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頭條

美專家討論賴講話:擔心兩岸都沒有靈活餘地

2024-05-23 00:50:24
但若雲預期,未來幾年台海兩岸充其量是“凍結的現狀” 亞洲協會視頻
高喜明指賴整個演講對台灣的強烈認同顯而易見 亞洲協會視頻
  中評社華盛頓5月22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國台海問題專家但若雲(Rorry Daniels)解讀賴清德就職演講表示:這個演講強化台灣身份認同,甚至以不同的方式將“台灣國”概念化,觸及北京對未來統一渴望的核心。如果台灣人民真認為自己是分離的,很難想象北京會以通過和平方式實現統一的方式來贏取人心。

  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21日舉行線上研討,對賴清德就職演講進行解讀。主持人、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莫里斯(Lyle Morris)注意到賴清德的就職演講有許多前所未有的提法和明顯變化。與會專家都注意到,賴清德在演講中強化台灣的自我認同。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總監、高級研究員但若雲指出,在北京看來,這個演講很大一部分是在談論台灣的身份認同--對台灣的認同與大陸分離,以不同的方式將“台灣國”概念化。這就觸及北京對未來如何實現統一焦慮感的核心。因為如果台灣人民真認為自己是分離的,很難想象北京會以通過和平方式實現統一的方式來贏取台灣人心。

  莫里斯比較蔡英文2016年就職演講與賴清德2024年就職演講,突出感覺到其中的巨大的差別。他表示,蔡英文當時表示承認1992年會談的歷史事實,這樣尚被北京認定為“未通過考試”,而賴清德並沒有提出任何符合北京期待或要求的東西,以進行對話和接觸。

  但若雲表示,北京的底線其實是一貫的,那就是只要民進黨的黨綱仍追求“台灣獨立”,則不管是蔡執政還是賴執政,不管民進黨在朝還是在野,北京不能與民進黨合作。她擔心的是,通過這個演講,可看出賴政府也在制定強硬路線和底線,兩岸都沒有靈活的餘地,這明顯對兩岸關係不利。未來幾年,台海兩岸充其量是一個“凍結的現狀”,雙方實際對話的靈活性很小。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高喜明(Simona Grano)不管誰執政,因為北京認為民進黨是錯誤的政黨,他們不願與民進黨對話。但是就個性和歷史記錄而言,北京的台海問題專家還是對賴清德更感擔憂。

  高喜明指出,賴清德在演講尾聲大談台灣的自我認同,反映了台灣社會的趨勢,這對北京而言是壞消息,因為他們視之為台灣“去中國化”。即便賴清德說“中華民國”,也會被視為以偽裝的框架來追求“台灣獨立”。

  莫里斯注意到,在演講尾聲,賴清德喊話“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都一樣響亮”;“為孕育你我的母親台灣喝采...讓她成為國際上令人尊敬的偉大‘國家’”。問另兩位專家對賴清德強調台灣的名稱有何看法?

  高喜明表示,這些對北京來說是有爭議性的,可能是北京非常惱火的地方。這兩段話確實突出賴清德督促人們對台灣的認同。整個演講對台灣的強烈認同是顯而易見的。這確實是激怒北京的一個原因。他們認為這是賴清德企圖在歷史、種族、文化等方面進一步將台灣從中國分離出去。

  但若雲指出,這是一個高度敏感的問題。過去幾年,台灣認同的問題正在通過使用不同的名稱變得國際化。北京雖然對“中華民國”並不高興,但畢竟還有中國,被認為是1949年以來遺留的終將獲得解決的問題。而“台灣”是不同的東西,賴清德和民進黨感覺這是他們政治旅程的一部分,政治成功是真正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台灣。如何在國際體系中框定台灣對北京來說非常重要,可能也會讓北京感到不安。

  莫里斯指出,賴清德演講中對台海問題論述的框架是以美國為中心的,將中國大陸視為台海軍事威脅,這是台灣領導人就職演說第一次在軍事威脅的背景下提到中國大陸。

  但若雲表示,這說明賴清德是從與美國加強關係,以及在內部加強軍民關係來看待和處理其面臨的威脅,他不覺得需要面對中國大陸來提供緩衝框架。

  高喜明分析,與其它方面一樣,賴清德試圖在軍事方面也強調“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繼續過去五年台灣更加國際化的趨勢。她預期,未來幾年裡,美軍在台灣島上的存在會增加,包括特種部隊專業訓練以及“非官方”的海軍聯合演練。

  在所有這些背景之下,未來幾個月中國大陸可能怎麼做?

  高喜明認為,北京對台政策今後幾個月不太可能出現根本性的改變,尤其是在賴清德上任不久,深陷內部麻煩之際。在美國大選結果出來之前,北京更可能保持鎮靜。地緣政治和中美關係的狀況將對北京如何行動起到作用。

  但若雲指出,美中關係在此確實起很大作用,北京保持鎮定的意願很大程度上由美中關係的狀況所形塑。她認為,目前尚不清楚的是,美中重建軍方對話對於處理台灣問題的作用,因為北京將軍方對話視為美方可能採取更加刺激性行動的“安全帶”,而不是兩國關係的“護欄”,不知中方會否也會將中美防長可能在香格里拉對話的會面,作為升高對台軍事壓力的“安全帶”。
莫里斯注意到賴演講許多前所未有提法和明顯變化 亞洲協會視頻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