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財經科技

“國潮”文創產品為文旅消費添活力

2024-06-12 17:12:33
  中評社北京6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外觀精美的景泰藍擺件、創意十足的魯班鎖台燈、做工巧妙的手工刺綉……隨著文旅深度融合,越來越多文創產品和服務湧現,豐富了人們的文旅體驗,在旅遊市場興起濃濃的傳統文化風。

  從文創產品到文化體驗,“國潮”成為亮點

  精致典雅的良渚文化明信片、徽章,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故宮文創、北京工美造辦文創……近日,在廣東深圳舉辦的第二十屆文博會的“文創中國”展區,匯聚了來自國內各家文創機構的300餘件文創產品,“國潮”成為主要的創意元素。

  “來瞭解的觀眾特別多,忙得都顧不上吃飯。”北京工美造辦展位工作人員說。本屆文博會,北京工美造辦攜北京工美集團旗下自主品牌“工美造辦”“京工美作”和“工美黃金”亮相,帶來多件文創產品:“絲路神駿”珐琅器、“共襄繁花”銀藍賞盤、“福祿安康”茶具套裝、“瑞彩和美”茶禮套裝……這些文創產品受到觀眾喜愛。

  旅遊新場景、新業態、新體驗激發了人們更強的出游意願,“國潮”成為旅遊市場亮點。從富有創意的文創產品,到新奇有趣的文化體驗,各地緊跟文旅消費需求升級趨勢,活化利用傳統文化資源,融合現代科技手段,打造更加豐富、多元的文旅體驗。

  這離不開傳統文化景區的壯大。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我國傳統文化類景區數量持續增多,由2012年的2064個增加到2023年的4000餘個,年均增長8%。浙江良渚遺址、四川三星堆遺址等景區游人如織。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等展示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成為遊客喜愛的旅遊目的地。

  利津剪紙、黃河口草秸畫惟妙惟肖,老揚琴、呂劇曲韵悠揚……在山東東營市利津縣老街長巷“黃河大集”,人文氣息濃鬱,吸引了眾多遊客。黃河文旅資源豐富,以沿黃文化體驗旅遊廊道為軸,山東沿黃、沿海各地的文旅資源正逐漸串珠成鏈,“沿著黃河遇見海”成為一張新名片,也為更多“國潮”產品提供了創新之源。

  從文創產品到文化體驗,“國潮”多點開花。在河南洛陽市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內,不少遊客身穿漢服參觀游覽、拍照留影。洛陽免費提供漢服體驗服務的“漢服酒店”預訂更火。美團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提供“漢服”主題產品的酒店較去年同期增長120%,相關訂單量增長300%。

  不僅有文化味,而且更有科技感

  位於河南鄭州中牟縣的“衹有河南·戲劇幻城”,在328米夯土墻上,利用激光投影技術描繪的《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徐徐展開,歷史情景通過巨幅“畫卷”生動呈現,讓人們在虛實結合中體驗全新的沉浸式夜游,既有文化味又有新意,吸引了眾多遊客。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5月以來,“衹有河南·戲劇幻城”的搜索熱度同比增長133%。

  “國潮”文創不僅有文化味,而且更有科技感。隨著雲計算、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的廣泛應用,文化和旅遊業的創新插上技術的“翅膀”,催生出更多新供給。在山西平遙,情境體驗劇《又見平遙》帶著觀眾步入多重空間,在互動觀演中感受晉商文化;在江蘇揚州,遊客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5G體驗中,一鏡穿越17座運河城市;在陝西西安,人們走進大唐不夜城主題街區,沉浸式領略大唐風華……

  今年初,文化和旅遊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推出首批42家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這些新空間依托旅遊景區、度假區、休閑街區、工業遺產、博物館等文化和旅遊場所,運用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數字科技並融合文化創意等元素,通過文旅融合、虛實結合等方式,讓遊客深度介入與互動體驗,近距離感受精彩的傳統文化。

  充滿“國潮”元素的沉浸式文旅,為文旅市場發展注入新動能。據中國文娛協會智慧旅遊沉浸式專委會測算,今年“五一”假期,42家全國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實現消費總額超過2.2億元,吸引消費者超430萬人次,成為文化和旅遊消費的熱門打卡地。

  在文博會“文創中國”展區內,一款百家姓姓氏音樂盒引起了觀眾們的濃濃興趣。不同於常見的姓氏印章、掛牌等,音樂盒外表面是經過設計的姓氏文字,內部機芯旋律取自家喻戶曉的歌曲《但願人長久》,視聽互映,別出心裁。

  “文旅‘國潮’既要立足於傳統文化的根基,也要依托新技術加快創新。”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文化和旅遊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翟向坤說,文創產品和服務不僅追求形式上的美觀,還通過融合現代技術,提高產品性能,提升服務質量,增強用戶的體驗感。

  做好差異化、特色化文章,打造更多優質供給

  在雲南麗江古城的趙公館,每天來院子裡旅拍的遊客有200多人。這座古朴的客棧裡傳統的房屋風格、精美的木質結構、精巧的立體雕花成為旅拍背景板。傳統文化元素擁抱潮流旅拍,給客人帶來更好的游覽體驗,也提升了客棧的收益。

  翟向坤認為,當前,我國旅遊消費加快向深度體驗轉變,人們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享受,“國潮”文創仍有很大的潛力。要繼續做好差異化、特色化文章,打造更多優質供給。

  文化景觀、特色餐飲、民俗體驗……走進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民族鄉鄂族新村,一個個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撮羅子”映入眼簾,一排排顔色鮮艶的房屋,自成一道風景。當地村民用樺樹皮為原料,採用傳統手藝製作的台燈、首飾盒等文創產品,不僅受到遊客的歡迎,也走進了各大旅遊展會。

  “‘國潮’興起,旅遊是最好的載體之一。”塔河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都波說。深入挖掘內涵豐富的優質文創產品,不僅能夠讓更多人體驗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也可以成為各地文旅的一張亮麗名片。

  近日,2024北京博物館月“文創周”系列活動在國家自然博物館啟幕。“文創周”期間,北京在國家自然博物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等博物館設立6個文創市集,市民遊客在現場就能買到各種文創產品。據北京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北京出政策、搭平台鼓勵博物館文創開發,去年北京地區各博物館文創產品營業額超2億元,讓眾多市民遊客實現了“把博物館帶回家”的美好願望。

  截至目前,首都博物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北京大覺寺與團城管理處、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北京藝術博物館和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等多家市文物局所屬博物館已經設立文創空間,深受群眾歡迎。在北京藝術博物館文創產品區域,依托壽文化和春日花卉設計的冰箱貼設計感十足。僅一個周末,文創冰箱貼就有十幾萬元的銷售額。

  專家認為,要緊跟消費需求,著力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更多有特色、有品位、有價值的“國潮”文創,讓傳統文化通過文創產品釋放新的活力,為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