的文化傳承仍深深影響著當地族人及該地區民眾的社會政治文化生活。就台灣地區早期選舉情況來看:台中地區歷史上主要有紅、黑兩派競爭。其中,紅派掌門人林鶴年為霧峰林家子弟,黑派掌門人陳水潭為霧峰林家姻親,兩派縱橫影響台中地區選舉數十年。
  近年來,通過收集到的台中霧峰區選舉公佈結果分析,顯示該地區在地方性選舉中,民眾的政治傾向總體偏向泛藍陣營。

  [圖2:2018年台中市市長得票數]
  [圖3:2022年台中市市長得票數]

  [圖4:2022年台中市市長投票數據]
  [圖5:2018年台中市市長投票數據]
  如2018年和2022年霧峰區在台中市市長選舉的投票數據(圖2、圖3)顯示:泛藍陣營的盧秀燕得票率高,當選市長,且其政績突出,民眾口碑較好。其中,霧峰林家核心所在的本堂里(下厝)和錦榮里(上厝),在近年來的台中市長選舉數據表明(圖4、圖5),該地區泛藍陣營以明顯多數票勝出。
  [圖6:2024年台中市“立委”得票數]
  [圖7:2016年台中市“立委”得票數]

  [圖8:2016年台中市“立委”投票數據]
  [圖9:2024年台中市“立委”得票數據]

  又如2016年和2024年霧峰區關於“立委選舉”(圖6、圖7)數據顯示,2016年泛藍陣營的顏寛恒得票率較高、當選。2020年,顏寛恒得票率雖略低、落選,但當選的陳柏惟在當選之後又遭罷免。在這項“立委選舉”中(圖8、圖9),霧峰林家核心區域的選票也明顯表現出泛藍陣營勝出。
  [圖10:2022年台中市議員得票數]
  [圖11:2018年台中市議員得票數]

  [圖12:2018年台中市議員投票資料]
  [圖13:2022年台中市議員投票資料]

  再如2018年和2022年霧峰區關於台中市“議員選舉”(圖10、圖11)數據可見,泛藍陣營的林碧秀和蘇柏興得票率高。霧峰林家核心區域泛藍陣營領先較明顯(圖12、圖13)。

  綜合以上數據可初步推斷,霧峰區民眾的政治傾向明顯較偏向於泛藍陣營。這與長期以來,霧峰林家的愛國傳統對當地民眾社會生活的聯動和影響不無關係。此外,霧峰林家後代林光輝、林為民等人也多次在公開場合和新聞媒體採訪中表達,林家一門忠烈、世代愛國,其家族文化傳統世代相傳,強烈期待兩岸早日統一。
  三、弘揚兩岸家族文化良好效應,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

  閩台同宗同源,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優秀的家族文化傳承,作為影響兩岸民族認同的重要變數之一,充分展示了個體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確立自我身份的關鍵所在,在歷史和現實的社會聯動中發揮了重要的效應。提取家族文化的優良基因,弘揚家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諧發展,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認識。

  (一)深耕祖地文化,促進兩岸融合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同屬於偉大的中華民族。深入硏究和傳承祖地文化,有助於喚醒兩岸同胞共同的民族記憶。深入挖掘和傳承家族文化傳統,通過收集和對接兩岸族譜、尋根祭祖、硏究姓氏源流、講述家書故事等活動,可以幫助台灣同胞回憶起大陸民眾開發、建設台灣以及台灣宗族聚落的歷史進程,並進一步印證兩岸血脈相連的親屬淵源;弘揚兩岸家族共同價值標準“仁、義、禮、智、信”和共同行為規範“溫、良、恭、儉、讓”,特別是通過古聖先賢的家風表率和成功家族的家書教育示範,以物質載體和精神特性等關乎兩岸民族認同的重要符號塑造家族成員的健全人格,養成行為作風,進而內在傳承和凝結民族精神,增強兩岸宗親情感共鳴,喚醒兩岸同胞共同民族和家族記憶,促進兩岸深度融合。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兩岸關係的逐步開放和探親政策的實施,閩台家族聯繫日益密切。通過各種形式的宗親聯誼、尋根謁祖以及返鄉捐贈等活動,兩岸同胞得以跨越海峽,重新建立血脈相連的聯絡,不僅增進了兩岸同胞的相互瞭解,也促進了彼此間的互動與交流。通過共同的家族記憶和文化傳承,兩岸同胞在情感上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為推動兩岸民族認同感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民意基礎,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未來的進一步合作與交流打下了良好的社會基礎。

  (二)活絡文化同源,深化民間互動

  閩台同胞文緣相承,心靈契合。從普通民眾的視角,進一步活絡文化同源,鼓勵兩岸民眾互訪交流,體驗對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促進心靈契合和情感交流。

  以文化搭橋梁,加強兩岸同胞之間的情感聯繫。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如兩岸藝術家共同參與的文藝演出、書畫展覽等,使兩岸民眾可以共同體驗和欣賞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情感上共鳴,加深民族認同感;籌辦具有特色的兩岸民俗文化節等活動,展示獨具特色的民間文化,讓民眾在歡樂和祥和的氛圍中體驗和瞭解彼此的文化精髓;舉辦學術硏討會,邀請兩岸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問題,為兩岸文化交流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論指導;紀念共同的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如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辛亥革命紀念日等,共同回顧歷史,緬懷先烈,增強民族凝聚力,為構建和諧、穩定的兩岸關係,為未來的合作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倡導通力合作,貢獻兩岸智慧

  通過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加深兩岸民眾的經濟利益聯繫,搭建兩岸“宗親貿易”,建立兩岸共同市場,推動兩岸產業融合,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開發市場,推動產業合作,實現資源互補,共同應對國際競爭,促進共同發展,不僅能夠促進經濟的繁榮,還能夠在經濟合作中增進兩岸民眾的相互依賴和信任,從而在實踐中強化民族認同。特別注重開展新形勢下兩岸靑年交流活動,幫助兩岸靑年團隊互相學習、交流和借鑒,讓台灣團隊切身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推動兩岸靑年團隊在鄉村建設規劃、文創旅遊、產業培育等方面深度交流,為兩岸融合賦能。

  在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前提下,鼓勵兩岸共同參與一些國際組織和活動(如國際會議、國際體育賽事、文化交流活動等),共同應對國際挑戰、參與國際事務(如氣候變化、環境保護、公共衛生等全球性問題)並攜手合作,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和中華民族的團結,展現中華民族的整體形象,共同為人類的福祉作出貢獻。通過合作,兩岸民眾可以共同體驗到作為中華民族一員的責任和榮耀,在情感上、文化上、經濟上和國際舞台上逐步構建和鞏固民族認同,促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四)搭建智慧平台,喚醒共同記憶

  通過數字化技術賦能的平台,將兩岸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緊密相連,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深入瞭解兩岸共同的文化遺產和獨特的地方特色。通過建立和維護線上線下的交流平台,為兩岸民眾提供一個便捷、高效的溝通管道。綜合運用雲計算技術、多媒體虛擬現實(VR)體驗等前沿科技手段,進一步豐富和拓展兩岸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內容。例如,加大對特色遷台記憶館、雲上台灣等項目的開發力度,將祖籍地的文化遺產與台灣的文化景觀相互串聯,實現同步上線展示。這不僅能夠為兩岸民眾提供更加生動、直觀的文化體驗,還能進一步開拓兩岸的視野,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和認同。

  此外,加強兩岸媒體之間的合作也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共同製作電視節目、專題紀錄片、新聞報導等多種形式,兩岸媒體可以向公眾展示兩岸民眾的日常生活、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以及雙方在各個領域的合作成果。這不僅有助於增進兩岸民眾之間的相互瞭解,還能培養和強化積極的民族認同感,塑造兩岸同胞共同的形象。

  四、結語

  回顧歷史,旨在更深刻地洞察現實。家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石,它承載著豐富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內涵,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弘揚優秀家族文化,不僅能夠加深台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親情和歸屬感,增強兩岸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認同,更有助於深化兩岸民族認同,促進兩岸關係和諧發展,增加兩岸完全統一的動力。

  基金項目:2021年度福建省高校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基礎理論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SZM2021043;國家戰略需求和多學科融合導向下“閩南文化+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閩教高[2020]4號;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師院校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文科復合型人才培養創新與實踐,教高廳函[2021]31號。
  注釋:

  ①習近平,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書寫了海峽兩岸不可分割的歷史[EB/OL],中國政府網,2024-04-10,www.gov.cn。

  ②④習近平,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EB/OL],新華社,2019-01-0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533296238730411&wfr=spider&for=pc。

  ③韓震,論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及文化認同——一種基於歷史哲學的分析與思考[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10(1):108。

  ⑤Tu W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Contemporary Taiwan[J].CHINA QUARTERLY -LONDON-,1996, 1(148):1115-1140.

  ⑥阮莉、李順興,“兩制”台灣方案視域下兩岸文化認同的挑戰[J],《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總319期P25,http://hk.crntt.com/doc/5_110_106949183_1.html。

  ⑦羅鼎鈞,從這三份兩岸民調看見台灣民眾內心眞實的想法[EB/OL],華夏經緯網,2020-10-10,www.weibo.com。

  ⑧林華東,閩南文化的雙重性特徵[EB/OL],光明日報理論版,2011-04-21,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11-04/21/nw.D110000gmrb_20110421_1-11.htm。

  ⑨陳支平,近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2。
  ⑩洪安全等編,清宮月擢檔台史料[M],台北:“故宮博物院”,1994:3994-3995.

  ⑪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台灣文獻叢刊第027種[M],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硏究室,1958:342。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11月號,總第323期,P27-35)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