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頭條

國新辦發布會: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行穩致遠

2024-05-24 00:38:59
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嚴金海嚴金海。(中評社 李子寧攝)
西藏自治區副主席徐志濤徐志濤。(中評社 李子寧攝)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記者 李子寧)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3日下午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嚴金海圍繞“推動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作介紹,並答記者問。以下是發布會全文: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22場,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嚴金海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推動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還有:西藏自治區副主席徐志濤先生,西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副主任王念東先生,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汪曉冬先生。下面,我們首先請嚴金海先生作介紹。

  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嚴金海:女士們、先生們,媒體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今天5月23日與大家見面。73年前的今天,“十七條協議”在北京簽訂,宣告西藏和平解放,雪域高原迎來了光明和新生。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里,非常榮幸能夠與大家分享中國西藏發展故事。在此,我代表西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西藏工作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西藏工作,深情關懷西藏各族人民,先後三次親臨西藏視察指導,兩次主持召開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親自為西藏把舵定向、指引方向,確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我們始終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聚焦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聚力創建全國民族進步模範區、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和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範區“四個創建”,大力推動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十四五”以來,西藏地區生產總值從1900億元增長到去年的2400億元,人均GDP從5.23萬元增長到6萬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多年保持在全國前列,努力走出了一條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具體表現在以下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我們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凝聚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偉力。緊扣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在全國率先出台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和規劃,目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已經實現自治區、地市、縣區、鄉鎮、村社全覆蓋,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守護神聖國土,建設幸福家園,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保持在99%以上。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的拉薩八廓街,有著1300多年的悠久歷史,這裡藏族、漢族、回族、門巴族等20多個民族在100多個居民大院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就像“茶和鹽巴”一樣,親如一家、其樂融融。

  以八廓街民族團結故事創作的話劇《八廓街北院》,講述的就是各民族互學互幫、同為一家人的感人故事。還有雪域高原民族團結的“格桑花”,隨著時代的進步,也飛躍千山萬水,扎根在祖國各地。前不久西藏黨政代表團到湖南長沙考察學習,在西藏籍大學生湖南就業代表座談會上,我們瞭解到西藏有一位女大學生叫旦增卓嘎,五年前考入湖南株洲,從事基層鄉鎮工作,藏族女大學生不但學會了湖南話,而且和湖南的漢子喜結連理,也生下了“團結娃”。

  第二,我們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塑造高質量發展的特色優勢。我們立足資源禀賦和自身發展條件,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持續壯大文化旅遊、特色農牧、高新數字、藏醫藥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快培育高原輕工等新興產業,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在文化旅遊產業方面,大家知道,西藏是世界旅遊目的地,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去年,西藏接待國內外遊客551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651億元,分別增長83.7%和60%,均創歷史新高。其中,僅外國遊客就有將近2萬人。今年第一季度外國人也達到4300多人。旅遊業真正成為了“富民產業”。就在這個月的15日,我到林芝市工布江達縣錯高鄉錯高村調研瞭解到,這個村一共有108戶438名村民,早年都是靠山吃山、靠林吃林,主要以伐木為生,如今通過實施易地搬遷項目,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兩層小洋樓,水泥路也都修到了家門口,現在大部分村民的民房變成了民宿,林區變成了景區。這個村去年光旅遊收入就達到236萬元,村民去年的人均收入達到27000元,超過全區農村居民人均水平7000元。像這個村的村民曲允一家四口人,去年的家庭總收入達到155000元,光民宿收入就達到8萬元。

  在特色農牧業方面,西藏去年一產增加值增長14.9%,糧食產量連續9年保持在100萬噸以上。我們著力在科學養殖上下功夫,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牦牛渾身都是寶,但是傳統養殖周期長,而且牦牛骨、牦牛血這樣的東西也是被白白丟棄,拉薩市林周縣格桑塘現代農業示範園通過牦牛的品種提純復壯和高效養殖技術,將牦牛的出欄由原來的8-12年縮短到3-4年,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養殖效益比傳統養殖方式提高了50%以上。同時,為了把牦牛骨“變廢為寶”,拉薩市也引進了一家民營企業,生產以牦牛骨為原料的牦牛骨瓷器,價值最高的陶瓷手工藝術品賣到了1件200萬元,最好的陶瓷唐卡出口價格高達30萬美元。去年,這個企業實現銷售收入近2000萬元,今年預計可以突破1個億。還有大家知道的高原青稞,富含對人體有益的β-葡聚糖和被γ-氨基丁酸,β-葡聚糖的主要功效就是降血糖,γ-氨基丁酸的主要功效就是抗氧化、軟化血管。青藏高原的老百姓過去生活在高寒地區,常年吃不到蔬菜水果,但是因為有了青稞,因為有了茶葉,依然保持了健壯的身體。去年10月,在德國舉辦的世界面包錦標賽上,中國代表隊獲得了總冠軍,所使用的食材就是產自西藏日喀則的青稞面粉。目前,西藏自主研發的青稞良種有70多種,現在主要種植率最高的是藏青2000和藏青3000,去年全區青稞產量達到84萬噸,比“十三五”末提高6.1%,相當於可以多養活31萬人。西藏青稞的消費量每年是70萬噸,這樣我們還剩餘14萬噸,加上民間儲存的青稞70萬噸,夠全西藏人口一年多的消費。目前,我們也在延伸產業鏈條,青稞加工的產品有青稞酒、餅幹、掛面、代餐粉等系列產品,這些產品不僅銷往祖國內地,還遠銷到尼泊爾、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高新數字產業方面,西藏有低硫、低溫、低壓、低濕的氣候特點和低成本的清潔能源,給發展高新數字產業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西藏有一家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正在以“算力驅動創新”,打造全球海拔最高的綠色大數據中心,規劃投資118億元,可以裝7萬個機櫃。去年數字經濟全區達到了250多億元,增長19%。

  在藏醫藥產業方面,大家知道西藏是藏醫、藏藥的發源地,其中現在市場上最受歡迎的七十味珍珠丸,光這一味藥,去年的銷售額就達到1.47億元。

  在高原輕工業方面,西藏自主研發生產的“雪蓮花”“格桑花”兩個品牌的高原炊具,包括高壓湯鍋、高壓炒鍋等多個品種,獲得了18項國家專利,生產兩年多來已經銷售了84萬件。大家知道,西藏高寒缺氧,像我們工作生活的拉薩市,水燒到82攝氏度就已經開了,但要煮餃子、煮面條,煮糊了餃子、面條還是生的。我們把內地先進的技術和西藏的市場需求相結合,研發生產出適合高原的高壓鍋,這樣從根本上解決了“水燒不開、飯煮不熟”的問題。西藏的開水往往是82攝氏度,我們習慣性地拿起杯子大口喝水,到了北京這個習慣還是改不了,還是大口喝水,不小心就燙到了嘴。

  第三,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高質量發展的價值追求。持續實施“十大民生工程”,辦實辦好學校供暖工程、邊境縣城鄉鎮供氧、縣區公立醫院供暖、高海拔農牧區季節性斷水等一些民生實事,大力改善水、電、路、訊、房等基礎設施條件,各族群眾的生活實現了從水桶到水管、油燈到電燈、土路到油路、氈房到瓦房的滄桑巨變。現在西藏所有的中小學供暖已經實現了全覆蓋。

  一是告別了“飲水難”的問題。過去西藏很多高海拔的地方都存在季節性斷水,特別是到了冬季氣候寒冷的地方自來水供不了,原因是高海拔地區施工都是在夏天,夏天打井的時候,地下水的水位比較高,施工人員見到水就以為是到底了,但是到了冬天以後,地下水水位下降,自來水就斷了。所以我們現在通過加大投入,主要是深埋管道和對水龍頭的管子加電熱絲,這樣一通電,通過15分鐘的加熱,自來水就通了。

  二是告別了“用電難”的問題。10年前,西藏全區主電網只覆蓋了40個縣,供電人口還不到一半。2020年底,全區最後一個地級行政區阿里通了大電網,至此全區74個縣區實現了主電網全覆蓋。

  三是告別了“行路難”的問題。現在全區公路里程突破12萬公里,所有的縣鄉和建制村都通了油路或者硬化路,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105公里,現在7個地市,除了東西兩頭的昌都市和阿里地區之外,其他都通了高速,“復興號”動車也開進了雪域高原。以前從拉薩市到林芝市,公路里程不到500公里,但是開車需要走一個星期才能到。自從2019年通了高速,2021年通了鐵路以後,現在只需要三個半小時就能到達,早上到林芝去辦事,下午就能返回拉薩。

  四是告別了“通信難”的問題。2012年全區行政村光纖通寬帶率衹有4%,智能手機對很多人來說還是難得一見的“奢侈品”。如今全區行政村光纖寬帶、4G信號已經實現全覆蓋。在農村牧區、鄉間田野,手機都成了“搖錢樹”。比如林芝市的自媒體主播“阿佳旺姆”,直播帶貨林芝朗縣的辣椒,去年辣椒實現產值1550萬元,帶動1856戶5565名群眾戶均增收5800多元。

  五是告別了“住房難”的問題。現在全區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41.32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了11.74平方米。像當雄縣羊八井鎮彩渠塘村,海拔是4300米,以前村民住的都是土石房,現在都已經變成了兩層的磚瓦房,而且每家每戶的院子都通了溫泉水,羊八井地熱資源很豐富;自治區藏醫院還在村裡設了風濕病防治研究基地,村民可以免費泡溫泉、免費針灸。

  六是告別了“致富難”的問題。2023年,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萬元,比“十三五”末增加了5300多元,增長36.5%。比如,坐落在喜馬拉雅山北麓山南市浪卡子縣的推瓦村,這個村的海拔是5070米,被稱為“離天空最近的村”。脫貧攻堅期間,全村40戶152名村民都搬進了政府統一修建的房子,村裡面的第一位大學生多旺返鄉開設了客棧,客棧的名字就叫“5070”。這個村通過特色養殖和鄉村旅遊,去年人均收入都超過了2萬元,這對以前靠天然放牧的村民而言,是做夢都想不到的新生活。

  第四,我們堅持生態保護第一,擦亮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我們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重要指示,從2015年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從來沒有審批過任何一個“兩高一低”項目,雪域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得到了最有效的保護。目前,西藏自治區保護地面積占到全區國土面積的36%,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到50%以上,西藏水資源總量占到全國的16.5%,草原面積占到全國的30%,冰川面積占到全國的41%,濕地面積占到全國的18.3%,湖泊面積占到全國的40%。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表明,青藏高原的總水量超過9萬億立方米,相當於黃河150年、長江10年的年徑流量,青藏高原已經整體實現碳中和。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比如說野生動物,大家熟知的藏羚羊,歷史上最少的時候衹有3萬只左右,現在已經增加到30萬只了。還有黑頸鶴,現在數量也超過1萬只。拉薩市的堆龍德慶區有一條溝叫乃朗溝,現在通過紅外相機已經抓拍到雪豹、馬麝、赤狐、藏雪雞等珍稀野生動物。在青藏公路上開車,經常會看到成群結隊的野狼、藏野驢、藏羚羊。野生植物方面,西藏最有名的一棵樹,樹齡長達3229年,已經被認證為世界樹齡最長的巨柏。還有位於波密縣通麥村、樹高102.3米的亞洲第一高樹西藏柏樹。西藏還有好多完好的千年核桃林、千年沙棘林,像山南市加查縣就有一處被認定為世界最大規模的千年核桃林,超過1000年的連片種植核桃樹達3600多株。通過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也讓一大批西藏的群眾吃上了“生態飯”,現在西藏全區每年設置的生態管護崗位有44萬個,每年每人增收3500元。我們大力實施拉薩南北山綠化,2022、2023兩年累計完成綠化38萬畝,現在明顯感覺到拉薩局部生態環境已經初步形成良性循環的局面,夏天時常會看到拉薩周邊的山頂上有雲蓋、山坳裡有雲帶。

  第五,我們堅持興邊富民、擴大開放,拓展高質量發展的廣闊空間。我們始終堅持屯兵和安民並舉、固邊和興邊並重,不斷完善邊境地區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像吉隆、普蘭、樟木、裡孜四個國家級口岸都已實現客貨雙通,15個傳統的邊貿點也已經獲批恢復。去年進出口貿易總額歷史性突破100億元。2022年7月才正式投入運行的拉薩綜合保稅區,是西藏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綜合保稅區,目前落地了西藏第一個芯片加工項目,也設立了西藏第一家跨境電商國際店,開展了西藏第一筆新能源汽車出口業務,去年完成貿易額將近17億元。我們通過深化開放合作,越來越多的西藏產品走下了高原,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去年西藏共出口礦泉水310噸,銷往新加坡、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多個國家。今年4月份,23噸西藏蘋果通過吉隆口岸出口到尼泊爾,這也是西藏本地水果首次走出國門。

  當前,西藏正面臨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政治優勢、政策優勢、資源優勢、人口優勢、後發優勢叠加釋放,發展前景無限廣闊。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創建”,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消費提質升級,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奮力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西藏實踐的嶄新篇章,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借此機會,也誠摯邀請各位媒體朋友到西藏走一走、看一看,百聞不如一見,通過你們的眼力、腦力、腳力和筆力,全面、客觀、真實地把西藏介紹給世界。我就說這麼多,謝謝大家。

  壽小麗:謝謝金海主席的介紹。下面我們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請大家開始舉手提問。

  澎湃新聞記者:我們知道,西藏被譽為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我想請問的是,自治區在推進“美麗西藏”建設過程中的主要做法和工作思路是什麼?謝謝。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汪曉冬:謝謝記者朋友的提問。眾所周知,西藏天藍地綠、水清景秀,被譽為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公認的綠水青山相映美、金山銀山幸福長。

  近年來,我們深入推進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西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根基進一步夯實。清潔能源、數字經濟等綠色低碳產業不斷壯大,特別是文化旅遊業一直把原生態作為自己最亮的名片和最大的吸引物。從2023年“冬游西藏”的情況來看,西藏藍天白雲大太陽、雪山湖泊新氣象越來越成為廣大遊客的選擇。在綠色產業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同時,自治區還安排了生態崗位44萬多個,有220多萬農民群眾正在享受草原生態環境保護補助的獎勵,西藏人民的“生態飯”是越吃越好、越吃越香。

  展望美麗西藏建設的新願景,我們將加快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全力推進“五美共建”。我們將著力彰顯西藏的綠色發展之美。持續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快推進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轉變,努力為大家提供最清潔的能源、最純淨的產品,最美好的風景,讓更多人享受到綠色發展所帶來的高品質生活。我們將著力提升西藏的環境質量之美。以更高的標準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面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的效能,讓西藏的生態顔值不斷提升、生態價值持續增加。我們將著力守護好西藏的自然生態之美。全面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動設立羌塘國家公園和珠峰國家公園,努力打造一批獨具高原特色的美麗鄉村、美麗湖泊、美麗冰川等美麗系列產品。我們將著力維護西藏的生態祥和之美。統籌各類綠色資源,積極培育生態產業,健全完善生態安全防護的體系,不斷提升高原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我們將著力構建西藏良法善治之美。加快推進冰川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和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實施辦法等地方立法進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體系,推進美麗西藏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我們將持續發力,努力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的西藏樣板。謝謝。

  委內瑞拉《奧里諾科郵報》記者:2024年,西藏遊客數量預計可達多少?是否有吸引更多遊客的具體計劃?

  西藏自治區副主席徐志濤:謝謝這位外國記者的提問。西藏有著雄奇瑰麗的自然風光,有著悠久獨特的民族文化,特別是西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些都令西藏旅遊自帶流量。如果大家到西藏參觀旅遊,就能夠感受到在西藏,我們的山、河、湖、林、草、沙、冰,各種景觀應有盡有;我們還可以看到雄偉的宮殿、美麗的寺廟,還有獨特建築風格的民居,我們在西藏還可以聽到靈動的扎念,扎念是西藏獨有的樂器,我們在西藏可以到處聽到悠揚的牧歌。這些總能讓我們的旅客在旅途中有意外驚喜。正因為這樣,西藏旅遊這些年的發展勢頭還是比較好的,“十三五”期間,西藏累計接待遊客1.58億人次,是“十二五”時期的2.3倍。2023年西藏接待國內外遊客5517萬人次,比2022年增長了83.7%。我們有信心,在2024年仍然能夠實現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當然我們在旅遊發展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瓶頸,特別是西藏的旅遊交通基礎設施還不是很便利,因為地域太廣大,很多進藏遊客的交通路途成本、時間成本比較高。同時,西藏旅遊還需要進一步促進文旅融合,目前很多旅遊經濟還局限在景區的門票經濟。西藏旅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發展瓶頸,因為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國內外遊客對西藏的高原反應存在著一些恐懼心理,這些需要我們就高原反應作出科學解釋和緩解高原反應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做大量工作。

  下一步,發展西藏旅遊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著力: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前不久剛剛召開全國旅遊發展大會,自治區也將很快貫徹這次會議精神,召開西藏自治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計劃出台西藏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我們準備通過幾年的努力,能夠建成一批具有中華文化標識性和國家生態文明高地代表性的文化旅遊廊帶和世界級旅遊景區,打響一批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的文旅品牌。

  二是推進文旅融合。打造民族風情沉浸式旅遊,打造“中華美食·西藏味道”美食品牌,推廣藏醫藥康體瘦身特色產品,有序發展高原徒步、研學等深度體驗型旅遊。

  三是加快對外開放步伐。一方面是要豐富西藏的入境游線路和產品,提高進入西藏辦理相關手續的效率,同時解決語言翻譯、支付便利化等問題,這樣能夠吸引更多的國際遊客、國際友人到西藏參觀游覽。另一方面,我們也在努力開發出境游的產品,讓西藏的老百姓也能夠更加便利地到世界各國和地區觀光游覽。

  四是提升服務質量。我們準備開通更多的直通內地城市和國際的航線,吸引更多投資企業進入西藏文旅市場,完善高原救援聯動機制,加強文旅市場監管,為遊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體驗。謝謝。

  總台央視記者:剛才嚴主席簡要介紹了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能不能請您具體再介紹一下在穩增長、擴消費、增動能等方面都有哪些探索和做法?謝謝。

  嚴金海:首先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過去有一首歌,在西藏很流行,歌詞是這樣的:“喜馬拉雅山,再高也有頂,雅魯藏布江,再長也有源”。西藏經濟社會發展邁出的每一個新步伐、取得的每一項新成就,最根本的在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黨中央的特殊關懷,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像剛才介紹的,去年全區生產總值將近2400億元,增速達9.5%,排在全國第一位,去年全區總財力達3800億元,人均財力也是全國第一,但是去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衹有240億元,也就是說西藏每花1塊錢,9毛多都是中央給的。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無私援助下,我們始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全力做好穩增長、擴消費、增動能的各項工作,扎實推動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第一,投資仍然是西藏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我們建立並強力推進省級領導包保重大項目、專班服務、清單化調度和重點項目聯審聯批、“綠色保障通道”等工作機制,對重點項目實行“企業提出清單,政府現場辦公,限期辦結到位”,狠抓投資落實。去年落實中央政府投資將近8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增速位居全國第一。今年1至4月份,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7.9%;非常可喜的是,民間投資增長18.6%,增速也是全國第一。

  第二,消費已經成為西藏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我們實施“幸福西藏·悅享消費”專項行動,直接拉動消費將近32億元。發展假日經濟、夜間經濟等新業態,去年拉薩市入選中國夜間經濟繁榮度百強城市。去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1%,增速位居全國第一位。今年五一假期,五天時間,拉薩市汽車銷量591台,銷售額將近8000萬元。

  第三,營商環境是西藏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始終遵循“放水養魚、水多魚多”的市場規律,持之以恒優化營商環境。開展審批事項最少、審批時間最短、審批流程最優、審批服務最好的“四最”對標行動,行政審批事項數量由原來的347項減少到182項,網上可辦率達到100%,通過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我們還千方百計減輕企業負擔,頂格執行中央減稅降費等各項優惠政策,近三年累計減免244億元,西藏地方財政收入去年全年也衹有240億元,我們努力“留下青山、贏得未來”。像西藏拉薩經開區有一家生產青稞酒的企業,2012年-2023年,一共享受政府減免退補的資金達到1.06億元。去年,全區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70億元,今年一季度,全區經營主體總量突破51萬戶、增長13.9%。取得這樣的成績,是我們大力改善和優化營商環境的結果。

  第四,開放是西藏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堅持擴大開放合作的“朋友圈”,去年成功舉辦第五屆中國西藏旅遊文化國際博覽會、第三屆“環喜馬拉雅”國際合作論壇、首屆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論壇、首屆南迦巴瓦論壇,來自80多個國家450多位外賓齊聚雪域高原、共謀合作願景。去年,西藏與17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進出口貿易,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138.3%。今年1-4月,全區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28億元人民幣,增長201.7%。

  今天的西藏可以說政治安定、社會和諧、經濟發展、生態良好、民族團結、宗教和順、人民安居樂業,呈現出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我們關注到西藏地處高原,有著高原農牧業、清潔能源等特色資源,請問如何結合這些特色資源來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取得了哪些進展?謝謝。

  西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副主任王念東:感謝鳳凰衛視記者朋友的提問。正如您提到的,西藏有著許多得天獨厚的資源,剛才嚴金海主席和徐志濤副主席在和記者交流當中也介紹了這些情況,自治區黨委、政府因地制宜提出了發展文化旅遊、清潔能源、特色農牧、藏醫藥、通用航空等“九大產業”,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此生必駕318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是很多人的向往之旅。世界級景觀大道G219,這是一條貫通中國西部邊疆的大動脈,很多自駕愛好者把它稱為“國之大道”。大型實景史詩音樂劇《文成公主》,是西藏文化旅遊一張靚麗的名片,入選了全國旅遊演藝精品名錄。西藏的波密縣、墨脫縣入選了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西藏擁有豐富的清潔能源資源,我們每年的重點建設項目投資有三成都是支持清潔能源項目建設,西藏正在從“家家酥油燈”向“綠電出高原”轉變。目前,西藏已建在建的電力裝機容量2414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容量超過95%,居全國前列,主電網延伸到全區74個縣(區)。

  這幾年,我們通過科技賦能,大力發展青稞、牦牛、藏羊、藏豬、藏雞等高原特色優質資源產業,選育出了藏青3000等7個青稞高產新品種,以及半細毛羊、雪域白雞等多個畜禽新品種。2023年,全區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00萬噸以上,其中青稞產量84萬多噸、增長1.4%,我們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蔬菜大棚去年產量是88萬噸,增長8.4%。為了糧食安全,我們在北大荒農墾集團建立了2萬畝的西藏稻穀種植基地,基地產的新米已經開始保供西藏市場。我們促進藏醫藥業傳承發展,“藏醫藥浴法”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四部醫典》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全國首個藏醫器械“一次性使用藏醫放血包”發布上市。藏醫藥產業企業總產值達到31億元、增長23.8%。

  西藏特色優勢產業初具規模,效益不斷提升。下一步,我們將加大資金投入和創新力度,加快完善水電路訊等重大基礎設施,優化發展環境,發揮政策優勢,挖掘資源優勢,展現區位優勢,用好後發優勢,暢通經濟循環,把各項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謝謝。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中華文化歷史悠久,西藏擁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請問西藏在文化保護發展上有哪些舉措?面向未來,繼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又有哪些計劃?謝謝。

  徐志濤: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西藏文化是千百年來生活在高原的各族兒女共同創造的,也是與中原文化和周邊各種文化互相碰撞、互相借鑒過程中不斷的豐富和發展,西藏文化歷史悠久,表現形式獨特,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西藏文化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深受世界很多國家和人民的喜愛。

  西藏自治區政府對西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非常重視。首先,我們立足於保護好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西藏現在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3座、歷史文化名鎮5座,50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格薩爾、藏戲、藏醫藥浴法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次,文化要為人民群眾所共享,在黨中央的支持下,西藏所有的行政村,一共是5000多個,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文藝演出隊,民間歌舞、傳統藏戲等像格桑花一樣遍布雪域大地。現在,西藏有各類專兼職的文藝隊伍10萬人,每年開展各類文藝惠民演出10萬餘場。近幾年,西藏的幾個著名寺廟,比如大昭寺、哲蚌寺、乃朗寺等陸陸續續建立了圖書館、古籍館、非遺館,寺廟的僧尼能夠更好地學習各類知識,寺廟珍藏的各種文化瑰寶也能為更多群眾、遊客和專家學者所瞭解。第三,文化要為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服務。西藏現在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06項,其中,自治區級460項,分布在全區各地的數百家非遺工坊,既是文化傳承的平台,也是老百姓增收的重要渠道。現在西藏有各類文化企業8000餘家,2023年西藏文化產值達89.87億元,同比增長42%。

  關於下一步的計劃,我們將在守護好西藏這座中華文化寶庫的同時,進一步創新工作理念、優化工作載體,推動西藏文化進一步的繁榮發展。當前,重點是要做好文物普查、非遺普查的工作,摸清家底,推動更多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立足於打造如《洗衣歌》《逛新城》一樣曾經享譽全國的文藝精品,在新的時代創造出更多能夠唱得響、傳得開,富有濃鬱“酥油香”“糌粑味”的好歌曲、好劇目。要進一步把文旅產業打造成西藏重要的支柱產業,讓各族群眾在文化和旅遊的高質量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謝謝。

  壽小麗:時間關係,最後一道題。

  中新社記者:請問在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中,西藏有什麼樣的比較優勢?未來又有什麼樣的考量和打算?謝謝。
 
  嚴金海: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關於西藏的比較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有一段話剛好能夠切入。2021年9月,總書記在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郝家橋村調研的時候就說,“山溝溝能走出致富路、過上好日子,靠的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西藏地處雪域高原,地廣人稀、山高溝深,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還不到3個人。當前高質量發展所取得的成績,靠的就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這也是我們繼續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成功密碼”。

  更多的不說,政治優勢、政策優勢不言而喻。我就單說西藏清潔能源優勢。首先,西藏拉薩被稱為“日光之城”,每年的日照時間是3500小時,西藏的太陽能技術可開發量達到98億千瓦,水能資源的開發量是1.7億千瓦,風能1.8億千瓦,不包括地熱和抽水蓄能,加起來裝機容量就超過100億千瓦,而且都是清潔能源。我們的旅遊資源剛才已有同事作了全面介紹,還有高原特色農牧業,只要西藏能夠種出來、能夠養出來的東西,就是世界上品質最好的東西,這些都是我們的比較優勢。上世紀八十年代,鄧小平同志曾經講過,西藏地方大、人口少、資源豐富,只要路子選得正確,就有可能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走在全國前列。我們還有人口優勢,我們是全國31個省(區、市)里人口最少的省區,去年是365萬人,按照現在8.7‰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來推算,到2035年西藏的總人口也衹有420萬。我們通過優勢資源的開發,到2035年的時候,人均收入水平完全有可能走到全國第一方陣。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帶領西藏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謝謝。

  壽小麗:謝謝金海主席,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裡,大家再見。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汪曉冬。(中評社 李子寧攝)
西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副主任王念東。(中評社 李子寧攝)
發布會現場。(中評社 李子寧攝)
發布會現場。(中評社 李子寧攝)
發布會現場。(中評社 李子寧攝)
發布會現場。(中評社 李子寧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