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國際時事

蔡東杰:歐美政局變化 俄烏戰爭或明年落幕

2024-06-20 01:17:57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東杰。(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6月20日電(記者 方敬為)第10屆歐洲議會選舉投票於9日結束,右派勢力席次大有斬獲,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東杰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歐洲極右派勢力崛起,與今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將是俄烏戰爭的一大變數,因為歐洲右翼無意願繼續援烏,而大選民調領先的共和黨特朗普也表態若當選將停止援烏,預期烏克蘭戰爭明年將迎來重大變化。

  蔡東杰,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中興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前瞻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政治研究所終身特聘教授、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日韓總合研究中心主任等職,並擔任中華當代兩岸學術交流協會理事長等職。

  5年一度的歐洲議會選舉本屆在6月6日至9日投票,分別於歐盟各成員國內舉行,由各成員國人民直選產生。本屆選舉席次共720席,席次數量是依照歐盟成員國的人口比例分配,最多的是德國96席、其次為法國81席、意大利76席。法國總統馬克龍堪稱這屆歐洲議會選舉的最大輸家,因他領導的自由派政黨“復興黨”大敗給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領導的極右政黨“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極右派席次大有斬獲。

  蔡東杰表示,歐洲的右派勢力崛起,將對俄烏戰爭投下重大變數,由於歐洲政治右傾現象,某方面也與戰爭有直接關聯,因為戰爭導致歐洲發展受到負面衝擊,例如不再使用俄羅斯廉價的石油與天然氣,導致民生成本翻倍,經濟低迷加上伴隨而來的難民與移民問題,讓歐洲人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而右派訴諸於民粹的主張、倡議、政治語言正好符合當前多數歐洲人的心理需求。

  蔡東杰指出,歐洲右派最大訴求就是盡早結束俄烏戰爭,不願繼續支撐戰爭,在相關前提之下,倘若歐洲右派掌權,勢必逐漸緊縮對烏克蘭的援助。另外一大變數就是今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將代表共和黨參選的特朗普已經公開聲明,若當選不再援烏,支撐烏克蘭戰爭,美國基本上是西方陣營的領頭羊,若特朗普當選一錘定音,歐美對烏克蘭的外援很快就會結束。

  蔡東杰說,當然,倘若美國是由拜登連任,即使今天歐洲的極右派上台,也不能不看美國的面子,美國若想繼續支持烏克蘭,即使歐洲是極右派當家,也不能不顧美國的顏面。只是如果連美國自己都縮手,極右派就更沒有理由援烏,因此,特朗普是當選,是一大關鍵。如果特朗普當選,就會帶來聯動,包括歐洲極右派的上台,一旦美歐都縮手,烏克蘭戰爭很快就會結束。

  他提到,即使拜登連任,歐洲極右派的上台仍然會產生影響,當然不會立即有反應,歐洲仍會努力與美國溝通,在極右派當家的情況下,歐洲縮手是可以想見,只是速度的快慢而已。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