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巡視如“巡吃” 貧困縣深陷“豪華招待門”

  中評社北京9月16日電/湖北省委第六巡視組13人在秭歸縣巡視20餘天總共花費80萬元,輿論嘩然。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秭歸縣接待巡視組出手闊綽,確實令人瞠目,但其折射出巡視制度內部的諸多潛規則,卻具有很大的代表性;人們強烈關注的背後,是公眾對巡視制度的擔憂——人們擔心,在“豪華招待”的糖衣炮彈之下,巡視制度的嚴肅性被消解,巡視組監督的權力被“麻醉”,“巡視”變成了“巡吃”。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80萬天價巡視費越描越黑

  財新《新世紀》周刊披露湖北省委巡視組在秭歸縣巡視20多天花費80餘萬後,輿論反應強烈。近日,秭歸縣、湖北省委巡視組分別就此事作出解釋,以求澄清疑問。但是,相關解釋卻相互抵牾,自相矛盾,給人以越描越黑之感。   據《中國青年報》9月15日報道,湖北省委巡視辦和省紀委正在聯合調查此事,結果並未出來。但湖北省委巡視辦一位肖姓主任則對記者指出:“據我初步了解,巡視組還是按規章制度在辦事,沒有違規 …【详细】

巡視組的自證清白在說給誰聽

  湖北省委巡視辦肖主任就“天價賬單”問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省委巡視辦和紀委正在組織聯合調查,初步了解的情況與報道情況“出入很大”。據初步了解,“巡視組在巡視過程中還是按規章制度在辦事,沒有違規、超標的情況發生”,“80多萬元包括了秭歸縣過去辦事的經費。”肖主任表示,報道中所說的高額經費主要部分用於改善秭歸縣的辦公條件,被誤當作此次接待費用。   儘管不是正式的新聞發布會,但這也可看作是湖 …【详细】

可疑的“天價巡視”與拙劣的危機公關

  “天價巡視”報道自然讓秭歸縣面臨巨大的壓力,無論是為了向上級政府作出交代,還是為了應對輿論批評、展開危機公關,秭歸縣都是一定要作出回應的。然而正所謂“你不說我倒還明白,你越說我越糊塗了”,秭歸縣的這個倉促而含混的回應,非但沒能平息輿論的質疑,反而讓人們更加困惑不解,甚而進一步坐實了人們對“天價巡視”事件的判斷。   在秭歸縣的回應中,他們最希望澄清的卻引發更大質疑的一個問題是,巡視組的開 …【详细】

秭歸縣“栽贓”湖北省巡視組?

  針對媒體的質疑,秭歸縣委辦公室已經給出一個回應,說明了相關費用的開支情況。但回應中未涉及給巡視組成員贈送禮品、購買手機,以及巡視組將平板電腦帶走的說法。而根據《中國青年報》所曝光的信息,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物品,其實都有“下落”。因為在秭歸縣的接待賬單裡,秭歸縣官方說為巡視組相關領導購置了2部手機和10台平板電腦,且經財政局對賬務審核,平板電腦是“省巡視組用,並帶走”,手機為“省領導購”。看起來是 …【详细】

巡視組事件別陷入“羅生門”

  對於正在發酵的“高價接待費”事件,引起了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相信“高價接待費”事件很快就可以水落石出,不過其結果也在意料之中:接待費表存在不實情況,秭歸縣偷塞“私貨”,假公濟公,將自己舊賬充入,冤枉省委巡視組;湖北省委巡視組非常廉潔,不存在任何違法亂紀現象;最後,廣大領導幹部當以此為戒……   不是筆者聰明,未卜先知,只要看看整個事態,自當明了。湖北省委巡視組,肯定會百般推脫。賬單上列 …【详细】

巡視組為何深陷“豪華招待門”

  從湖北省委巡視辦的回應看,承認的具體開銷只有15000餘元的住宿費以及“一共只用了4條煙”,那剩下的近10萬元錢都用在了哪裡?針對被曝光賬單中的3萬餘元的香煙錢,巡視組負責人稱“55條煙主要是縣裡自己占便宜了”。事實是否如此?顯然需要進一步公開信息。只有明確錢的去路,才能還原事實真相,查清有無揮霍、違紀、違法等問題。   退一步說,即便巡視組確實沒有超標,有關方面也要反思,為什麼“巡視組 …【详细】

不妨好好解剖一下“巡視組賬單”

  媒體報道之後,秭歸負責巡視組接待工作的秭歸縣委辦公室,就報道所披露的內容進行了回應,說80萬的費用中“包括省委巡視組工作期間的有關費用;歷年及今年以來縣委辦接待上級領導,外來客人以及來秭歸開展對口支援所發生的費用;添置辦公設備的費用,購買接待酒水的費用”。至於報道中高達113477元的“禮品”、領導購買手機、帶走平板電腦等,則沒有解釋。   巡視制度,是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通 …【详细】

80多萬元巡視費,折射多少潛規則

  湖北省委巡視組赴宜昌市秭歸縣巡視,當地既有歡喜又有愁。歡喜的是有機會向上級領導反映問題並得到重視,發愁的則是,13個人,20餘天,開銷80.19萬元。相當於200多名秭歸農民全年收入的總和,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如何埋單?(9月14日《人民網》)   巡視制度,是我黨一種內部自我監督模式,無論是程序正義還是實質正義,都不能打一點折扣。現如今,巡視組自身就出現了吃拿卡要的嫌疑,這還如何能保證巡視 …【详细】

巡視組應“接地氣”而不是“刮地皮”

  巡視制度古已有之,其主要作用在於通過這樣一個帶有上級賦權性質的“巡視”,直接發現或查處地方存在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巡視制度既是落實上下級監督的一個必要模式,也是承擔反腐敗任務的一種必要方式。但巡視制度的另一方面功能,更有體察民情、了解民間疾苦和民意心聲,以達成上級機關“接地氣”之意。   然而,湖北省委第六巡視組13人在國家級貧困縣秭歸巡視20餘天總共花費80萬元,堪稱天價“巡視”,不 …【详细】

別把去巡視當成福利

  八府巡按鳴鑼開道,小老百姓鳴冤告狀,貪官惡霸受到懲處,男女老少拍手稱快。這樣的情節在老戲文中常常有,也最為國人喜聞樂見,可惜的是,這也是國人最應該捨棄的幻想。雖然古時候確有“巡按”這官名,負責的也的確是巡視監察之職,傳統上講是“代天巡狩”,俗話講“見官大一級”,但希望他們糾察奸弊、主持公道,十回有八回要落空。這是因為,充任巡按的大多是低品級的京官,京官清苦,出外差的機會寥寥,巡按地方就是一等的 …【详细】

巡視組變觀光團誰之過?

  報道一出,令人咋舌。湖北省委第六巡視組13人在國家級貧困縣秭歸巡視20餘天總共花費80萬元,平均下來就是每天花4萬,攤到每人頭上就是3000元,這可比我們全國平均工資要高多了,報道中也指出其相當於200多秭歸農民全年收入。   這種消費能力著實讓人贊嘆,有此等良材,何懼內需打不開。我們可以大概看一下巡視組的消費項目:酒喝了11萬,煙抽了3萬;居然還租了一條游船,游覽了一下三峽,甚至到重慶 …【详细】

貧困縣“窮折騰”背後是上級因素作怪

  把國家的明令禁止視同無物,公然一擲千金“三公經費”,而“肇事者”居然還是國家級貧困縣秭歸縣,這就更加不應該了。無獨有偶,翻閱一下近期新聞,越是國家級貧困縣,越能折騰出“大手筆”,比如耗千萬搬運“神石”欲創吉尼斯的甘肅古浪,50億造“夜郎古國”的湖南新晃,舉債2億元“申遺”的貴州荔波……無一不是“窮折騰”。   “窮折騰”頗受爭議,爭議就在於嚴重違背了發展方向、背棄了肩負使命。對於基礎差、 …【详细】

“巡視組賬單”能倒逼秭歸公開“三公”嗎

  據9月15日《中國青年報》報道,近日,一篇題為《巡視組的賬單》的報道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報道稱,湖北省委第六巡視組在巡視國家級貧困縣秭歸縣的20餘天內,13人開銷80多萬元。秭歸縣委辦公室回應稱,明細單中的80萬元包括“省委巡視組工作期間的有關費用;歷年及今年以來縣委辦接待上級領導、外來客人以及來秭歸開展對口支援所發生的費用;添置辦公設備的費用、購買接待酒水的費用”。而湖北省委巡視組在該縣巡視 …【详细】

巡視組怎樣才能不被“冤枉”

  湖北省委第六巡視組的成員們,覺得自己有點兒“冤”。   5個月前,他們去秭歸縣巡視。離開後,該縣縣委辦公室要求報銷巡視組的開支,共計80.19萬元。其中,接待費用37萬餘元,禮品費11萬餘元,外出考察費13萬餘元,購置設備費10萬餘元,其他費用6萬餘元。   在國家級貧困縣秭歸,80萬元的開銷,相當於當地200多名農民全年的收入。   事件曝光後,輿論嘩然。湖北省委巡視辦肖主 …【详细】

誰來巡視一下“巡視組”

  媒體曝光只是偶然,如果沒有對制度的反思,奢華巡視組只怕還會繼續奢華下去。這反而讓人為秭歸縣的一幹官員焦慮起來:一則他們有筆天價賬要平,這邊輿論壓力又大,不好操作呀;二則他們有筆賬被記下了,上頭的壓力雖然沒有輿論那麼激烈,但更致命。想想看,你們秭歸自己要搞招待,花了錢就得好好掩著、捂著,大家心照不宣,也就相安無事。沒有像這樣背後再擺一道的,那費用清單,明顯是內部人放的猛料。以後上面再下來一些巡視 …【详细】

流於內部監督的巡視制度無助於破解腐敗困局

  據最新一期財新《新世紀》周刊披露,湖北省委第六巡視組13人在秭歸縣巡視20餘天,留下了一張高達80.19萬元的賬單。該賬單包括接待費、禮品、外出考察費、購置設備和其他費用等五大項目。其中煙酒兩項耗費14萬餘元,旅遊費12萬餘元,並為相關領導購置設備近11萬元……   看到這一個個令人心驚的數字,很容易想起那句民謠“賊來如梳,兵來如篦,官來如剃”。作為國家級貧困縣,2010年秭歸農民人均年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