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國際時事

北閣對話:動蕩世界中的全球秩序與美國政治

2024-11-19 00:27:34
“北閣對話”公開論壇現場(來源:主辦方供圖)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創始院長、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緝思(中評社 姜寧攝)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實習記者 姜寧)11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和國際戰略研究院共同舉辦了“動蕩世界中的全球秩序”公開論壇。在公開論壇中,萊昂內爾·巴伯、納比爾·法赫米、金星煥、安德烈·科爾圖諾夫、希夫尚卡爾·梅農、沃爾克·佩爾特斯、利扎爾·蘇克瑪、王逸舟等嘉賓就如何理解當前美國國內政治變化及其影響、如何應對全球秩序可能面臨的新挑戰等問題展開了坦誠和熱烈的討論,並與聽眾深度互動。王緝思教授主持了公開論壇。
  
  王緝思教授首先表示此次論壇的主題是動蕩世界中的全球秩序,特別是特朗普贏得大選、重新上台後共和黨在國會兩院以及最高法院都取得了優勢,可能形成強勢政府。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美國的政治局面就是高度穩定的。中美兩個國家都希望避免彼此之間的戰爭或者大規模武裝衝突。全球安全形勢和經濟增長速度較為堪憂,各國更加關注人工智能軍事化。同時,全球化雖然遇到了一些挫折,但不會受到逆轉。

  英國作家、傳媒評論員、《金融時報》前主編萊昂內爾·巴伯表示當前世界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仍舊突出,而特朗普的當選也增加了這一不穩定性。特朗普將國際互動視為一系列的經濟交換,這一觀念可能導致美國持續退出多邊合作機構。萊昂內爾·巴伯指出,特朗普並非戰爭推動者,他不僅不會主動挑起戰爭,反而傾向於施加壓力以促成衝突的和平解決。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的行動或許會對國際秩序產生一定影響,但他的決策仍將服從於美國的戰略利益。

  埃及前外交部長納比爾·法赫米則指出,當前全球民粹主義趨勢顯著,眾多國家民粹派領導人上台,對國際秩序表現出淡漠態度。傳統國際秩序所依賴的原則、規範及運作機制逐漸失效,世界局勢趨於不穩定。若各國過度追求個體利益,國際關係將陷入持續的零和競爭,共同利益應成為各國追求與維護的目標。

  韓國前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表示,韓國非常關注特朗普和金正恩的三次會晤是否能有利於解決朝核問題和影響朝鮮半島的局勢。韓國依賴美國的延伸威懾,特朗普在上一任期中表現出對聯盟的輕視,他的態度決定了美韓聯盟的未來。近年來中韓貿易增速放緩,韓國的關注點也轉移到可能的軍控談判和朝鮮半島穩定性問題上。

  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學術主任安德烈·科爾圖諾夫指出,俄羅斯對特朗普第一任任期時的表現十分失望,美俄兩國關係持續惡化。2018年的美俄峰會沒有改善這一趨勢,美國對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合作表示不滿。特朗普再次贏得大選,預計他會在政治上更加“成熟” 並且受到的限制將減少。安德烈·科爾圖諾夫認為,未來美俄關係的預期將更加謹慎。

  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印度前外交國務秘書、印度前駐華大使希夫尚卡爾·梅農表示首先提出印太戰略的就是特朗普政府,他重新上台後,美印關係會延續但對於是否擴大雙方地區合作具有不確定性。同時,世界政治經濟中心向亞太轉移的這一戰略大趨勢難以扭轉,亞太地區各國的實力和自主性在近年來都充分提升,有更多的餘力和選項去應對美國帶來的考驗。

  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高級特聘研究員、前聯合國副秘書長沃爾克·佩爾特斯指出,秩序是社會、國家正常運作的必要條件,也是文明的根基。歐洲的保守派與美國的右翼保守分子是不同的,他們支持全球化。歐洲對全球化和世界貿易的未來秩序表示擔憂,這也是美歐之間的矛盾。歐洲在國際貿易上視中國為競爭對手,但在全球事務中,中歐是關係緊密的合作夥伴。

  印度尼西亞前駐英國、愛爾蘭及國際海事組織大使利扎爾·蘇克瑪表示,東南亞國家對美國外交政策的期望並不高,然而對中美關係的穩定性及雙方合作的持續性持有期待。當前國際秩序的締造者有意改變現有的國際秩序,而東南亞國家由於能力有限,難以對這一變化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東南亞地區正尋求建立自身的地區秩序,並通過自我改革來增強自身的能力。東盟峰會等地區性論壇為此提供了寶貴的機遇和平台,使得東南亞國家能夠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王逸舟表示特朗普重新上台為世界帶來了更大的衝擊,這種不確定性是前所未有的。王逸舟也指出他發現國內普遍關注美國政治極化、美國國內的族群問題,而國際更加關注美國提供公共產品的能力是否還能夠支撐國際秩序的平穩運行。中國在當下的動蕩世界中能發揮的作用和角色也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工作去完善。

  2024年11月14日至15日,北京大學“北閣對話”第十屆年會在北京大學北閣召開。“北閣對話”由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主辦,得到北京大學校領導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大力支持。“北閣對話”每年邀請具有豐富政治經驗、深厚學術修養和廣闊戰略視野的國內外前政要及知名專家到會,共同探討國際形勢和世界政治的前景。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方方蒞臨祝賀本次“北閣對話”年會。
 
  今年“北閣對話”的主題是“全球政治趨勢與美國政治”,重點探討當前美國國內政治變化對全球的影響、歐洲和中東地區的安全風險,以及亞太地區政治經濟的新現實等問題。與會者認為,當前美國國內形勢的變化將給全球和地區局勢帶來新的變數;歐洲和中東地區的衝突給全球安全造成重大衝擊;亞洲各國經濟相互依賴進一步加深,並致力於維護地區穩定。與會者倡議,國際社會應共同努力,在尊重各方利益的基礎上開展合作,爭取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盡快解決當前的地區衝突,防止衝突升級和擴散。在新形勢下,中美兩國應在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基礎上,管控分歧,積極推動經濟互利合作和人文交流,靈活務實地處理中美關係可能面臨的衝擊,盡快找到和睦相處之道。與會者還討論了技術發展及其帶來的挑戰、如何緩解大國對抗、促進合作等問題。

  本次年會邀請了12位國外嘉賓,他們是:英國作家、傳媒評論員、《金融時報》前主編萊昂內爾·巴伯 (Lionel Barber),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亨利·基辛格高級研究員、美國前駐印度大使羅伯特·布萊克威爾(Robert Blackwill),埃及開羅美利堅大學全球事務與公共政策學院榮譽院長、埃及前外交部長納比爾 • 法赫米(Nabil Fahmy),印度尼西亞前駐英國、愛爾蘭及國際海事組織大使、印尼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利扎爾·蘇克瑪(Rizal Sukma),韓國泰齋未來戰略研究院院長、韓國前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Kim Sung-Hwan),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學術主任安德烈·科爾圖諾夫(Andrey Kortunov),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印度前外交國務秘書、印度前駐華大使希夫尚卡爾 • 梅農(Shivshankar Menon),美國麥克拉迪聯合顧問公司副主席、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約翰·內格羅蓬特(John Negroponte),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高級特聘研究員、曾任聯合國副秘書長的沃爾克·佩爾特斯(Volker Perthes),日本早稻田大學亞太研究學院(GSAPS)國際關係教授植木千可子(Chikako Ueki),美國前國家安全委員會總統特別助理、東亞事務高級主任、喬治城大學美中全球議題對話項目研究員韋德寧(Dennis Wilder),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George Yeo)。

  中央外辦原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原副司令員陳小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係中心原主任、退役少將姚雲竹,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名譽院長、文科資深教授閻學通,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執行院長朱鋒,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副部長王棟,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王逸舟,中美交流基金會特別顧問朱英璜等國內嘉賓參加了年會。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於鐵軍、創始院長王緝思、高級顧問袁明、執行副院長關貴海、副院長歸泳濤、特約研究員李巍、特約研究員吳冰冰等與會。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正式成立於2013年10月,研究院在北京大學領導下,依托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和其他相關院系豐厚的智力資源,承擔政府部門和企業委托的研究課題,致力於為中國的國際戰略和對外政策提供高質量的咨詢服務,並與世界各國有代表性的智庫和學術機構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

  從2014年起,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每年舉行一次“北閣對話”。這是北京大學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指示的舉措之一。研究院致力於將“北閣對話”打造成一個高端平台,促進國內外國際戰略界同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深入探討和研判世界局勢,助力中國國際角色的扮演,推動世界政治中的合作共贏與包容發展。
英國作家、傳媒評論員、《金融時報》前主編萊昂內爾·巴伯(中評社 姜寧攝)
埃及前外交部長納比爾·法赫米(中評社 姜寧攝)
韓國前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中評社 姜寧攝)
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學術主任安德烈·科爾圖諾夫(中評社 姜寧攝)
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印度前外交國務秘書、印度前駐華大使希夫尚卡爾·梅農(中評社 姜寧攝)
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高級特聘研究員、前聯合國副秘書長沃爾克·佩爾特斯(中評社 姜寧攝)
印度尼西亞前駐英國、愛爾蘭及國際海事組織大使利扎爾·蘇克瑪(中評社 姜寧攝)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王逸舟(中評社 姜寧攝)
2024年11月14日至15日,北京大學“北閣對話”第十屆年會在北京大學北閣召開(來源:主辦方供圖)
與會嘉賓合影(來源:主辦方供圖)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