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澳新聞

兒童醫院設首個母乳庫 惠及早產嬰

2024-05-17 17:09:39
醫管局代表講解母乳庫詳情。(來源:大公網)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母乳餵哺有助增強嬰兒免疫力及降低患病風險。為支援早產母嬰,醫院管理局昨日宣布,將於香港兒童醫院成立本港首個母乳庫,最快明年第一季投入服務,供應九間設有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的公立醫院,目標每年收集600至850升捐贈母乳,惠及600名早產嬰兒。

  通常未足月就生產的母親,可能沒有母乳餵哺嬰兒,需靠特殊配方奶粉喂養。但母乳含有許多抗體和免疫球蛋白,有助增強嬰兒免疫力,有助早產嬰減低患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遲發性敗血症、慢性肺病等風險。

  政府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成立母乳庫及建立母乳捐贈機制。醫管局昨日表示,正籌備在香港兒童醫院設立本港首個母乳庫,目標每年收集600至850升捐贈母乳,惠及450至600名早產嬰兒。

  冷凍保存約6個月

  九龍中醫院聯網顧問護師(母乳餵哺)黃思琦表示,嬰兒在出生後4至6周後,母親奶量通常已穩定,在足夠餵哺子女後,可視乎自己奶量捐出母乳,捐贈母乳一般可捐至嬰兒1歲左右。

  廣華醫院婦產科顧問醫生梁永昌表示,捐贈者需提供個人健康狀況和病歷,並進行健康檢查,確定沒患有愛滋病、乙肝等傳染性疾病、不吸煙,且正餵哺自己的嬰兒。當局將參考其他地區經驗,上門收集捐贈者母乳,並在冷凍後經冷鏈運輸至母乳庫,再經過巴氏消毒、細菌檢測等程序,最後貼上標簽冷凍保存6個月左右。

  深圳有兩個母乳庫

  在昨日的醫管局研討大會中,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張謙慎分享,深圳每年的出生人口約9萬至11萬人,早產嬰兒占約10%,深圳現有兩個母乳庫,當中的港大深圳醫院母乳庫於2021年1月投入服務,疫情結束後,母乳捐贈人數及捐贈次數都有顯著提升,至去年8月總捐贈量已逾百萬毫升。

  來自澳洲的講者Christine表示,澳洲將捐贈母乳視為食品予以監管,對收集所得的母乳進行密封消毒、微生物篩選,檢測微生物、腸杆菌科、金黃葡萄球菌等數據,不符合條件的母乳樣本,將被丟棄或保留研究。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