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評論世界

中美“2025計劃”的強烈對比

2025-01-08 14:59:42
  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據大公報報導,特朗普將於1月20日再度宣誓就任美國總統。這一事件得到全球的關注,尤其是在中美關係方面。熟悉的是持續的大國競爭,而陌生的是特朗普2.0的不確定性。全球都在屏息觀望,看看特朗普這位貿易戰的始作俑者是否會帶來中美之間更激烈的對抗。

  2025年是“中國製造2025”盤點之年,中國建設製造強國的目標不變。媒體報導,“中國製造2025”中超過八成六的目標已經實現,新能源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生產等更是遠超預期,其中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更是讓中國一舉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

  2025年也是美國“2025計劃”(Project 2025)啟動年,美國保守派圖謀借此“復興”其意識形態,但能否如願卻不無疑問。兩個“2025”塑造著中美的發展軌跡和競爭格局,為理解兩國社會及中美競爭走向提供了線索。

  中國製造成就舉世矚目。

  “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在2015年提出的十年計劃,旨在將中國轉型為製造強國。該計劃涵蓋了包括新能源汽車、機械人、航空航天裝備等在內的十大關鍵領域。儘管面臨外部壓力和挑戰,中國在這些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美國“2025計劃”則是由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提出的計劃,旨在重塑美國聯邦政府,並推動特朗普的政策議程。該計劃包括縮小環境保護署的規模、限制移民、削減聯邦資金等措施,目的是強化總統權力和推動保守派的社會願景。這兩個計劃反映了中美兩國在製造業和政治體制上的不同戰略,並將對未來的雙邊關係產生深遠影響。
  特朗普第一個任期時,確實對“中國製造2025”進行了多方面的打壓,包括築起關稅壁壘和實施技術封殺。這些措施旨在遏制中國在高端製造業和科技領域的發展。但這一計劃關乎國家發展的根本利益,我國從未停歇推進,並且在高端製造業和科技創新方面不斷穩步推進,取得了與世矚目的成就。

  特朗普曾經自誇迫使中國放棄“中國製造2025”,但事實證明這一說法並不成立。儘管他在去年競選期間採取對華態度強硬,但當選後其表現相對務實,顯示出他在實際操作中需要考慮更多現實因素。

  如今看看中國製造2025,不僅大部分目標已經實現,更形成多钜陣的創新突破。新一代核電技術、高效燃煤發電技術、機械人、農業裝備、生物製藥、海洋工程等領域,中國處於領先地位。又例如一些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項目,中國企業自主設計製造的超導磁共振系統,降低患者到醫院做核磁共振的費用;抗癌藥物也反向進入美國及西方國家市場;無人機、自動播種機和生物技術的使用,翻轉了耕地面積的限制。

  當然,受美國打壓影響,計劃內的一些目標未有實現,例如半導體製造中使用的先進微影技術、洲際客機和衛星通信技術網絡的先進光刻技術等在努力過程中,但中國已經實現了戰略目標,這就是成為“製造強國”、“智造強國”。

  2024年最後一個星期中國的新型戰機和艦艇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些新型裝備包括網傳兩款中國自主研發新型戰機首飛,及中國自主研發建造的首艘076型兩棲攻擊艦四川艦。這些新型裝備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展示了中國在軍事科技方面的快速進步。這些先進軍事裝備,是中國整體實力大幅提升的有力證明,雖不在2025計劃之內,但整體科技與製造實力,已讓全世界看到。
  合作才符合兩國共同利益。

  中美之間的競爭是一個長期且複雜的過程,雙方在不同領域各有優勢和挑戰。美國的“2025計劃”如何彌合社會撕裂成為其最大的治理挑戰。而“中國製造2025”則更注重長遠戰略的落實,並在提升製造業整體實力的同時,造福更廣大的民眾。“中國製造2025”與美國“2025計劃”哪個更有戰略意義,哪個更有現實意義,已不言而喻。合作才符合兩國共同利益。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