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關停打工子弟學校 底層之痛警示中國

  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自6月中旬起,北京市已相繼關閉24所打工子弟學校,共涉及到1.4萬餘名學生需要重新安置;沒有妥善的安置方案,就以違法建築為由拆學校,只會令輿論大嘩,讓政府陷入被動。此前,“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感嘆,讓無數人為之共鳴。“窮孩子沒有春天”——據《南方周末》報道,“出身越底層,上的學校越差”,這一趨勢正在被加劇和固化。如果連打工子弟學校都要關閉,寒門難出貴子不是必然嗎?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打工子弟學校:北京城市化的犧牲者?

  車流混雜著人流在殘破道路上隨意穿行,周圍低矮民居旁任意堆放的各類垃圾為原本嘈雜的道路再添陣陣惡臭。   8月17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驅車沿北京市昌平區中東路向西,越過昌平與海淀區界,上述景象一直相伴身邊;而鑲嵌於上述街景中的數條紅底白字招生條幅格外顯眼。   記者走訪發現,這些條幅均來自位於昌平區東小口村、隱居於上述城鄉接合部的四所打工子弟學校:明欣、東方紅、振華、經緯;而數日 …【详细】

取締VS規範:北京打工子弟學校生存之痛

  “我們也為北京做了貢獻啊,為什麼孩子上個學就這麼難?!”張偉(化名)躺在又臟又濕的馬路中央,向天揮舞雙手,激憤地大喊。妻子含著淚水要拉他起來,他毫不理會。在張偉身邊站著幾十個同樣激憤的中年男女。不遠處,是剛剛被拆掉的校舍,他們的孩子曾經學習的地方。   這是8月15日發生在北京市海淀區東升鄉新希望小學已被拆除校舍附近的一幕。這一幕背後,是自6月中旬起,北京近三十所打工子弟學校正在遭遇的關 …【详细】

打工子女暫住證等五證辦不齊難入北京公辦學校

  他們是一群習慣了遷徙的“小鳥”,離開老家的山路彎彎,走進城市的寬街高樓,隨父母從一處城中村,輾轉到另一處城中村。   小夥伴剛玩熟就散開,老師剛親近又陌生。   他們希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卻因為打工子弟學校的不斷消逝,背著同一個書包,走進不同的教室。   遷徙求學,路漫漫。   “彭雪珂”,8歲的河南女孩握筆,在筆記本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字跡端正清秀。   10日上 …【详细】

誰會承擔底層淪陷之痛

  前兩天,一幅新聞圖片又讓我沉默了半天:一個中年男子,仰面朝天,躺在污濁的大街上,雙臂努力地伸向天空。新聞背景是,自6月中旬起,北京市大興、朝陽、海淀三區近30所打工子弟學校相繼被關停。可以預料,其中所涉的3萬名孩子的相當部分將無學可上。政府部門給出的理由,是這些學校沒有辦學許可證,沒有房產證,校舍為違法建築,存有安全隱患等。而那名悲憤而無力的父親躺在地上說的一句話是:我們也為北京做了貢獻的。 …【详细】

何處安放打工子弟的夢想?

  8月4 日,北京電視台一檔文藝節目邀請附近一所打工子弟學校的師生前來“星夜”大聯歡。孩子們玩得很開心,在節目錄制結束後依然興奮異常。   但是,就在孩子們在北京電視台裡與節目主持人一起載歌載舞的前一天,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的一所打工子弟學校綠園小學,被一把鐵鎖無情地鎖上了。5天之後,位於海淀區東升鄉小營大隊潘莊村北、號稱海淀區最大的打工子弟學校紅星小學被強制拆除。   遭遇厄運的遠 …【详细】

驅趕農民工怎從娃娃抓起?

  孩子能否安心上學是對執政者責任心的考驗,貧窮人家的孩子是否有學可上,是對執政者良心的考驗。自6月中旬起,北京市大興、朝陽、海淀三區近30所打工子弟學校相繼收到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停通知,所涉學生近3萬名。可以預料,其中相當部分孩子將無學可上。   政府部門關閉這些學校,各區這次給出的理由就是,這些外來人口子弟學校沒有辦學許可證,沒有房產證,校舍為違法建築,存有安全隱患等。   聽起 …【详细】

關閉外來工學校是撕裂族群的愚政

  對於拆除外來工子弟學校,網絡上滿是憤怒。憤怒的理由很容易找到,它來自於時刻都在的政策對比。就在拆遷外來工子弟學校的同期,官辦的希望工程公布了在非洲援建1000所學校的計劃。除了對待國人與友邦的反差外,也有來自於“舊社會”的比較:上世紀20年代,北京大辦平民教育,各高校學生會、各教會甚至警署都為貧寒兒童設立半日學校。   政府關停打工子弟學校的借口是不符合辦學標準,可這些學校都辦了十來年了 …【详细】

“每關閉一所學校 就可能增加一座監獄”

  標題借用於“微博”。我們自然知道,該表述在邏輯上並不嚴密,之所以依然借用為本文的標題,在於我們認同這樣的理念——受教育的權利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人權。它可能會因時、因地、因財力、因家庭……而存在差異與不公,但卻沒有任何理由因時、因地、因財力、因家庭……而被剝奪。尤為要者,我們完全認可這樣的認識:所謂義務教育,絕不僅僅是家長的義務,更是政府的義務。   從今年6月中旬開始,北京的30多所打工子 …【详细】

“一個都不能少”別成了美麗畫餅

  在近日北京市教委舉行的通氣會上,海淀區教育工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喬鍵表示,“五證齊全方可申請就讀公辦校”是針對即將入學的新生。但隨後,記者到海淀區東升鄉科技站內臨時設立的學生分流登記點探訪發現,該處正在為因新希望小學被拆而失學的學生,進行最後一天的登記工作。多名前來登記的家長稱,分流登記前,仍須向工作人員出示“五證”,不齊全或是不符合要求,均會被拒絕登記。(《新京報》8月17日)   以 …【详细】

打工子弟學校,應“無安置不關停”

  一個孩子茫然地站在一個打工子弟學校的門口,而校舍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昨天,這些圖片深深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據報道,北京將關停24所打工子弟學校,涉及1.4萬餘名學生。市教委要求,“把保證每個孩子有學上作為工作底線,確保願意在京上學的孩子一個都不能少”。這個孩子就是這些抽象數字中的一員,而他能否進入官方話語中的“確保”之列,仍然未知。   按照市教委負責人的介紹,拆遷打工子弟學校 …【详细】

先關停再安置 教育部門該受教育

  8月16日北京市教委這次通氣會,可視為對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打工子弟學校關停事件的回應,其表達的“不讓一個就讀學生失學”的態度,讓大家看到了妥善解決這一問題的可能。然而,這一回應本身,也顯示出有關方面此前處理方式的草率,這同時也讓人們擔憂,“不讓一個就讀學生失學”在高調的表態之後,能否切實執行。   其實,關停不具辦學資質的打工子弟學校,讓打工子弟進入公辦學校就讀,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樣的待遇 …【详细】

冷漠的關停背後是可怕的“本本主義”政績觀

  最近,北京、浙江、山東等地相繼出現了農民工子女學校被關停、外來務工者墳地俺家被強拆以及公辦高考複讀班被關停等一系列“關停”事件。這三件事有著一個共同的關鍵詞叫“關停”:北京關停的是大興、朝陽、海淀三區的30所打工子弟學校;浙江剛剛關停的是台州市的打工仔在墳頭上搭起來的臨時帳篷;而山東省教育廳提出即將在明年關停的是全省93公辦高考補習班。   就事論事地說,這一系列的關停有各種法律法規、規 …【详细】

治理打工子弟學校不能靠關停

  北京市教委的“先安置學生後拆遷學校”的承諾原本就不該是一個承諾,由於打工子弟學校多地處城鄉結合部,在治理的過程中原本就屬於弱勢群體,本應該受到應有的照顧,但是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儘管,在治理的過程中規定了所謂的“三先三後”的工作原則,即:先拆遷民居,後拆遷學校;先有安置分流方案,後實施拆遷;先分流學生,後拆校舍。但是,對於學生來說,公辦的還是自辦的都應該一視同仁。尤其是對於打工子弟學校身上更應該 …【详细】

“同城待遇”難局折射權利貧困

  日前,北京市教委就該市24所進城務工隨遷子女為主的學校年內拆遷作出回應和承諾:不讓任何一名隨遷子女因學校拆遷而失學。據報道,目前該市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總數為43.37萬人,其中70%以上在公辦中小學就讀,還有近10萬學生在隨遷子女自辦校就讀。今年,隨著北京城鄉結合部拆遷整治工作推進,將有24所自辦校被拆遷,涉及學生1.4萬餘人。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大中城市周邊地區打工子弟學校應運 …【详细】

我們亟須一場教育平權運動

  眼瞅著就要開學了,可在京外來務工子弟的就學問題卻命懸一線。   近日,北京近30所打工子弟學校相繼接到關停通知。如何分流學生,海淀區要求家長憑“五證”申請公立學校。在此不妨羅列一下這五證:家長或監護人持本人在京暫住證、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在京務工就業證明、戶口所在地鄉鎮政府出具的在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全家戶口簿等證明、證件。   幾個月前,陳丹青在“取消隨遷子女高考戶籍限制學 …【详细】

北京打工子弟受教育權不如美國偷渡者

  農民工子弟學校動了誰的奶酪?著名學者於建嶸在新浪微博中透露,6月份以來,北京海淀區、朝陽區、大興區等地有30多所打工子弟小學被關停或即將關停。如北京海淀區綠園小學關門,本該8月10日開學的686名農民工子弟就面臨無學可上的困境。於先生認為,如果行政部門的決定,是以嚴重損害流動兒童受教育權為前提的,那麼我們就要質疑這種管理的合理性。   隨後,於建嶸又把一位打工子弟學校校長的短信發到微博上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