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焦點

中評鏡頭:高雄鳥松青雲宮 神農大帝信仰深

2024-06-16 00:41:24
高雄鳥松青雲宮外觀。(中評社 蔣繼平攝)
高雄鳥松青雲宮。(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高雄6月16日電(記者 蔣繼平)“鳥松山仔腳青雲宮”位於高雄市鳥松區,一般也稱“鳥松青雲宮”,主祀神農大帝。有趣的是,廟宇外觀設計卻是媽祖廟,屋簷上豎立千里眼、順風耳神像,原來過去曾供奉天上聖母,後來因緣際會才改主祀神農大帝。

  大陸山西高平炎帝祖廟文化參訪團63人今年5月31日受邀來台宗教交流,為期一週從北到南參訪18間主祀神農大帝宮廟並巡境賜福,鳥松青雲宮就是其中之一。也代表神農大帝是兩岸共同的歷史文化。

  神農大帝是中國歷史中一位重要的神祇,有著許多稱呼,例如炎帝神農氏、先農、五谷先帝、藥王等,被視為三皇五帝之一,並以“神農嘗百草”聞名。據《詩經·小雅》記載,早在秦漢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祭祀神農大帝。

  神農信仰在台灣有悠久的歷史。早在1646年,台南市的神農街就開始興建“開基藥王廟”來祭祀神農大帝。根據統計,1918年時台灣有60座主祀神農的廟宇,到1981年增加到112座,目前估計約有150座。這些數據顯示,神農信仰在台灣持續受到重視,並與社會的工商業發展並行。

  關於鳥松青雲宮沿革,據廟方考究,山仔腳最早的信仰為福德老爺,以公厝型式奉祀,另有一間草厝供奉天上聖母,後來草厝發生火災,居民僅搶救出二聖母神像,其他神像則遭焚毀,居民便將二聖母請入公厝與福德老爺同祀。傳說清朝時縣令曹瑾開發曹公圳時,有一位長鬚長眉之老者,現身指點當地庄民謂:山仔腳將要興盛,福德正神一定要在出水口鎮守,於是福德正神改遷另建福德祠,現為大華福德宮。

  直到1872年時因緣際會下由大社三奶壇青雲宮奉請神農大帝令牌回境奉祀,與天上聖母及觀音佛祖同受香火祭拜,以爐主制輪流奉祀,後來雕塑神尊於1953年入祀公厝。1968年信眾商議興建廟宇,開始集資並於同年開始興建,1970年時完工,成為最早的廟貌,定名為“青雲宮”。
高雄鳥松青雲宮主祀神農大帝。(中評社 蔣繼平攝)
高雄鳥松青雲宮主祀神農大帝,屋頂上卻有千里眼、順風耳,背後有一段典故。(中評社 蔣繼平攝)
高雄鳥松青雲宮7日接駕大陸山西高平炎帝祖廟文化參訪團,進行兩岸交流。(中評社 蔣繼平攝)
高雄鳥松青雲宮主祀神農大帝,屋頂上卻有千里眼、順風耳,背後有一段典故。(中評社 蔣繼平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