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兩岸專區

廈門市委黨校召開學術交流會論兩岸融合發展

2024-05-18 15:06:42
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張穀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陳先才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5月17日,“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學術交流會在廈門市委黨校順利召開。研討會由廈門市委黨校和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聯合召開,會議邀請到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安徽、江蘇、四川、廣西、福建等地的40餘位學者暢所欲言、共襄盛舉,圍繞“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為主題,共同探討了兩岸融合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拓寬兩岸融合發展的福建以及廈門實踐提供新思路。
領導致辭

  會議伊始,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張穀作熱情洋溢的致辭,代表市委組織部長、市委黨校校長郭學斌同志對本次參會的領導和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向大家簡要介紹廈門經濟特區和廈門市委黨校的基本情況。本次學術交流會是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對廈門提出的促進兩岸融合發展重要指示要求的具體行動,將有助於我們深刻把握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積極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努力推動廈門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第一站”。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陳先才強調,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根本是實現兩岸同胞的親情和福祉,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實現兩岸同胞的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福建是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橋頭堡,要貫徹落實中央意見,既要依靠惠台政策的實施,也離不開學界和社會各界的積極建言和集體智慧。
  
  廈門市台聯黨組書記、會長張勁秋指出,廈門一直以來充分發揮對台戰略支點作用,堅持暢通經貿合作、鑄牢親情紐帶,引才引智,是聯繫兩岸同胞的橋梁紐帶。近年來,廈門著力做好“通惠情”文章來促進兩岸同胞融合發展,既重視兩岸融合發展具體實踐,也正視和回應目前在兩岸融合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主旨報告主要觀點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台聯副會長楊毅周對台灣同胞國家認同的歷史、現狀與基本特點進行了系統梳理,全面剖析多維度多類型認同的形成原因,評估這種疏離認同對於當前台灣政局和兩岸關係的影響,指出當前增進台胞國家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前院長、教授、海協會原副會長張銘清指出,對“融合”的概念進行深入詮釋,指出“融合”是在情感、態度、認知上融為一體,中央對福建提出探索融合的要求,是因為福建在做好對台工作方面具有“多緣”的獨特優勢,也是習近平同志對台工作的重要論述的孕育地和實踐地,具有推進率先融合的“硬實力”。
   
  福建省委黨校(行政學院)閩台研究院院長羅海成認為,融合發展的目標是為了實現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融合發展就是兩岸在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上雙向接近的演化過程。要增進融合發展,就需要彌合“現實落差”,扭轉台胞在認同上“實用主義的過客”現象,關注認同形成的交易過程、關係過程,探索激發台胞的“主人翁”意識和在陸“扎根”的積極性的有益機制。

  廣西師範大學桂台合作中心主任劉澈元強調,廣西作為我國西部沿邊地區的代表,具有許多增進民族和諧、國家團結的獨特歷史文化經濟資源,在桂東盟華裔留學生和桂籍台胞都發揮了交流交往交融的作用,能夠與福建在增進兩岸融合方面形成協同呼應、優勢互補,為福桂兩省今後加強聯動、深化合作拓展了新的空間。

  福建社會科學院劉凌斌副研究員對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經驗進行了梳理,在教育互惠、產業融通、群團交流、法治建設方面所作出的探索,他指出擴大深化閩台民間交流,助力台胞台企扎根融入,支持廈金、榕馬加快融合發展,借鑒跨區域合作經驗推進示範區建設,是下一步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主攻方向。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鄧涵副教授指出,化解兩岸同胞心結已成為新時期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新時代,需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論述為引領,持續推動解開兩岸同胞的心結,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中共廈門市委黨校法學教研部主任、石東坡教授指出,要積極借助兩岸融合發展指標體系及其評估方法,為兩岸融合發展實踐的資源、教育、文化等條件和內容確認法律基礎,由廈門經濟特區進行探索性、原創性的融合發展立法,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融合實踐制度供給狀態。
   
  會上,多名與會學者圍繞當前兩岸形勢對兩岸融合發展的影響,從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不同維度就兩岸如何加強融合、化解心結、形成共識、增進信任、鞏固認同的實踐經驗和路徑機制進行深入探討,會議在熱烈的氛圍中落下帷幕。








廈門市台聯黨組書記、會長張勁秋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前院長、教授、海協會原副會長張銘清
福建省委黨校(行政學院)閩台研究院院長羅海成
廣西師範大學桂台合作中心主任劉澈元
福建社會科學院劉凌斌副研究員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鄧涵
中共廈門市委黨校法學教研部主任石東坡
學術交流會現場
學術交流會現場
參會人員合影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