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火力電廠增建燃氣機組案,引發藍綠互槓。(中評社)
中評社台中11月12日電(記者 方敬為)台中火力電廠(中火)增建燃氣機組案,近日引發藍綠互槓,癥結點在於,增氣未等值拆煤,“行政院”以安全與能源供應為由保留6部燃煤機組備用,未來將有12部火力發電機組,除了有碳排疑慮,且能源集中,不利安全。相關爭議顯示民進黨政府非核能源政策,導致台灣擺脫不了火力發電,加上煤、氣都仰賴進口,一旦受阻就影響能源供應,隱患重重。
中火二期新增燃氣機組案,日前通過環評,由於未如第一期“增1燃氣機組拆1燃煤機組”,而是“增4只拆2”,引發爭議。“經濟部”對外表示,保留燃煤機組備用,是基於能源與“國安”考量。中國國民黨籍台中市長盧秀燕則不認同稱,能源過度集中在台中,反而容易成為攻擊標的,更不安全。相關議題近期引發藍綠互槓。
值得注意的是,當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質疑,台電公司將能源過度集中在中火規劃,違背常理,懷疑有“外部介入”規劃,引發綠營跳腳,怒斥陳造謠、栽贓,並要求道歉。
綠營民代反應激烈,也間接顯示,相關規劃的合理性確實不足。根據政治大學台灣安全研究中心今年3月舉辦的“TTX區域安全兵推” 報告指出,台灣的供電系統脆弱,電網關鍵樞紐集中於三大超高壓變電所,一旦被毀就可能全面癱瘓。換言之,“經濟部”規劃在中火 增建燃氣機組,並且保留燃煤機組的作法,確實與安全策略背道而馳。
此外,當初之所以討論中火“以氣換煤”,是以改善空污為出發點,原先台中市政府主張,以發電功率而言,1部燃氣機組可抵2部燃煤機組,要求增1拆2,後妥協為增1拆1,未料第二期卻變成“增4只拆2”,讓中火由10部發電機組增至12部發電機組,不只有安全問題,也背離空污整治的目標。
中火的能源布局爭議凸顯出幾個民進黨政府能源政策的謬誤,當全球都在設法減少火力發電的當下,台灣反而持續擴增、為了不讓燃氣進口受阻,影響發電,所以要備用燃煤機組,卻忽視分散電網的重要性、非核的能源政策,導致台灣脫離不了火力發電,卻又不得不順應國際淨零碳排的趨勢,增建燃氣發電機組,並要逐步提高燃氣發電占比至50%,但反而導致台灣的能源供應成為安全戰略最脆弱的一環。
根據“TTX區域安全兵推” 報告指出,台灣在面對台海衝突情境,面臨嚴重問題是能源儲備,當前台灣的電力42%靠燃煤、戰備儲量40至42天,天然氣39%、儲量11至14天,核能8%,燃煤、燃氣都仰賴外部輸入,一旦遭遇封鎖,能源供應就會受到衝擊。不過眼下台灣的能源政策,似乎沒有因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