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頭條

林松煥語中評:美車輪軸戰略 南海成火藥庫

2024-05-27 00:34:28
台灣前駐菲律賓代表林松煥。(中評社 盧誠輝攝)
  中評社新竹5月27日電(記者 盧誠輝)針對美、日、澳、菲5月初在南海合組印太小隊,台灣前駐菲律賓代表林松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在南海採用車輪軸戰略與各國結盟,合力來圍堵中國,讓南海情勢更加險峻,甚至比台海還危險,若各國再不自我約束與克制,南海火藥庫的爭端只會越演越烈。

  林松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歷史學碩士、南非普利托里亞大學歷史學博士,1978年進入台“外交部”工作,曾派駐南非、斯威士蘭、格瑞那達、聖露西亞、馬紹爾群島、澳洲、挪威與菲律賓,2018年退休。

  林松煥指出,南海爭端主要起於美國的印太戰略,不希望在印太地區出現強權來影響美國的霸權地位,所以美國在南海採取的是車輪軸戰略,這和美國在歐洲的平行聯盟有很大的差別,南海的戰略是以美國為核心的車輪軸,一條線、一條線拉出去與各國同盟,合力來圍堵中國。

  他說,中國大陸在南海主張的“九段線”是歷史主權說,但西方國家強調的是自由航行權,因為這牽涉到各國的經貿利益,包括在經濟海域的捕魚權與石油採礦權等,而印尼和歐盟未來也很可能會加入南海爭端的戰局,讓南海儼然成為火藥庫。

  印尼外長蕾特諾(Retno Marsudi)今年1月和菲律賓外長馬納羅(Enrique Manalo)在馬尼拉舉行聯合記者會;蕾特諾表示印尼已準備好和其他東南亞國家合作,推動達成一項延宕已久的南海行為準則。無獨有偶,歐盟在今年2月也在與東協舉行的部長級會議後,聯合發表聲明強調南海議題,援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強調基於法治的國際秩序,應和平解決南海爭端。

  他提到,這其中又以菲律賓近期在南海和中國的爭端最為激烈,主因是南海就在菲律賓的經濟海域,離菲國衹有100到200海浬的距離,特別是黃岩島就在蘇比克灣對面,菲律賓害怕蘇比克灣被封死,才會在美國的支持下以現代海洋法去挑戰中國。

  林松煥強調,美國到處拉幫結派圍堵中國,主要就是為了防止中國突破第一島鏈到第二島鏈來,這是美國在印太的基本戰略,只要這個戰略沒有改變,中美關係要和好很困難,所以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南海各方的衝突仍會不斷,如果各國再不自我約束與克制,南海恐怕會比台海還危險。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