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中合作將開辟汽車業發展“黃金之路”
2024-12-25 15:24:30
中評社北京12月25日電/據新華社消息,德國權威汽車經濟學專家、波鴻汽車研究院院長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國際合作始終是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義,歐洲與中國增進汽車產業合作將鋪就一條產業發展的“黃金之路”。
杜登赫費爾說,汽車產業的發展涉及很多細分領域,集中各領域優勢才能製造出最好的汽車。“汽車產業國際合作是‘做乘法’,將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作為長期深度研究德國汽車產業的學者,杜登赫費爾明確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首先,隨著關稅生效,在中國生產電動汽車的各國車企利益都將受到損害,包括寶馬、梅賽德斯-奔馳等來自歐洲的企業。“歐洲車企因為在歐洲賣車向歐盟支付反補貼關稅,這非常荒謬。歐盟決策的出發點如此脫離現實,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他說。
其次,歐盟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前景將受到拖累,“歐洲綠色新政”恐功虧一簣。他指出,加征關稅將影響歐洲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導致配套充電基礎設施難以進一步擴張,並波及電池生產基地和產業轉型的良性發展。“歐盟通過關稅措施摧毀的經濟價值難以預估。”
再者,歐盟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將破壞歐中雙方原本相互依存、互利共贏的經濟合作關係,損害企業與消費者的利益以及公平競爭的國際貿易環境。他說,加征關稅損人害己,德國汽車工業發展將受到嚴重影響,這是不明智且非常錯誤的決定。
杜登赫費爾認為,來自中國企業的競爭對歐洲汽車產業發展有益,也有利於增進歐中合作。“中國經濟有活力,發展速度快,來自中國車企的競爭能夠激發歐洲企業的活力。”
他說,並非每家企業在每個領域和細分板塊都擁有一流的技術和產品,中企可以為歐方提供電池、軟件、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技術支持,歐方則可以為中企提供提升底盤性能等方面的經驗。“歐中企業在競爭中可以接觸到不同的思路理念,雙方可將各自優勢領域組成一個更優質的整體,可增進細分領域合作,可建立合資企業,有很多的合作可能性。”
杜登赫費爾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並且中國正大力推動電動汽車發展,這十分令人欽佩。“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向電動汽車轉型是中國信守諾言的體現。”
在他看來,中國電動汽車在技術和質量兩方面都相當出色。德國最大交通協會全德汽車俱樂部的報告指出,中國汽車在多項歐盟汽車安全測試中表現不俗,電池技術已經成熟,續航里程合理,製造質量優良。
“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發揮了主導作用,功不可沒。如果沒有中國,電動汽車在全球範圍內的前景將十分黯淡,”杜登赫費爾說,“在全球向電動汽車過渡的過程中,中國正發揮著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