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2.3億“被中產” 統計數據又造假?

  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中國社會科學院發日前發布的2011年城市藍皮書指出,2009年,中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規模已達2.3億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對此最有力的反證即是,個稅起徵點提升至3500元之後,中國繳納個稅人數由約8400萬驟減至約2400萬;二者拉開將近10倍的差距,足見所謂“城市藍皮書”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如何低迷,無怪民眾大呼“被中產”。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報告稱中產人數2.3億 作為“中產”我很憋屈

  8月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11年城市藍皮書指出,在2009年,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規模已達2.3億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 作為“中產”我很憋屈   作為一個“中產”的成員,我買不起房,沒地方住。儘管在小城市中我的收入也算中等,但是四五千的房價令我望而卻步。一套100平方的房子四五十萬,我要不吃不喝不用,辛辛苦苦工作十來年。有人說可以貸款,可問題的關鍵是,首付就要十幾萬 …【详细】

2400萬人繳個稅 何來2.3億中產?

  倘若按照社科院的數據,今日今時,我國城市中產階層規模應該已經差不多占據了城市總人口的半壁江山,我們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幾乎近在咫尺了。   我們多麼希望社科院發布的數據是真實的,經得起反覆推敲和交叉驗證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最有力的反證即是,個稅免征額提升至3500元之後,我國繳納個稅的人數驟減至約2400萬人。儘管繳個稅人群與中產階層不能完全等量齊觀,但至少在相當程度上是 …【详细】

“富人>窮人+中產”的吊詭不等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11年城市藍皮書指出,截至2009年底,全國城鎮人口為62186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175元,中國目前城市合理的貧困線在人均年收入7500-8500元之間,全國貧困人口數約為5000萬人。(《京華時報(微博)》8月4日)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全國城鎮人口6.6億,而5000萬貧困人口只占不足8%。正如專家所言在前20年,溫飽標準叫貧困, …【详细】

真有四成城市人 “躋身中產”了嗎?

  8月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11年城市藍皮書,稱中國城市中等收入者已達2.3億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也就是說,中國城市有近4成人已躋身中產行列。(8月4日《京華時報》)看了這個信息,或許,不少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自己“被中產”了。   確認一個國家的中產階層標準,不能脫離這個國家的實際發展水平,不能隨心所欲地將標準拔高或降低。縱觀世界各國,對中產階層都有一個大致標準,比如在美國, …【详细】

近四成人躋身中產是否只是易碎幻影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4聚焦民生》稱,到2009年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規模已達2.3億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究竟怎樣才算中產?統計機構自有一套收入標準的准繩。可要尊重個體生活感知判斷,倘若你去問某個都市白領:你算中產階層嗎?八成人家都會反唇相譏。這倒不是中國人天生的藏富心理在作祟,而是在現實生活之下,即使在收入上達到了中產所謂的標準,但在醫療、教 …【详细】

注水“中產”構不成“橄欖型”社會

  近日,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1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指出,到2009年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規模已達2.3億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北京和上海的中等收入階層規模較大,分別達到了46%和38%,按照報告的說法,北京相當於提前10年達到2020年全國水平,形成“橄欖型”社會結構。   所謂“橄欖型”的社會結構,一般指一個國家的中等收入階層在全部人口中的比例達到60%左右,整個社會的收入格局呈 …【详细】

“豬皮摸嘴”式的“中產”有意思嗎?

  關於我國中產人數,去年就有兩個新聞,一個是亞行發布的《亞洲和太平洋地區2010年關鍵指標》稱,中國的中產階層人數為8.17億;另一個是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研究”課題組研究稱,“我國中產階層已達就業人口的23%,北京、上海等大城市40%都是中產,中產階層正以每年一個百分點的速度擴大”。去年這兩個新聞都引起了熱議,因為民眾以為自己“被中產”了。沒有想到,今年再出“我國城市中等收 …【详细】

中國社會隱喻的國富之實與民富之虛

  按照中國社會科學院2011年城市藍皮書的統計數字,全國城鎮貧困人口約占7%-8%,中等收入階層占37%,兩項合計45%左右。果如此,55%的城市人口都屬於高收入階層?這顯然不合理;此外,中國還有7億多農民,他們的生活狀態整體要遜於城市,算上他們,中國民生又要打折扣了。   再看宏觀經濟統計數據,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044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6%。據悉,上半年CPI同比上 …【详细】

虛妄的中產和焦慮的社會

  按照社科院《2011中國城市發展報告》的研究成果,儼然中國已經形成牢固的中產階層,社會日趨穩態化。不過,社科院的這份報告似乎犯了一個概念性錯誤,即將中等收入者含糊地等同於具有“社會穩壓效果”的中產階級。在中產階級的劃分標準上,雖然通常是從職業和人均收入上進行的。但這並非放之四海皆准,這只是發達國家的標準。或許,在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中等收入者是中產階級的主體,但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卻未必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