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中歐洲關係的新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21-05-22 00:02:20  


 
  當然,歐盟藉所謂新疆人權問題制裁中國,受到美國的一定影響,但總體上是一個“獨立的決策”。美國炒作所謂新疆人權問題是想搞亂中國,同時影響“一帶一路”倡議,因為新疆是陸上絲綢之路和中巴經濟走廊的關鍵點。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眾多,“一帶一路”的一些重要節點,如印尼、中亞、土耳其、中東,都是穆斯林區域,美國可以藉新疆問題把中國在穆斯林世界的形象搞壞。歐盟不象美國有明確的地緣政治目標,主要是從人權觀念出發,但是在客觀上配合了美國的行動。2020年11月,歐盟委員會通過了《應對全球變遷的新歐盟-美國議程》,其界定的歐美“新關係”,主要體現在對歐盟的新定位上。文件反復強調了一個“更加自信和有能力的歐盟”,開頭特別引用了歐盟外交和安全高級代表博雷利的話:“一個有能力和戰略意識的歐盟是美國的最佳夥伴,也是我們自己需要的。”歐盟認為,除了軍事、安全和外交能力,戰略自主還包括獨立捍衛歐盟模式和民主、人權等核心價值的能力。制裁俄羅斯和中國,在一定程度上是為彰顯在捍衛價值觀方面的全球領導力和自信心。

  早在20世紀90年代,歐盟就已將人權干預理論和人道主義保護理念引入到實際的政治和安全實踐中,將干預性的權力保護和選舉監督合法化。這與世界大部分國家堅持的不干涉原則和對傳統的國家主權的理解截然不同。歐盟將這種理念運用在一些中東歐國家,通過將它們納入歐盟,達到了“改造”它們的目標。但是近十幾年來,歐盟依然想將這種“歐洲化”的模式運用到無法被接納為成員國的那些周邊國家,依然將價值觀和制度標準放在周邊外交政策的首位。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在發展水平、政治制度、歷史文化等方面與歐盟有巨大差異的周邊國家,因而變革的效果極“不理想”。歐盟在對這種進程失去耐心後,追隨美國直接在北非、中東、烏克蘭等製造或支持“顔色革命”、“茉莉花革命”、“阿拉伯之春”等,甚至訴諸武力推翻既有政權,最終收穫了惡劣的地緣政治環境。在當今世界美、中、歐、俄四大力量中心中,歐盟的周邊安全環境最為惡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歐盟與美國聯手製造了一個環繞自身南部和東部邊界的“失序地帶”,隨之而來的難民危機、治理危機和恐怖主義擴散已經嚴重衝擊了歐盟內部秩序。同時,為展現戰略自主和歐美團結,歐盟對俄羅斯這一最大鄰國在意識形態、民主化等問題上也展開了新一輪的施壓,明確聚焦於製造俄羅斯的內部動蕩和政權更替,這使歐洲東西方向的戰略對抗進一步加劇。可以說,“慕虛名而招實禍”是歐盟以制度和價值觀為主導的周邊安全治理模式失敗的生動寫照。

  特朗普時期的中美關係歷史證明,緊密的經貿關係既是大國間協調合作的“壓艙石”,也有可能成為對抗的主戰場,這主要取決於一國的政治選擇。現在,歐盟試圖也在對華關係中提升制度和意識形態競爭的強度,甚至想用單邊人權制裁的這種咄咄逼人的方式“強迫”中國接受其價值觀。這種對華新的人權外交方式,已經對中歐戰略互信以及經濟關係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例如歷經七年完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正面臨歐盟內部一些人的“道德壓力”,歐洲議會暫停了協定的審議會議。在此之前,歐盟就已受美國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政策的影響,提高了在資產、技術和基礎設施領域外來投資的安全標準。但是,如果歐盟不能延續過去務實的外交路線,而將政治制度、民主、人權等作為對華外交的“政治正確性”和優先事項,那麼歐盟對華戰略就會喪失靈活性。歐盟對華人權外交不僅無法達到其設想的所謂價值觀目標,而且將會嚴重損害自身的戰略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