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摒除“大義滅親” 中國法治文明又進一步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時隔15年,刑事訴訟法——這部與公民權利息息相關、與打擊犯罪密切相連的大法迎來了第二次大修。早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之前,遏制刑訊逼供、擯棄大義滅親的亮點解讀就已在坊間流傳,刑訴法的泰鬥級專家陳光中甚至認為:該修正案草案如獲通過,將是中國刑事訴訟法制發展的新里程碑。實際上,在歐美法治國家,“親親相隱”早已成為通行的原則。當下的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的關鍵時刻,能否成為一個擁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刑訴法“大修” 從粗疏走向嚴密

  時隔15年,刑事訴訟法——這部與公民權利息息相關、與打擊犯罪密切相連的大法迎來了第二次大修。   24日上午,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首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郎勝介紹,本次刑訴法修改內容多,增加和修改的條文占現有條文總數的近一半。從防止遏制刑訊逼供到規定證人強制出庭,從完善死刑複核程序到規範偵查措施,大面積的修訂使得這部法律逐步從粗疏走向嚴密。 不 …【详细】

維護社會秩序與保障人權並重

  誕生於1979年的刑事訴訟法在經過1996年的修改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昨日對其啟動了第二次“大修”。這次“大修”為法學界內外高度重視。   這次審議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共99條,擬將刑事訴訟法從原來的225條增加到285條,修改補充的條文較多,修改的面較大。修改主要涉及完善證據制度、強制措施、辯護制度、偵查措施、審判程序、執行規定,以及特別程序等七個方面。   從草案的規定來看,包 …【详细】

刑訴法“大修” 充分體現證據為王

  證據是正義的基礎。人們常說“打官司就是打證據”,可見證據在訴訟中的重要地位。刑事訴訟中,證據事關被告人的生死、人身自由的剝奪、此罪與彼罪的區別,其重要意義不言自明。24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刑訴法修正案草案中對證據的規定進行了大範圍的補充和修改。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汪建成說,這次刑訴法修改完善了證據的種類問題。過去有些證據無法歸類,這次修訂增加了電子證據等新的證據形式;還有一些 …【详细】

不再鼓勵“大義滅親”是一種進步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審議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此次刑訴法修改擬規定除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案件外,一般案件中近親屬有拒絕作證的權利。如果此條得以通過,長期以來在我國大力提倡的“大義滅親”司法政策將被顛覆。   “大義滅親”中的“大義”兩字,其實就已經界定了這在傳統上是一個褒義詞。1979年的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制定時,沿用了“大義滅親”式的法治理念。刑訴法48條更是規定了公民 …【详细】

壞人倫之法早該修掉

  《刑事訴訟法》正在進行第二次大修,據悉,擬修改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賦予被告人近親屬拒絕作證的權利。如果修法成功的話,這將是一個重要的證據規則變革,因為它意味著擯棄了實行多年的鼓勵“大義滅親”刑事司法政策。   也許有人不以為然,認為“大義滅親”的“壯舉”值得讚賞,認為為了“大家”而犧牲“小家”、為了“大我”而犧牲“小我”的做法值得提倡。其實,“大義滅親”的觀念和行為害莫大焉,無論對於個人、 …【详细】

“近親屬可拒絕作證”讓法律更人性化

  刑事訴訟法第二次大修程序正拉開大幕,據透露,今日接受立法機關首次審議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亮點頻頻,多有突破。其中之一就是,在證人作證方面規定除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案件外,一般案件中近親屬(只限於父母、子女和配偶)有拒絕作證的權利。   草案的這一規定被輿論解讀為擬摒棄“大義滅親”,如果此條得以通過,長期以來在我國大力提倡的“大義滅親”司法政策將被顛覆,是一種體現“以人 …【详细】

否定大義滅親義務,是對人性的保護

  “近親屬可以拒絕作證”,也就是說,除非案件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案件,民眾不再需要因為法律的要求而大義滅親了。毫無疑問,這是《刑事訴訟法》在法融於情上的一次進步!   我們知道,按照現行的《刑事訴訟法》,凡是知曉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既然是義務,那麼就算是親得不能再親的親屬也不能例外,不得不大義滅親——因為假如你知情而不揭發、檢舉、作證,可能會因此而受法律的懲罰。這其實 …【详细】

司法讓步給人倫更多空間

  即將審議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規定,一般案件中近親屬有拒絕作證的權利。   大義滅親一向是令人欽佩的品格和行為,相對來說,拒絕作證似乎是新鮮名詞。在法理上,拒絕作證權是基於親情倫常、職業倫理或證人權益保障等,賦予特殊證人享有的拒絕向法庭陳述或提供被告人有罪證據的一項權利。這項權利的引入,表面上構成了對我國現行證人作證制度的突破,背後是對中華法律傳統文明的繼受,也是對國外先進法治理念的汲取。 …【详细】

一般案件不妨容許“親親相隱”

  15年後,刑事訴訟法迎來了它的第二次大修,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審議的刑訴法修正案(草案)在許多方面都有較大的突破。在證人作證方面擬規定除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案件外,一般案件中近親屬有拒絕作證的權利。如果此條得以通過,長期以來在我國大力提倡的“大義滅親”司法政策將被顛覆,這與世界部分國家的法律理念相契合。(據8月22日《京華時報》)   在我國古代的司法制度中存在著兩種相互矛盾 …【详细】

重新認可“親親相隱”引發的思考

  15年後,刑事訴訟法迎來了它的第二次大修,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審議的刑訴法修正案(草案)在許多方面都有較大的突破。在證人作證方面擬規定除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案件外,一般案件中近親屬有拒絕作證的權利。如果此條得以通過,長期以來在我國大力提倡的“大義滅親”司法政策將被顛覆,這與世界部分國家的法律理念相契合。   在我國古代的司法制度中存在著兩種相互矛盾的價值觀:一種叫“大義滅親” …【详细】

保護“壞人”的權利更考驗法治

  刑事訴訟法第二次大修,本次修訂的條文超過刑訴法條文的1/4。這次修改有很多亮點,比如禁止強迫自證其罪,相當於賦予了沉默權;比如規定“近親屬可以拒絕作證”,也就是不鼓勵“大義滅親”了,充滿濃濃的人文情懷和權利觀念。   美國大片中經常看到警察抓人時都會說一句話:從現在起,你有權保持沉默,你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呈堂證供。在訊問時,律師可以到場,如果無力聘請律師,政府將提供一名免費的律師。這 …【详细】

刑訴程序改革體現人權保障

  刑事訴訟法是國家追訴和懲治犯罪的程序法,對於訴訟程序的設計與安排,不僅體現出國家刑事司法的理性,更關涉到司法保障人權的水準。就本次刑訴法修改內容而言,有關死刑複核和二審發回重審的程序改革,就是最好的例證。   比如,刑訴法修正案草案規定,最高院複核死刑案件應當訊問被告人,聽取辯護人的意見;最高檢可以向最高院提出意見。從而在複核程序中突出了辯方權利,引入檢察監督,對於保障被告人權利意義深遠 …【详细】

刑法大修 讓“亮點”亮起來

  15年後,刑事訴訟法迎來了它的第二次大修,全國人大常委會近日即將審議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全程參與刑訴法修改論證的著名刑事訴訟法專家陳光中教授向記者透露,此次刑訴法修改的框架和內容目前已基本確定,涉及修訂的條文將可能超過刑訴法條文的四分之一,在許多方面都有較大的突破。   筆者注意媒體的報道,據全程參與刑訴法修改論證的著名刑事訴訟法專家陳光中教授表示:“在不得刑訊逼供的條文裡,這次修 …【详细】

先杜絕“刑訊逼供”再說

  在此次刑事訴訟法修正案的討論中有兩點引起廣大網民的熱議,一條是法律不再強求“大義滅親”,也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在案件審理中可以拒絕作證;另一條,就是依靠刑訊逼供收集到的口供證言不能作為證據。   這兩條之所以能引起熱議,說到底就是因為在此之前,我們有些法律條文還不夠人性化,比如“大義滅親”就顯然有違人性。且不說我們有“親親相隱”的傳統,讓一個兒子去舉報父親或者讓一個父親去舉報兒子 …【详细】

刑訴法大修應強化可操作性

  據新華社報道,刑事訴訟法的再修改已經進入審議階段。24日審議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共99條,擬將刑事訴訟法從原來的225條增加到285條,修改補充的條文較多,修改的面較大。這是刑事訴訟法15年來的第二次大修,輿論非常關注,其中亮點與進步頗多,獲得了社會的正面評價。   刑事訴訟法系統性“大修”的機會難得,所以,當前尤其需要認真關注的問題是,如何才能確保再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得到有效的實施。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