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元匯率大幅下滑與東亞國際政治

http://www.CRNTT.com   2015-02-27 10:17:52  


春節期間,大量中國遊客訪問日本創歷史新高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訊/學者張雲撰文《日元匯率大幅下滑與東亞國際政治》指出,日本經濟已經過了高峰期,隨著人口老齡化市場縮小,日本經濟的未來必然需要拓展新的市場,如果日本能夠把亞洲,特別是中國巨大需求的一部分變成日本的內需,將會為日本經濟帶來強大推力。這也就是說,日本同亞洲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將從原來的單方向朝著雙向性轉變,這從客觀上也會為日本與亞洲國家穩定和改善提供條件。

  春節期間,大量中國遊客訪問日本創歷史新高,1月份簽證申請超過25萬件。根據日本司法部的最新數據,2014年入境外國人人數突破1400萬,同比增加25.7%,創下了歷史紀錄。其中亞洲國家的入境人數占了很大的比重,據《金融時報》2014年6月的報道,自2012年日元匯率下滑以來,亞洲旅客中泰國幾乎增倍,印度尼西亞,越南和菲律賓旅客增加了50%至60%。
 
  而據司法部的數據,2014年中國入境者人數同比增加了九成。這些主要動因在於日元匯率大幅度下滑,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從2012年的80日元兌換1美元,到現在大概120日元兌換1美元。
 
亞洲正在變平
 
  日元的大幅度貶值並沒有帶來傳統上預測的日本出口大幅度提升,卻帶來了事先可能沒有預測到的海外遊客大幅度攀升,以及外國人對日房地產投資的增加,從國際經濟角度來看,這反映了亞洲國家之間經濟差距在迅速縮小,亞洲正在變平。
 
  首先,過去亞洲經濟格局中“日本獨大”的局面已經結束。上世紀70年代後隨著日本取代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對於本地區的國家來說,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收入,日本在亞洲的經濟地位幾乎可以說是鶴立雞群,以至於很多權威的國際經濟數據將日本放在亞洲國家之外,在亞洲的欄目中特別括注“除去日本以外”(except Japan)。
 
  進入新世紀後,這種局面開始出現較大變化,首先在人均收入方面,例如新加坡已經超過日本,韓國等國家的人均收入迅速增加,2010年中國在經濟總量上超過了日本,2012年以來日元貶值則讓這種經濟力量變化進一步加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4691萬億美元,日本4.8985萬億美元,韓國1.3044萬億美元,東盟(亞細安)2.3936萬億美元,按照美元匯率,2014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將達到日本兩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