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焦點

楊志文:青海民族工作具有三大特點

2024-05-25 00:47:12
青海省副省長楊志文。(中評社 李子寧攝)
發布會現場。(中評社 李子寧攝)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記者 李子寧)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4日上午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青海省有關負責人圍繞“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 走好青海高質量發展之路”作介紹,並答記者問。青海省副省長楊志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青海民族工作具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更聚人心、各民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更緊密及各民族群眾融入現代化建設更踴躍三個特點。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省為載體,守正創新,綿綿用力,穩步推動民族地區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有記者提問道,剛剛吳省長提到青海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請問青海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是怎樣做的?又有哪些特點?

  楊志文表示,在這裡,我想重點向大家介紹一下青海民族工作的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更聚人心了。我們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個主線牢牢抓在手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通過“馬背上的宣講團”等形式,用帶有“泥土氣”“糌粑香”的方式,把黨的惠民政策和群眾關心的問題講清楚,把黨聲化為民心。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保障民族團結,青海六個自治州全部出台了《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條例》。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四級黨委書記抓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抓示範單位動態管理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細化到各地各行各業,浸潤到基層群眾心中,把各族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

  第二個特點,各民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更緊密了。我們創新打造了388個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區“石榴籽家園”,各民族群眾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繪就了和諧相融的美好畫卷。去年“12.18”積石山地震發生以後,漢族、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等各民族群眾互幫互助、共克時艱,我們許多同胞自發遠道而來,為受災群眾免費做飯,當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青海拉面送到受災群眾面前時,很多人熱淚盈眶,在危急時刻展現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強大凝聚力、向心力。

  第三個特點,各民族群眾融入現代化建設更踴躍了。我們搶抓時代機遇,依托民族地區的資源禀賦,找准發展路子,做好產業文章,不斷激發發展內生動力。我們六個自治州地區生產總值比2012年翻了一番,全力辦好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實事,確保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一個民族都不掉隊。如,海北州果洛藏貢麻村的各族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視察時的殷殷囑托,用民族團結的力量解開了致富的密碼,有機畜牧、特色旅遊等產業實實在在地增加了群眾收入,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已成為青海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省為載體,守正創新,綿綿用力,穩步推動民族地區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