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美式民主外交的三重謬誤

http://www.CRNTT.com   2021-09-19 00:10:37  


 
  三、美式“民主外交”的民主制度方式

  在雙邊外交中,美式“民主外交”往往以“保護人權、促進民主”為名,行干涉別國內政之實,而在多邊外交中,它往往藉鑒美式民主的制度方式而非直接由實力說了算,儘量採用國際制度這種較民主較具合法性的文明方式。因此,美國霸權被新自由制度主義學派和新自由國際主義學派稱為“制度霸權”,這被公認是美國霸權的一大特性。美國“制度霸權”不局限於其領導的西方陣營,其觸角所及和影響是世界性的,也非純自由主義性質,而是自由主義理念與現實主義聯盟理論的結合,主要包括法理上以聯合國為中心的世界政治規則、安全保障機制、人權保護規範和以布雷頓森林體制及其後續制度為代表的國際金融經貿體制以及以北約、美日同盟等基於共同價值觀的多邊、雙邊軍事聯盟為骨幹的遍及全球的地區性軍事同盟體系。二戰後美國構建和主導的國際制度網絡是美國霸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獨特表現。“美國與以往霸權不同之處在於它不完全依靠軍事實力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而是想建立一個由美國主導的制度化霸權體系。……制度化的霸權體系是通過建立多數國家接受的國際規範,使美國的霸權政策合法化,以便得到較多國家的政治支持,減少霸權政策對武力的過分依賴。”〔14〕伊肯伯里認為:美國霸權外交本質上是深受美式民主影響的自由主義霸權外交,即使美國現實主義霸權外交也具有多邊主義和民主制度特性。他把美國“制度霸權”當作美國霸權外交是重視國際制度建設和多邊主義合作的自由國際主義外交的證明,認為二戰後美國在建立其霸權之時,採取了有別於其單邊主義外交傳統的多邊主義模式,並以兩筆現實主義交易為基礎:第一筆交易即美國向自己的歐亞夥伴提供安全保護和在開放的世界經濟中進入美國市場、獲得美國技術和供應品的機會,作為回報,這些國家同意成為美國的穩定夥伴,向美國提供外交、經濟和後勤支持,以確立以美國為核心的戰後秩序;第二筆交易即歐亞國家同意美國發揮領導作用並在一個商定的政治經濟體系內行使。〔15〕

  “美國在一套規則和制度體系中行事,而這些規則和制度降低了它武斷和歧視性地使用權力的能力。”〔16〕它通過建立、操控國際制度發揮國際主導作用和實現對西方國家的領導,對它認為的民主國家(主要是其盟國)比較講民主協商,容忍不同意見。美國自由主義霸權外交的這種形式上的進步,既有利於緩和國際矛盾和合作解決國際問題,又在一定範圍內有利於國際關係民主化,從而增強美國霸權的“合法性”和軟權力。換言之,由於美國霸權外交不是如傳統霸權國那樣表現為直接的領土吞並、帝國統治、殖民奴役、軍事占領或獨斷專行,而是儘量通過一系列全球性、區域性國際制度主導全球和地區事務,通過在一定範圍內提供全球性、區域性國際“公共產品”,從而贏得了一些國家的追隨、服從甚至贊譽,因此二戰後美洲、西歐等完全在美國霸權治理下的地區總體上保持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尤其是北大西洋地區國際關係民主化程度比較高。

  美國霸權採用“制度霸權”的方式,與美式民主有關。換言之,美式“民主外交”的民主制度方式源於美國政治價值觀、社會制度和政治體制對美國外交的影響。很難想象一個國內沒有民主價值觀和民主共和制度的霸權國會採取“制度霸權”的方式。歷史上的其他霸權國基本上都沒有採取這一霸權方式。美國霸權一定程度上表現為“制度霸權”,顯然有其國內的自由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做基礎。美國對其國內政治秩序獨特的自我理解,對美國領導人和公民如何考慮國際政治秩序是有影響的。〔17〕受國內自由民主價值觀和民主共和制度的影響,美國在建立、維護霸權和對外交往時不再照搬傳統霸權國的武力治理方式,而是藉鑒其國內民主制度,儘量採用國際規則、制度、規範,與盟國進行民主協商,有時也通過聯合國處理國際問題。美國的自由民主思想與民主制度及反殖民帝國主義的外交傳統使它總體上拒絕傳統霸權的帝國治理模式,或者說美式民主很大程度上奠定了美式“民主外交”的國際制度基礎。“美國是較早的成文憲法制國家,其長期的憲政主義政治思想對其外交政策的制定有著深刻的影響。”〔18〕“這種政治影響使美國的霸權政策十分重視國際組織及有形與無形的國際規範與機制。”〔19〕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