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正確解讀才能擁抱理性繁榮的股市

http://www.CRNTT.com   2015-04-22 07:54:10  


 
  國資國企改革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包括國有資產該如何管理、如何經營和如何分配等基本環節;包括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經營機制改革兩大部分;包括中央國資和地方國資改革兩個層面。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包括是否應該將國有資產的監督和國有資產的經營管理分開設置;國有資產該如何分類,不同類別的國有資產該追求什麼樣的經營目標,運用什麼樣的經營機制;國有資產如何進行資本化運作;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和國有企業的關係該如何構建;中央國資和地方國資該如何劃分;國有資產的經營收益該如何分配等。國有企業的經營機制改革牽涉面就更多,包括國有企業上市、實行混合所有制、實行市值管理、實行包括股權激勵在內的一系列內部激勵機制,也包括地方國資管理部門對國企人、財、物管理的一系列制度等。

  總之,國資國企改革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環節或某一方面的改革都只能發揮某一方面的作用,不能誇大。國資國企改革是一個長久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內通過某項改革就能導致國有資產的整體經營績效發生根本性變化。國有企業上市實際上就是實現了徹底的混合所有制,但是從已經上市的國有控股和參股企業來看,同樣也存在著大量業績不佳的現象。

  不能泛化和誇大“互聯網+”的效用

  文章提出,“互聯網+”將對中國社會和經濟產生重要影響,對部分行業和領域影響突出。但是不能泛化和誇大“互聯網+”的效用,更不能貼標簽式的,各行各業甚至各個企業都貼個“互聯網+”,要謹防互聯網構建的“平台經濟泡沫”。

  互聯網特別是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在中國的極速發展,正在影響著社會和經濟的方方面面,成了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和催生新產業快速誕生的重要催化劑。中央政府高度重視互聯網在中國經濟轉型中的重大作用,加速推進“互聯網+”的行動。

  股票市場對互聯網+”運動給予了充分肯定,對牽涉到的相關企業給予極高估值。資本市場對互聯網的充分肯定,極大刺激了社會投資互聯網的熱情,也帶動了整個社會創新和創業的熱情,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在推進“互聯網+”行動中,也要重視實體經濟和互聯網平台經濟的良性互動,以及互聯網平台經濟和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防止走向泡沫式繁榮。

  要堅持互聯網搭建的平台經濟和實體經濟緊密結合。馬雲等互聯網平台經濟的代表人物都特別強調平台經濟要與實體經濟相結合,這樣才有長久的生命力。互聯網經濟可以改造傳統的實體經濟,但是不能替代實體經濟自身的發展。進入本世紀以來,中國已經經歷了脫離實體經濟的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式發展,房價過高,房地產投資增速過快,房地產存量規模過大。2009年以來中國又經歷脫離實體經濟的金融市場的泡沫式發展,利率過高,企業和政府的負債率增長過快,渠道式融資過度泛濫。儘管這兩個領域的泡沫程度都不大,都在可控的範圍內,但是對實體經濟依然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下降,未來還將面臨更多下行的風險,這都跟要逐步消除過去累積的房地產和金融市場泡沫有很大關係。汲取歷史教訓,我們在大力發展互聯網經濟的同時,也謹防互聯網平台脫離實體經濟需要的過度發展,更要謹防在股票市場虛高股價刺激下的盲目發展和虛假繁榮。

  互聯網對各個產業的影響程度和深度不一樣,不是各行各業甚至各個企業都需要搭建各自的互聯網平台,都需要“觸網”。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是如何運用互聯網平台來促進供銷結合,加快市場拓展,沒有必要都自建平台。如果大家都自建平台了,平台也就“空”了。

  由於互聯網產業進入門檻低,在社會資金大量湧入的情況下,互聯網企業的存活率也極低。在資本市場上,投資互聯網企業風險很高,需要投資者具有非常高的風險甄別能力和產業發展眼光。這是大部分中小投資者所不具備的。

  “一帶一路”戰略效應需要逐漸釋放

  文章指出,實施“一帶一路”對中國具有長久戰略意義,但是戰略實施需要逐步推進,戰略效應需要逐漸釋放。由於“一帶一路”牽涉到中國經濟和社會的方方面面,對經濟和產業影響面廣,不能作為一個短期的局部題材來投資。

  “一帶一路”是順應中國“四過剩”、“兩優勢”的國情,推動中國經濟進一步“走出去”,推進中國對外貿易全面升級的重要戰略。從發展趨勢看,中國存在著資本過剩、建築業過剩、投資品過剩和勞動力過剩的“四過剩”格局。同時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在重大工程建設的集成能力上具有全球領先的綜合優勢;在關鍵設備製造業的很多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高鐵、特高壓電網、水力發電設備、核電設備、工程機械、通信設備等一系列專用設備製造上達到國際水平,具有明顯的國際競爭力。

  “一帶一路”戰略充分利用上述兩方面所形成的綜合比較優勢,以基礎設施建設走出去作為“牽頭羊”,促進沿路沿帶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貿易發展,帶動相關專用設備行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通過基礎設施走出去,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暢通人流物流,能夠很快把沿路沿線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形成日益密切的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戰略改變了過去中國單純進行勞動力、資本和設備分開輸出的模式,形成了資本、勞動力、技術、設備、施工和管理的綜合輸出。從提供資本和金融支持,到項目設計和施工,到提供相關設備並提供運營管理技術的一條龍服務,充分利用中國在基礎設施領域的綜合比較優勢。戰略實施的產業帶動力強,對相關國家改善經濟和社會作用大,國際影響力廣泛。

  目前,絲路基金已經成立,亞投行正在發起成立當中,促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國際金融機構和金融工具正在形成。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仍然存在著一系列困難,戰略實施效應的釋放需要一個過程,短期內對各產業和行業影響不會太大。“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效應主要應體現在中國對外投資的快速增加和相關設備出口的大幅度提高上。當前中國的對外投資規模雖然已經躍居全球第二,但是每年也剛過一千億美元,只相當於國內五十多萬億元人民幣投資規模的1%多一點。占比1%左右的對外投資的變動,無法對衝國內投資下滑對投資品行業的影響。

  當然,由於“一帶一路”具有長久的戰略意義,影響到投資者對部分傳統行業未來發展的預期,從而在股票估值上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這是完全合理的。正因為“一帶一路”具有長久的戰略意義,行業和產業牽涉面極廣,我們才不應該作為一個短期的局部題材去過度炒作。

  形成資本市懲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

  文章稱,當前中國股票市場的需求和供給機制仍然不對稱。需求端已經基本放開,各類資金進入股市的渠道已經暢通無阻。但是股票供給仍然受到發行制度的約束,短期內很難大幅度增加。去年,中國的股票發行融資才四千多億元。今年即使有所增加,但是受制於發行制度和節奏,增幅不會太大。這必然導致股票市場供求短期內嚴重失衡,市場交易量過大,指數上漲缺乏內在制衡機制等問題。大量資金短期內湧入股票市場,的確會刺激股票發行節奏加快,從而最終支持了實體經濟的發展。但是,畢竟是以幾萬億元的資金流入換來幾千億元的股票發行,大量資金還是停留在股票二級市常資金過量流入股市,導致銀行儲蓄和理財資金增長緩慢,債券市場資金不足,債券發行利率升高,不利於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保障實體經濟資金需求。

  當前中國金融市場最核心的問題是利率產品風險定價不合理,股票市場股價波動太大。定價不合理必然導致金融市場的投資和融資結構出現紊亂,很難形成資本市懲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實體經濟迫切需要以價值為基礎的理性發展、持久繁榮的股票市場,不需要波動過大、一曝十寒的股票市場。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