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金正恩首次國際亮相何以選在萬隆?

http://www.CRNTT.com   2015-02-28 10:21:11  


 
  上世紀70年代緩和時期,金日成曾一度奉行不偏向中俄任何一方的“自主路綫”。金正恩顯然也有意仿效其祖父。平壤在“去中化”後,盡管加強了與俄羅斯的聯系,但並沒有過於“傾斜”莫斯科。

  這裡有幾個原因,一是從地緣政治而言,北京畢竟在朝耕耘了幾十年,在朝各方面尤其經濟上嚴重受制於北京的情況下,金正恩雖然極力想爭脫北京控制,但在沒有找到“下家”之前,過於疏遠北京對於其政權穩固並無好處,得不償失。二是中俄今非昔比,俄羅斯自蘇聯解體後,自身也在走下坡路,特別是因烏克蘭問題受到西方制裁以及盧布危機後,俄自己也有求於北京,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平壤得到俄羅斯的援助不可能很多;另一方面莫斯科也不會為了平壤而得罪北京。三是北京盡管反對平壤擁核,但在其他問題上還是護著平壤。比如,北京和莫斯科就聯手在安理會否決了關於朝鮮人權問題的決議。金正恩自然也不想把同北京的關系搞得太僵,所以,在朝鮮士兵越界槍殺中國邊民後,平壤不僅表示遺憾而且對有關人員,包括朝鮮警察總局局長等免職,為的是對北京有所交代。

  那麼,金正恩會在萬隆和中國領導人舉行首腦會談嗎?按照一般的設想,可能性很大,因為兩國首腦三年多沒有互訪,雖然讓人看到兩國關系的冷淡,但總還有說得過去的理由,若兩人同時參加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卻不見面,就沒有理由可說了,只能說明兩國關系非常糟糕。故為表兩國友誼,不給外界非議,兩國領導人會在萬隆舉行會談。

  站在金正恩的角度,他不是不希望去北京,但去北京意味著朝核問題作為會談主題,而金正恩在這一問題上不可能滿足北京要求,另去北京談朝核也使得金正恩有種受辱感覺,所以,北京既不會邀請金正恩,金正恩本人也不會去北京。當然中國領導人更不會去平壤為金背書。兩國領導只能借助第三方,在國際多邊場合實現首腦會談,這樣對雙方都很平等,特別是能夠滿足朝方自尊。

  不過,從最近中國副外長表態稱中方視“具體情況”決定中朝領導人在莫斯科會面來看,金正恩能否在萬隆見到中國領導人恐怕就要打問號了。但即使中朝領導人不會在萬隆見面,金正恩趕在5月去莫斯科前來萬隆出席會議本身,就可以使平壤向中方表明,自己並沒有太傾向於俄方。

  印尼這次也邀請韓國總統樸瑾惠來萬隆參會,印尼這樣做是否含有調停朝韓關系的意圖,不得而知,但朝韓領導人可借此場合實現會晤。金正恩在今年的新年賀詞中表達了改善北南關系願望,呼籲舉行兩國最高領導人會談。樸瑾惠進行了呼應。雙方都營造了友好氛圍,但是對會面場合,為避免到對方有矮化自己之嫌,選擇第三方比較恰當。而印尼同北南雙方的關系都不錯,所以樸瑾惠如果出席會議,兩國領導人在萬隆會晤的概率很大。但也有觀點認為,樸瑾惠很可能因其他外交日程等恐難出席此次峰會。

  可見,金正恩把自己的首次外交出場選在萬隆,是經過精心謀劃的。
 
    來源:2015年02月27日新加坡聯合早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