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兩岸專區

渝港台三地高校青年分享重慶交流學習心得

2024-06-13 09:18:38
渝港台三地高校青年學生重慶參訪交流交融
渝港台三地高校青年學生重慶參訪交流交融
  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記者 鄭漢龍)5月29日至6月1日,香港兩岸客家研究中心組織港台高等院校師生赴重慶,與協辦機構四川美術學院、台灣聖約翰科技大學、香港恆生大學傳播學院、台灣中華教育文化經貿促進總會共同舉辦渝港台高等院校青年文教交流活動。經過幾天的交流互動,三地學生均感印象深刻、收穫滿滿,以下為部分學生的交流學習心得:

  台灣聖約翰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一年級學生劉毅安說:從小就聽聞重慶有山城的美譽,在這次交流探訪中親自體悟到了!然而它所美的不單單只有“景”,更多的是文化、教育底蘊累積出的“情”。

  劉毅安說:三地青年透過文教參訪、教育論壇、企業參訪、文化觀光等方式來進行交流,從教育層面切入,四川美術學院的文藝氣息,無一不體現在校園建築與學生藝展中,文化元素的融入詮釋讓作品呈現出學生的想像與創意,深刻感受到每項作品背後都有屬於它的一段故事與一段情。青年文教交流活動在各位領導、博士、教授、校長、院長的領航下順利開展,彼此對教育、文化的熱忱使我們建立深厚的友誼連結,是三地青年的學習榜樣,結尾更是透過三地青年的感言發表體現對於教育文化傳承的使命與責任,共同為下一代齊心努力。

  從文化觀光層面切入,幾日的特色佳餚、美食與文化參訪更是銘心刻骨,從道地麻辣火鍋到正宗川菜,廚師用心的態度在料理上展現得淋漓盡致,除了滿足外更多的是尊敬。

  劉毅安說:大足石刻的震撼景觀,使我們認真到流連忘返,感受傳統歷史雕刻的極致體現,更展現文化傳承的意志,漫遊在山林石壁之際,身為學生的我們無一不嘆為觀止。

  劉毅安說: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感謝各位領導、博士、教授、校長、院長,四川美術學院的師長,香港恆生大學傳播學院的師長以及所有參與同學們的陪伴,重慶之旅的結束,同時意味著下世代的啟航,我們將肩負起引領下世代成長的重要關鍵,無論從文藝、教育、文化等各項層面,在未來我們都深具影響力,願彼此成為世界的祝福,用生命影響生命,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聖約翰科技大學休閑運動與觀光管理系二年級學生張國華說:這次活動讓我們有機會深入了解內地的文化,與來自四川美術學院、香港恆生大學傳播學系的同學們進行了豐富多彩的交流。不管是飲食的部分,還是對待事物的看法,讓我對中華文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與認識,也為我未來的學習與成長注入了新的動力。

  張國華說:在參訪過程中,我們深入探訪了許多代表性的文化遺址和藝術場所。四川美術學院的同學們帶我們參觀了校內的藝術展覽館,展示了他們的藝術創作,這些作品融合了傳統和現代元素,充分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和創新精神。在這些藝術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古老的中國文化如何透過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得以重生,而這種視覺上的震撼讓我深刻感受到文化傳承的力量與偉大。

  我們也參觀了當地的歷史景點,充分了解了四川地區的歷史發展和文化傳承。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料和文物展示,不僅引起我們對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的好奇,也讓我們意識到作為青年一代,我們肩負著傳承和弘揚這些文化遺產的責任。

張國華說:在此次參訪活動中,所有的同學展現了極大的熱情與創意。我們透過小組討論和合作項目,分享彼此的經驗和觀點,從中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知識和技能。

  張國華表示:這次交流活動,不僅讓我收穫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也結識了來自不同地區和學校的朋友。我們之間的交流和了解以及認識,讓我深刻體會到不同學科和背景的碰撞能夠激發出無限的創意和可能性。我期待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繼續保持這種開放的態度,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機會參與類似的交流活動,進一步加深我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熱愛。我希望能夠將此次參訪中的所學所感,應用到實際的學習與工作中,為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貢獻自己的力量。

  聖約翰科技大學休閑運動與觀光管理系三年級學生蘇亦琦說:這次活動讓我深刻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在藝術上的魅力。重慶作為一個具有濃厚藝術氛圍的城市,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創新精神令人印象深刻。傳統表演藝術,以及現代藝術展覽,都展示了這座城市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完美融合。這些藝術特色不僅豐富了我們的視覺體驗,更讓我們體會了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並且深刻地理解到文化創新與傳承的意義。

  蘇亦琦表示:在此次活動中,我們有幸與來自各地的青年朋友(四川美術學院及香港恆生大學)進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討中華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未來發展方向。這些交流不僅加深了彼此的理解與友誼,也為我們的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創新思維。我們相信,透過這樣的文化交流,能夠激發更多青年對文化傳承的熱情,並在未來繼續推動兩岸及國際間的文教合作。青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力量,青年的參與和貢獻將決定文化的未來走向。

  蘇亦琦還:對於這項活動,抱持著極大的期待。希望大家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能夠透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深刻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並將所學、所感、所悟帶回各自的學校和社區,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者與守護者。希望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貢獻自己的力量。

聖約翰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二年級學生簡茹宣說:這其實是我第一次離開台灣,第一次就獻給重慶了,一開始會很緊張,因為全班只有我一個人去,緊張到出發前一夜根本睡不著,同時我也帶著喜悅與期待的心與各位見面交流。

  整整四天三夜的交流我真的很愉快,體認到了很多很多不一樣的文化,也能夠看到四川藝術學院的畢業展,我非常滿足,真的覺得設計的想像是無限量大的,對於同樣讀設計科的我來說是一段非常豐盛且驚訝到的展覽,收穫良多。

  簡茹宣說:在交流會開始後也漸漸發現其他學校的學生都很活潑、熱情,甚至很放得開,在第二天晚上開始自由活動去逛街,吃吃當地的美食、飲料,最讓我意外的是霸王茶姬,茶香濃鬱還會回甘,很少喝到這麼好喝的茶!同時也吃到很多平常根本沒吃過也沒嘗試的菜餚,有時候真的還想再吃更多美味的料理,就連早餐我都想再扒個兩口。

  簡茹宣還說:我真的覺得四天三夜太短了,還有好多地方沒去過,好多文化還不了解,好多故事還沒聽呢,行程真的安排得很好,吸收到了很多特別的資訊,認識了很多學生,各位都很有趣,很熱情,我都感受到你們的陽光了,真的很開心能夠認識你們,下次還有機會交流,我一定會再參加一次的。

  聖約翰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三年級學生陳伶蕙說: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和所有師生互相配合,圓滿的完成了本次的活動,雖然只有短暫的四天三夜,但在這段時間裡我也接觸到了許多不同的傳統文化、人文特色還有重慶的飲食生活,這些經驗會讓我對中華文化更加理解,在未來的某個時候一定會派上用場

  陳伶蕙說:中華傳統文化不單單只有課本上學習到的內容,這次的活動就是所謂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看著視頻、照片都不如親自到場看上一眼,現場的景色只會讓人覺得敬佩又震撼,而背後的故事更因該讓我們向外去傳播,讓這個故事不只在重慶留存,而是要讓它走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再來就是活動過程中非常感謝川美的學長們帶著我們這群首次踏入重慶的學生,讓我們了解重慶的文化和生活,使我們對於這片土地有著更多的理解,除了川美的學長姐外也很開心能在本次活動認識到七位來自香港恆生大學的學生們,第一次見面後有個很深刻的印象,香港的學生有著從內到外的自信,勇於表達也善於發表。幾天的交流對我來說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機會,學習大家的談吐方式、溝通技巧、人際交流的細節,這些東西都是在台灣很難學習到的,而在這次活動我真的是收穫滿滿

  陳伶蕙說:正如領導所說的,這次的活動很不巧的是在學期期間,為了不影響大家的學業所以只有短短的四天三夜,希望未來能夠有更長時間的青年傳統文化交流活動能夠參加。

  聖約翰科技大學老年福祉與健康促進系一年級學生邱琬寧說:很榮幸能夠參加2024年渝港台高等院校青年交流活動,這次活動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內地文化的魅力,並與來自四川美術學院和香港恆生大學傳播學系的同學們進行了深入交流。這次經歷不僅讓我對中華文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也為我的學習和成長注入了新的動力。

  邱琬寧說:這次交流活動也是我第一次到內地、第一次到重慶,我感到非常開心。在參訪過程中,我們探訪了許多代表性的文化遺址和藝術場所。四川美術學院的同學們帶我們參觀了校內的藝術展覽館,展示了他們的藝術創作。這些作品融合了傳統和現代元素,充分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和創新精神。看到這些作品,我深刻感受到文化傳承的力量和偉大,古老的中國文化透過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得以重生,這種視覺上的震撼讓我難以忘懷。

  我們也參觀了當地的歷史景點,深入了解了四川地區的歷史發展和文化傳承。這些歷史資料和文物展示不僅引起了我們對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好奇,也讓我們意識到,身為青年世代,我們肩負著傳承和弘揚這些文化遺產的責任。

  邱琬寧說:在此次參訪活動中,所有的同學都展現了極大的熱情與創意。透過小組討論和合作項目,我們分享了彼此的經驗和觀點,從中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知識和技能。這次交流不僅讓我收穫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也結識了來自不同地區和學校的朋友。我們之間的交流和了解,讓我深刻體會到,不同學科和背景的碰撞能夠激發出無限的創意和可能性。

  邱琬寧說:期待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繼續保持這種開放的態度,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機會參與類似的交流活動,進一步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熱愛。我希望將此次參訪中的所學所感,應用到實際的學習與工作中,為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貢獻自己的力量。

  香港恆生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傳播系四年級學生唐千嵐說:謝謝各位老師給的機會和一路的陪伴!很開心的旅程!以後會成為更好的自己再與大家相遇。

  香港恆生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傳播系四年級學生楊漪寧說:這次的重慶文化交流之旅受益良多,讓我想到了一句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希望我們日後還能有更多的交流機會,推廣自己城市的文化與歷史,也感受其他城市的藝術與底蘊。

  香港恆生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傳播系四年級學生邱樂怡說:感謝老師們給予學習和交流的機會。這幾天和大家交流得很開心,有很多難忘回憶,也認識到三岸各地的同學。

  香港恆生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傳播系四年級學生楊力恆說:這次旅行讓我領略到了這座城市的魅力。在感受異地生活的同時,也親身體會到了同學間的友誼和師生間的關愛。雖然路途遙遠,但這次旅行讓我收穫豐富,不僅增長了見識,也讓我感受到了被照顧和關懷的溫暖。衷心感謝各位的支援和陪伴,讓這次經歷成為我難忘的回憶。期待再與各位相遇。

  香港恆生大學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四年級學生何嘉瑜說:第一次去重慶感受到重慶的文化和兩地學生的熱情 老師和教授們的祝福和分享令此趟交流增加我們對青年交流重要性的理解及領悟。

  香港恆生大學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四年級學生郭映彤說:感謝老師們給予我機會成為其中一位幸運兒能夠獲得交流的機會。透過這次重慶的交流讓我學習和了解了好多,能夠有機會參觀了川美、當地景點和不同的企業。同時,也藉着這次交流的機會能夠增加拍攝實戰經驗和認識到台灣和內地的學生,能夠向他們學習。

  香港恆生大學新聞與傳播一年級學生江曉婷說:這次重慶之行最大的收穫是,學到了與人相處,因為我自己是一個一年級的學生,這次的交流是與師姐師兄一起度過,而且是來自不同地區的人,給我的感覺是,這段旅程令我成長,不會膽怯與人交流,並且還欣賞了各種各樣的藝術作品,這是平常生活難以接近得到的,獲益良多。

  四川美術學院影視動畫學院動畫藝術研一學生袁僑偉說:這次的交流活動,我非常有幸能夠與來自台灣和香港兩地的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這次交流不僅讓我體會到了祖國不同地域文化的魅力,更讓我深感兩岸三地之間血脈相連的情誼。

  這幾天身為學生我們之間彼此分享了自己的學習、生活經驗;互相交流探討。我深深感受到了台灣和香港同學們的熱情與活力,以及對未來的憧憬。這種作為年輕一代共通的想法讓我們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能夠共同為未來人生的發展而努力。

  同樣的,我堅信兩岸三地的和平發展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前提。透過交流與合作,我們才能共同應對挑戰、分享機遇,實現互利共贏,迎來更好的未來。

  最後,衷感謝所有參與這次交流活動的老師和同學們。謝謝每一位同學與老師的包容與友善,讓這次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夠再次與大家重逢。

  四川美術學院 影視動畫學院動畫藝術 研一學生黃鈺涵說: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這次活動,我認為這不僅是一次地域上的跨越,更是渝港台青年心靈和文化上的深度交流。在短暫而又快樂的幾天時光裡,我們不但進行了學術方面的探討,進行了思維的碰撞,也相互了解了同學們的日常生活,開拓了眼界,更是與同學們結下深厚的友誼。雖然這次交流活動結束了,但山水總相逢,來日皆可期,祝大家前程似錦,感謝各位老師和各位同學!

  四川美術學院廣播電視編導研二學生楊銥罱說:這次交流讓我受益良多,但想說感言的時候卻無從下筆,因為有窮的文字被書信所束縛,而思想的聲音卻可以傳到無盡的遠方。就像這次交流結束的最後一晚,毅安同學在計程車上跟我說,這個世界變化是很快的,但希望你要慢一點。這句話讓我特別感動,也很有啟發性。我開始重新思考自己將用什麼樣的步伐來走向世界,好像慢一點也沒關係了。這個世界很複雜,重要的不是放入什麼,而是決定省略什麼,簡單是生活的關鍵。最後,祝福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

渝港台三地高校青年學生重慶參訪交流交融
渝港台三地高校青年學生重慶參訪交流交融
渝港台高等院校青年在重慶相聚、交流
渝港台三地大學生在鄉間圖書館
渝港台三地大學生餐敘
出席座談會部分師生、團友
參觀台資企業
首次到大陸的台灣同學收穫滿滿
台灣聖約翰科技大學校長唐彥博與該校隨團學生
渝、台隨團大學生與香港團友機場揮別,依依不捨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