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財經科技

美元似強還弱 長線看淡

2024-06-11 11:05:14
美國經濟基本欠佳,貨幣匯價缺乏大升條件。(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6月11日電/近期聯儲局委員繼續發表利率鷹派言論,除了反映通脹上升壓力猶在之外,還是透過出口術以支撐貨幣匯價。事實上,美元似強還弱,由去年初至今,美匯指數基本上原地踏步。由於美國經濟轉弱,加上債務風險,市場持續長期看空美元的基調不變。

  大公報報導,美國半導體股王英偉達炒股份拆細,近月股價升逾兩成,但對美股實際刺激作用不大,三大指數在歷史高位附近好淡拉鋸,其中標普500指數本季至今僅升1.7%而已,遠遠跑輸同期勁升11%的港股,顯示不少投資者對美股有很大戒心,寧願高位套現。事實是美股潛藏大跌風險,例如美國計劃對華新能源產品加征貿易關稅,無端增加消費及生產支出,物價勢必易升難降,損害自身經濟及影響企業業績,有可能引發美元資產拋售,目前美債已形成跌跌不休格局,跌勢還可能蔓延至華爾街股市。

  經濟弱債務高 美匯乏上升動能

  今年反映美元兌主要貨幣表現的美匯指數升幅衹有3.5%而已,主要在103至105水平上落,而由2023年1月至今,美匯指數更只微升1.3%,基本上是原地踏步,似乎美匯上升動力不足。若然不是美元有5厘以上的高息支持,早已出現大幅下瀉。近期歐央行等多個經濟體減息,按理有利美匯顯著走強,但目前未見有太大刺激作用,從中可見美元匯價上升阻力重重。近月相繼有聯儲局委員發表利率鷹派言論,除了反映遏抑通脹未竟全功之外,還是透過出口術的伎倆支撐貨幣匯價,否則美元資產將遭遇拋售。

  其實,美國經濟基本欠佳,貨幣匯價缺乏大升條件。美國首季經濟增速近兩年最慢,而通脹仍遠高於2%目標水平,陷入滯脹危機,拖累經濟長期低迷。

  同時,美國債務風險高懸,全球持有美債信心下降,特別是美國不斷挑動中美貿易戰,對來自中國進口產品設限。如果中國與美國貿易之中收取的美元金額下降,自然逐步縮減購買美債規模,繼而減持手上美債。今年首季中國合共減持533億美元的美債,為歷來最大規模的一季,令美國金融界感到不安。有美媒解讀中國正大手沽售美債,可視為去美元步伐加快,並向全球產生示範作用,美債、美股、美元前景實在不容樂觀。

  加快去美元化 續成全球趨勢

  事實上,美元國際地位走下坡,匯價在過去半世紀不斷貶值,呈現長期下行趨勢。美匯指數在1985年曾觸及164的歷史高位,之後反復向下,上周五低見104.8,過去近40年累積跌幅為36%。

  不過,聯儲局出口術支撐貨幣匯價的效用相信不會長久,若然美國霸凌行為、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變本加厲,估計中國在內的全球央行去美元化步伐進一步提速,減持更多美債等資產,形成市場持續對美元長期看空的格局。值得留意的是,今年是美國大選年,政治內鬥、社會內部矛盾將激化。正如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創辦人達利奧所言,美國正處於巨大動蕩邊緣,甚至是“內戰”邊緣,可能出現州政府拒絕聯邦政府指示的亂局。因此,有理由相信美元匯價遲早出現巨震。

  總括而言,美元匯價似強還弱,目前政經隱憂重重,美匯存在無序下跌的巨大風險。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