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和宋濤參觀杜甫草堂,討論十分熱絡。(中評社 張嘉文攝)
馬英九參觀過程中,向杜甫草堂館方拋出了一個問題。(中評社 張嘉文攝)
中評社成都12月24日電(記者 張嘉文)馬英九率領大九學堂20多位學員第三度訪陸,23日前往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博物館,儘管當地下著小雨,馬英九仍非常有興致地逛了一圈。出面導覽的草堂館方提及,他們曾經接待過台灣政要連戰、吳伯雄、宋楚瑜,現在加上馬英九,更讓他們感到榮幸。
馬英九打趣地反問對方,覺得我們這幾個人怎麼樣?園方非常圓融地回說“各有風采!”,讓馬也樂得哈哈大笑。
這是馬英九第3次率團訪陸,此次訪陸行程從18日到26日,21日結束哈爾濱行後,一行人搭機轉往四川成都,22日已參訪三星堆遺址,23日赴杜甫草堂博物館,接下來還會去武侯祠、都江堰水利工程、大熊貓繁殖中心等地參訪,但此次馬在四川的行程僅有23日開放讓媒體跟隨採訪,其他都屬不公開行程。
馬英九一行23日早上前往成都杜甫草堂,一探“詩聖”杜甫當年在成都定居留下的足跡,國台辦主任宋濤全程陪同。
馬英九和宋濤一同參觀時,兩人互動討論十分熱絡,解說員提及,杜甫一生創作一千多首詩,有240餘首創作於成都時期,宋濤問說,有200多首詩的紀錄?這麼準嗎?解說員則回以肯定。
在看杜甫遺像時,宋濤和馬英九還討論到,不同時期繪畫、雕刻的杜甫像,有時候比較胖、有時則比較瘦。在聽聞杜甫58歲於湘江疾病交錯而死,馬英九感嘆說,58歲太年輕了,接著提及抗法名將孫開華(中法戰爭時在淡水擊退欲登陸的法軍)也是58歲時逝世。
杜甫草堂是唐朝詩人、“詩聖”杜甫當年為躲避安史之亂,帶著家人來到成都,花了1年多的時間在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並在此居住了3年零9個月,後來杜甫一家離開成都,乘舟東下。
唐朝末年,詩人韋莊尋得杜甫草堂遺址,並重建茅屋。此後,杜甫草堂歷經了宋、元、明、清共14次大規模修葺和擴建。直至近代,1980年7月7日,杜甫草堂被重新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5月杜甫草堂博物館成立,2006年12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杜甫草堂的北門入口。(中評社 張嘉文攝)
馬英九和宋濤參觀杜甫草堂,討論十分熱絡。(中評社 張嘉文攝)
草堂內的一座杜甫雕像。(中評社 張嘉文攝)
馬英九和宋濤參觀杜甫草堂,討論十分熱絡。(中評社 張嘉文攝)
杜甫草堂一隅。(中評社 張嘉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