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財經科技

一顆汶川甜櫻桃背後的科技密碼

2024-06-12 17:11:21
  中評社北京6月12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眼下正是汶川甜櫻桃的采摘上市季,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的甜櫻桃交易市場人頭攢動。運送甜櫻桃的本地果農、拉著精美包裝盒的物流快遞員、前來嘗鮮的遊客都匯聚於此,車水馬龍。

  “自從用了專家教給我們的新技術,這幾年甜櫻桃結得好多了!”家住威州鎮月裡村的羌族阿媽俄斯巴珠,抱著滿滿一筐新鮮甜櫻桃,正在市場上尋找買主。一番討價還價後,以15元一斤的價格成交。

  阿媽口中的新技術,是汶川縣與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推廣的甜櫻桃早結優質豐產穩產技術。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成功引種,得益於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等優越的氣候、自然條件,汶川甜櫻桃形成了“果大、色艶、味甜”的特點。

  在離汶川縣城不遠的威州鎮布瓦村的山上,九耕農業園區的負責人劉明清正在給甜櫻桃樹更換誘蠅球。

  劉明清說,園區占地面積288畝,採用“高校專家教授+縣科農局技術專家+布瓦村黨支部”三方共建的模式,目前分為甜櫻桃樹標準化種植區、新品種育種區、采摘區等。在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以及高校專家的支持下,園區的經濟效益逐年向好,年銷售收入200餘萬元。
  四川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副院長龔榮高教授是園區的高校專家,他的研究團隊每個月要到汶川兩三次。特別是在甜櫻桃的花期、果實發育、冬季管理等重點階段,他們通過親自示範樹體整形、植株高度調整和枝梢修剪等,手把手教會村裡由村組幹部和經驗豐富的種植戶等組成的技術服務隊隊員,隊員們把技術再推廣到每一個種植戶。

  “我們通過培育技術服務隊員,有效解決專家時間精力有限和果農消化接收知識能力不足的問題,打通科技推廣的‘最後一公里’。接下來,核心示範樣板園建設好後,會將建設經驗推廣到其它的標準園建設中,進一步做大做強汶川甜櫻桃品牌。”龔榮高說。

  近年來,汶川縣通過新品種試驗篩選、施用有機肥、採用綠色防病蟲害技術、開展農藥殘留檢測等措施,確保源頭質量,推動甜櫻桃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全縣甜櫻桃種植面積近3萬畝,年產值超過6億元。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