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李其澤。(中評社 方敬為攝)
彰化師範大學校園一隅。(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12月21日電(記者 方敬為)駐日美軍陸戰隊近日宣布,將落實減輕日本沖繩軍事負擔的協議,將部分駐軍兵力移往關島。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李其澤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部分觀察認為,此舉代表美軍正在去風險化,撤守第一島鏈,但觀察美軍近期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部署,其實是不減反增,調動沖繩駐軍兵力,是為了更全面的戰略考量,而非撤退。
李其澤,德國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政治學博士,曾任“總統府國家安全會議”研究員、“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秘書,現任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國際關係、國際政治專題研究、國際政治與現勢、全球治理等。
據日本NHK報導,駐紮於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啟動遷往關島,初步將有100名軍人移往關島,此項部隊調動計畫,旨在將約9千名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陸續從沖繩調到關島和夏威夷。相關行動是根據美國與日本政府為減輕沖繩美軍基地負擔所達成的共識。
針對美軍調整沖繩駐軍,李其澤表示,美國目前在日本的駐軍規模約為5萬多人,其中沖繩島約占1.9萬人,顯示出沖繩在美國西太平洋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沖繩作為美國第一島鏈戰略的核心位置,是美軍維持對西太平洋區域控制力的重要基石,因此,美軍不可能放棄該地的軍事部署,尤其此次調動的規模僅100人,代表美軍也不打算很快速的調動與日本協議的9000人目標。
李其澤指出,事實上,早在2012年,美國就已經擬定了調整駐日美軍部署的計劃,預計從沖繩逐步撤出約9000名士兵,其中4000人將分批部署至關島。而此計劃的核心目標並非撤出第一島鏈,而是分階段擴展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這種部署調整反映了美國軍事策略從單點駐軍向多點分散的轉變,意圖強化其整體防禦能力。
他說,美國正在打造多層次島鏈戰略,美國的西太平洋戰略不僅限於沖繩,從第一島鏈的沖繩到第二島鏈的關島,再延伸至第三島鏈的夏威夷,美軍正逐步完善其多層次島鏈戰略部署,這並非撤退,而是更全面的佈局。
李其澤提到,關島作為第二島鏈的核心節點,其重要性日益提升,而第三島鏈中的夏威夷,尤其是珍珠港,則是美國印太戰略的後盾。此外,美國還在馬里亞納群島展開軍事工程,其中天寧島的機場翻修是一個重要例證。該機場於2022年完成升級,重新投入軍事用途,其主要目的是分散美軍對沖繩與關島基地的依賴,為未來可能的軍事衝突提供更多選擇。2023年3月,美軍F-22戰機已經部署至天寧機場,並進行了實戰化演練,以提高對中繼基地的熟悉程度。
李其澤進一步指出,美軍在西太平洋區域的部署調整遵循“彈性戰鬥部署(Agile Combat Employment, ACE)”理念。此模式強調利用多個中繼基地,提升海空軍作戰的靈活性與應變能力。由於目前美軍的主要海空戰力仍集中於夏威夷的珍珠港,ACE模式試圖在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之間建立更多的中繼站,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戰略需求。
他表示,根據公開數據,美國除了自身加強中繼基地建置,也強化與區域盟友的合作,例如,在澳洲北部的廷達爾(RAAF Base Tindal)空軍基地和達爾文(RAAF Base Darwin)空軍基地,美國投入約9300萬美元,用於為6架B-52H轟炸機建設停機坪。同時,菲律賓的塞薩爾巴薩(Cesar Basa AB)空軍基地也獲得了3500萬美元的資金,用於建設新的現代化軍機停機坪。
李其澤認為,美國的軍事部署調整並不僅限於自身的設施升級,而是採取多邊合作的方式,加強與盟國的防禦協作,澳洲和菲律賓的基地升級是其中的代表性案例,這些投資旨在確保美軍能在西太平洋地區發生軍事衝突時,迅速展開高效的指揮與作戰行動。
此外,他說,美國也正積極擴展在亞太地區的盟友網絡,通過軍事演習與資源共享,提升盟國的軍事能力。例如,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和美日韓三邊合作,皆成為美軍在印太地區的重要戰略支柱。
綜合各方面資訊,李其澤研判,美國近期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動態並非削弱,而是進一步強化其地區存在,包括彈性戰鬥部署、多層次島鏈戰略、以及與盟友的協作升級,都表明美國正致力於建立一個更加靈活且具韌性的區域防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