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財經科技

中海投資雙向奔赴 再續“絲路傳奇”

2024-05-26 13:46:23
5月23日拍攝的論壇現場。(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福建廈門國際會議中心前,七國國旗迎風飄揚,相映成輝。5月23日至24日,以“面向未來、攜手推動中國與海合會國家產業與投資合作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中國—海合會國家(簡稱中海)產業與投資合作論壇舉行,中海政府部門、行業企業、金融機構等各界代表共約600人匯聚一堂,共話發展願景。

  福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早在約1100年前便與海灣阿拉伯國家之間進行友好往來與貿易交流。如今,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成員國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阿曼、巴林六國與中國再度聚首,鞏固拓展能源石化、互聯互通、金融服務等領域合作,續寫“絲路傳奇”。

  近年來,在石油、天然氣及清潔能源等領域,中海合作持續深化。“中國市場約占全球石化產品需求的40%以上,已成為全球化工行業的投資熱土。”世界石化巨頭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首席執行官阿卜杜拉哈曼·阿爾-法季說。

  在位於福建漳州的古雷石化基地,備受矚目的中沙古雷乙烯項目正開足馬力建設。這一項目由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團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合資建設,投資額達448億元人民幣,建成後乙烯產能最高可達每年180萬噸。

  “項目將為‘一帶一路’倡議與沙特‘2030願景’對接寫下生動注腳。”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建平表示,雙方將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技術提升、產品研發、裝置優化、人才交流等方面全面合作,共同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中國目前是海合會最大的貿易夥伴,從2013年5月中國石油與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簽約陸海項目起,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已逐步成為中國石油先進成熟技術走進高端市場的平台。”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代表唐裡博說。

  總投資約677億元的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落戶江蘇連雲港、由中國企業總承包的全球最大單體光伏電站在阿聯酋全面竣工……近年來,隨著一批項目落地,中國廣闊的消費市場、完備的工業體系與海合會國家豐富的能源資源實現優勢互補,中海能源立體合作新格局加速形成。

  山海之遠,無法阻擋中海雙方經貿往來的熱絡。5月22日,滿載汽車零部件的“絲路海運”智能集裝箱裝載上船,從廈門出發駛向沙特,“絲路海運”首條通往海合會國家的多式聯運通道正式開啟常態化運行。

  福建港口集團董事長陳志平表示,中國和海合會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油氣儲運煉化、新能源研發推廣等領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通過海上航運貿易,中海在人文交流上更加互信,在物流運輸上更加互通,在產業協作上更加互利。

  去年10月,廈門航空正式開通北京大興—多哈和廈門—多哈定期航線,成為第一家與卡塔爾航空密切合作並開通多哈航班的中國航司,為兩地搭建了一條“空中絲路”。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投身雙向奔赴的熱潮。今年第一季度,超百台金龍客車成功出口沙特。自2004年進入沙特市場,金龍客車累計出口沙特近40億元,數量超8000台。

  “金龍系產品在沙特、阿聯酋等海合會國家的市占率位居前列。”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志軍說,海合會國家市場前景廣闊,期待雙方在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等領域的合作更加緊密。

  近年來,一批中國企業扎根中東,覆蓋基礎設施、教育、新能源、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等各行各業。中國還與海合會國家開展本幣互換合作,深化數字貨幣合作,便利海合會國家企業進入中國市場。

  “海合會同中國建立的戰略夥伴關係,是基於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諒解,雙方將共同努力提升雙邊關係水平,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機會,造福雙方人民。”海合會秘書長布達維說,海合會國家希望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關係,擴大貿易規模。

  (來源:新華網)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