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關艙門”疑雲 民航能否治愈航班延誤症

  中評社北京8月17日電/“上了飛機走不了”已成民航業最被旅客詬病的痼疾之一,近日,民航局回應了“已關艙門的航班須在30分鐘內起飛”的說法,強調這一要求並非適用於所有條件,航班正常率必須服從於航空安全;但此一說法無疑使飽受航班延誤之苦的乘客重新燃起了對班機准點的希望,但是飛機起飛與否,顯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是視飛機機型、天氣狀況、起降機場等情況而定,在惡劣天氣條件下,關艙後30分鐘起飛,幾乎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又被“關艙門”玩了一把

  “關艙門後30分鐘起飛”,當我們那些坐飛機的旅客聽到這樣的“承諾”時,不免也有些許驚奇和激動。因為我們被民航的“關艙”已經不知玩了多少年多少回,作為旅客的我們卻無能為力。怎麼辦?因此,當我們聽到有這樣的規定,必然會慶幸民航人終於發善心了,會體諒旅客了。   可當我們像真的一樣在討論著、期望著這“關艙門後30分鐘起飛”是否真的能實行,是否能落實得更好的時候,民航管理部門突然宣布:“關艙門後 …【详细】

“關艙門後30分鐘須起飛”誤讀的啟示

  雷雨季節頻繁出現的航班延誤中,關艙門後長時間等待成為旅客投訴的焦點。15日,記者從民航部門獲悉,網上流傳的“關艙門後30分鐘須起飛”的新規純屬誤讀,只能在天氣和空中管制狀態正常的情況下才可能。就在民眾為國稅總局新的個稅計算辦法紛紛叫好的時候,國稅總局出來辟謠了,說文件是偽造的;就在民眾為“關艙門後30分鐘須起飛”的新規紛紛稱讚的時候,民航總局也出來辟謠了,說純屬誤讀。面對媒體上的部委消息,公眾 …【详细】

30分鐘管用嗎?

  昨日,民航局回應了“已關艙門的航班須在30分鐘內起飛”的說法,強調這一要求並非適用於所有條件,航班正常率必須服從於航空安全。這一回應顯然是針對乘客的憂慮:強制要求“30分鐘起飛”,會不會增加飛行風險?當然也針對航空公司抱怨:30分鐘不起飛就不算正點,太為難人了。   其實,翻閱民航局2004年的《民航航班正常統計辦法》規定,正常航班應在關門後15分鐘內正常起飛。北、上、廣三地情況複雜,規 …【详细】

航空公司濫用“空中管制”怎麼辦?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將此用在航空公司身上,可能一點也不為過。   也許,很多人在乘座飛機時都遇到過這樣的現象。那就是雖然坐上了飛機,但飛機卻遲遲不起飛。原因“空中管制”。   起初,乘客們都能理解。就象陸路上的警車開道一樣,有重要的飛行任務,“普通乘客”自然只有讓路的份。但是,遇到的次數多了,被“管制”的時間長了,也就覺得有點不對勁了。為什麼以前乘座飛機從未遇到過“空中管制”,或極 …【详细】

民航規定關艙門後30分內須起飛被質疑

  “上了飛機走不了”已成民航業最被旅客詬病的痼疾之一。旅客經常抱怨登機後關了艙門一坐幾小時卻仍未起飛,航空公司卻辯稱航班不關艙門就沒有理由向空管申請排隊起飛。民航管理部門近期推出延誤兩小時以上的航班優先放行等多項新規緩解飛機延誤。 航班上客前,提前提出排隊申請   近期發出的民航局《航班延誤整治專題會議紀要》寫明:“對於關閉艙門30分鐘的航班以及延誤兩小時以上的航班要優先放行”。其目 …【详细】

夏副局長 請不要隨口“蕩蕩”

  普通民眾乘坐飛機遭遇班機延誤,可謂家常便飯,事後索賠也甚是艱難。如今,這一狀況有望“改觀”。近日,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表示,日常航班正常工作中延誤超過2小時的航班,空管部門必須優先安排飛機起飛,已關艙門的航班須在30分鐘內起飛。   夏副局長的這番話,無疑給在機場裡苦苦等待的乘客們,重新燃起了對班機准點的希望。那麼航班真能如其所言,關閉艙門30分鐘內便能起飛?飛機的起飛與否,顯然並不以人的 …【详细】

“航班30分鐘內起飛”誰能做主

  儘管今年高鐵事故連連,但高鐵在某些方面的貢獻卻不能忽視,譬如,對民航業形成競爭壓力,迫使民航業提高服務水平。就拿京滬高鐵來說,開通之後迫使民航局提出17條措施改善服務。如今,民航局又要求航班關閉艙門後30分鐘內須起飛以減少航班延誤帶來的不利影響,再次證實了市場競爭的力量無窮。   航班是否在關閉艙門後30分鐘起飛,關鍵不取決於民航局的這一規定,而是取決於規定之外的各種因素:除了天氣因素外 …【详细】

莫要顛倒了“起飛”與“關艙門”的主次

  在不久前的民航正點率爭議中我們剛剛知道,國內航空部門普遍以關艙門時間計算正點率和延誤時間,而非飛機實際起飛時間。因此,也就出現了一些航班艙門按時關閉卻久久不起飛的怪象,甚至還有航空公司為了免責急著早早關上艙門。從這個角度來看,民航局的新規初衷或許是善意的——關上艙門就必須在30分鐘內起飛。換言之,也就盡量避免了關上艙門而不飛的情況。   不過值得重視的是,所謂關艙門時間,本質上是個偽概念 …【详细】

流量瓶頸,或讓“30分鐘內起飛”落空

  近年來,航班誤點早已成家常便飯,旅客與民航服務之間的矛盾也從未消停。對此,中國民航局發出《航班延誤整治專題會議紀要》及《關於進一步做好航班延誤時旅客醫療服務工作的通知》,作出上述規定應該說是正面回應。只是,這種良好的初衷依然讓人憂心忡忡:會不會只是“紙上談兵”?事實上,就連航空公司方面也對“關艙門30分鐘的航班優先放行”規定的可行性提出擔心,因為延誤後的航班較難得到具體起飛時間。   站 …【详细】

民航強制起飛恐埋下安全隱患

  一說到強制執行,全國人民都發抖了。不只是強制拆遷,強制起飛也有這效果。近來對民航班機延誤的怨言大有不可收拾之勢,民航局領導勇於站出來擔當。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近日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中國民航局近期已經發出了《航班延誤整治專題會議紀要》及《關於進一步做好航班延誤時旅客醫療服務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表示延誤兩小時以上的航班要優先放行,關閉艙門的航班在30分鐘內起飛。   文件雖好,但我等仍不 …【详细】

關上機艙門 必須打開“安全門”

  近來,國內某些航空公司不約而同地上演了類似的表演:旅客正慶幸準時登機時,等到關上艙門,空中小姐又溫柔地告訴旅客,由於空中流量控制或天氣等等原因,航班將推遲起飛。為此,8月13日,民航局副局長稱日常航班正常工作中延誤超過2小時的航班,空管部門必須優先安排飛機起飛,已關艙門的航班須在30分鐘內起飛。   提前“關艙門”只是航空公司耍的一個技倆,企圖以此來規避航班誤點而給自己帶來的不利。因為, …【详细】

關艙限時起飛能否破解航班延誤症

  關於航班延誤症,好像我們說的已經夠多了。但是延誤之痛,仍然未能有根本緩解。加之一年一度的雷雨季來臨,讓各地航班大面積延誤,再次成為乘客揮之不去的夢魘。以致飯否上微博上,經常有人發感慨,若哪次飛機竟然准點起飛正點到達,沒准都會搞得你不好意思!   或有鑒於此,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日常航班正常工作中,延誤超過2小時的航班,空管部門必須優先安排飛機起飛,並確保已關艙門的航 …【详细】

及時透明披露航班延誤信息:有木有?

  15日北京一家報紙報道稱,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日前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在日常航班正常工作中,延誤超過2小時的航班,空管部門必須優先安排飛機起飛,並確保已關艙門的航班在30分鐘內起飛。該消息傳出後新浪微博上轉發和評論的已超過68萬條。不過據記者核實,新華社記者並未對民航局領導進行專題採訪,而是綜合報道了民航局上報中央的一份“創先爭優活動”材料。這份材料中提到的“飛機關艙門後30分鐘內起飛”只是 …【详细】

關艙限時起飛不如明確賠償責任

  針對“關艙後必須在30分鐘內起飛”的限時政策,不僅公眾持懷疑態度,就連航空公司也擔心不具備可行性。為何公眾對“關艙時間”如此敏感,這是因為“關艙時間”和航班延誤時間有著莫大關係。民航局2004年出台有關航班延誤的補償方案後,航班延誤已經成為乘客與航空公司矛盾的焦點之一。而近年來,民航局正在重拳整治航班延誤,甚至將航線的航權與航班延誤率直接掛鈎。正是由於乘客和民航管理方對航空公司航班延誤的“高壓 …【详细】

改進民航服務還得靠市場倒逼

  民航局的最新措施,直指當下越演越烈的飛機延誤情況,特別是航空公司採取的“不人道”做法——只要准點關閉艙門,乘客即使在飛機上等候數小時,也不算延誤。機艙狹小,乘客在裡面久等,遠比在寬敞的候機樓裡閑坐,要煎熬得多。如果有選擇,想必沒有乘客會挑選上飛機等候。新的措施明顯有利於乘客,反映了民航局聽取乘客意見後,改善航空服務的意圖。   作為一個經常出差的人員,本人對航空公司的種種“精明盤算”,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