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兩岸專區

張文生答中評:賴講話是徹頭徹尾台獨自白書

2024-05-22 00:46:05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5月22日電(記者 盧哲)關於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5·20”講話中涉兩岸關係內容,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時表示,賴清德的講話可以說是一篇“台獨”的自白書。賴清德的講話給兩岸關係的性質定了調,也給未來的兩岸關係的發展定了調。未來四年,兩岸關係不會穩定,兩岸政治上的對立鬥爭會更加嚴峻。“台獨”的政策基礎之上是不可能有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的。而大陸民眾與海內外中國人堅持反“台獨”反分裂的鬥爭會不斷地進行下去。

  張文生認為,總的來看,賴清德的講話可以說是一篇徹頭徹尾的“台獨自白書”。賴清德在通篇的講話當中,把兩岸關係定位成“國與國”的關係,把台灣定位成一個所謂的“主權獨立的國家”,可以說是賴清德的“台獨政治工作者”、“台獨金孫”的政治本質大暴露。

  張文生指出,賴清德不光是說“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而且把“台灣”、“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都混為一談,都當做所謂的“國名”,可以說比蔡英文的“兩國論”更進了一步。“賴清德不光說‘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而且說有‘中華民國’的國籍的才是‘中華民國’的國民,明擺著就是把大陸民眾來當做外國人看待。”張文生說,這比蔡英文的“兩國論”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可以說賴清德是一個赤裸裸的、更加激進的頑固“台獨”分子。

  賴清德稱將秉持蔡英文的“四個堅持”路線,“維持現狀”。張文生說,賴清德的“維持現狀”是欺世盜名的說法。“賴清德根本就是在改變現狀,哪裡在維持現狀?”張文生說,海峽兩岸的現狀是大陸和台灣是同屬一個國家,因內戰導致兩岸的政治對立,兩岸雖然沒有完全統一,但是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事實從未改變,這就是兩岸關係的現狀。“但是賴清德是在改變這樣的現狀,把一個國家改變成‘一邊一國’,這種做法跟他所稱的維持現狀是背道而馳的。”

  張文生強調,海峽兩岸是一個國家的現狀不是大陸強加給台灣的,是在台灣當局的現行的所謂“憲法”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當中都是這樣定位的。“把大陸定位成大陸地區,把台灣定位成台灣地區,兩岸是一個國家。”張文生說,“賴清德宣稱‘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而且把‘台灣’、‘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都當做所謂國名。這種做法可以說是極端‘台獨’主張的體現。”

  張文生表示,賴清德在講話中一邊說和平一邊說“台獨”,實際上是在掏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台獨’與和平是不能並存的。‘台獨’就沒有和平,分裂就意味著戰爭,這是眾所周知的。和平是台灣老百姓的願望,也是大陸民眾的願望,沒有人比中國人更希望以和平的方式來實現國家統一。但不能拋棄一個中國原則,不能在否定‘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來談和平。堅持兩岸是一個國家,堅持‘九二共識’,那麼兩岸關係就能夠和平發展,就能夠穩定發展。如果搞‘台獨’、搞分裂,兩岸關係就得不到穩定,兩岸和平就失去了基礎。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對於賴清德在演講中稱,希望兩岸“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先“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等內容,張文生指出,賴清德在講話當中提到所謂的對話,所謂的商談,“但他把兩岸關係定位成國與國的關係。這種做法怎麼可能使兩岸能夠恢復商談呢?他這種一方面掏空兩岸政治基礎,另外一個方面又用合作談判來粉飾太平、來裝點自己的做法,就是一個欺世盜名的做法。這種做法是欺騙台灣老百姓,用和平、談判來偽裝其‘台獨’本質。”

  張文生表示,賴清德的講話給兩岸關係的性質定了調,也給未來的兩岸關係的發展定了調。未來四年,兩岸關係不會穩定,兩岸政治上的對立鬥爭會更加嚴峻。張文生說,兩岸關係根本的問題就是統獨的問題,“台獨”的政策基礎之上是不可能有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的。大陸民眾與海內外中國人的反“台獨”、反分裂鬥爭會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