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朝鮮為何對“刺殺金正恩”影片發怒

http://www.CRNTT.com   2015-01-04 12:34:11  


 
  當然,理解不等於贊同平壤採取黑客攻擊的方式。但平壤這樣做,也有它自己的原因或苦衷。平壤可能認為只是抗議阻止不了醜化最高領袖的電影公映。因為朝鮮與美國沒有外交關係,更沒有影響華盛頓的外交手段,而此事又涉及到在華府看來是立國之本的言論和創作自由問題,白宮即使想干預也無法像專制或威權國家一樣下個命令就能輕鬆搞定,既然指望不上美國政府,那麼就自己來解決問題,這可能是平壤的想法。
 
  從深層次來說,平壤之所以對這部電影欲去之而後快,不僅僅在於它醜化了領袖形象,還在於它觸到了平壤政權的神經。對極權國家而言,領袖不僅代表國家主權,而且是國家主權的最高象徵,及維繫政權合法性的最主要來源,故侮辱領袖是決不可以的,不論用什麼方式侮辱,皆是與這個政權和國家為敵。
 
  朝鮮外交部發言人的聲明對此講得很清楚,“這部卑劣的電影是超越可以容忍的界限,損害了最高領導者的尊嚴,更是奪去了朝鮮人民心中的支柱,想讓朝鮮社會制度崩潰的目的。”正因領袖的神聖性,在自由國家文藝創作中很常見的對領導人的玩笑幽默等,在極權國家也會被視為對領袖的侮辱。
 
  另一方面,影片上映正遇上聯合國審議朝鮮人權問題,並對金正恩公開點名批評,指控其須為其祖父和父親製造的大面積人道災難負責,這無疑會使平壤感到恐懼和不安。2014年9月以來,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揪著朝鮮的人權問題不放,通過了朝鮮人權問題的決議,聯合國安理會近期也將朝鮮的人權問題列入辯論議題,譴責朝鮮人權記錄,如果安理會通過決議,對平壤政權和金正恩本人來說,可能意味著末日到來——除非金正恩永不出境,否則他將面臨國際刑事法庭的審判。
 
  儘管由於中俄反對,安理會通過決議的可能性不大,然而即使如此,對平壤和金正恩也是如芒在背。在這種情況下,《採訪》的上映無疑會讓全球民眾將聯合國對金正恩的刑事指控聯繫起來,從而對朝鮮和金正恩的形象構成巨大殺傷力,並反饋到國內。平壤可以對國內輿論進行嚴密封鎖,一般民眾獲取不到這類信息,但特權階層可以接觸到,這很可能會促使他們從中嗅出對平壤政權不利的消息,從而產生離心離德的想法。
此外,平壤也擔心,電影用刺殺惡搞金正恩,是否會誘導朝鮮現政權的反對者也用暗殺方式對金正恩?金家前兩代在他們的統治生涯中,都曾遭到暗殺威脅,不排除有人或組織從電影中獲得靈感。所有這些,都會使平壤如臨大敵,做出過激反應。
 
  現在,平壤對影片的憤怒導致美朝關係再次陷於緊張。從保護言論自由的立場和國家利益出發,華盛頓當然不會接受平壤的威脅和網絡攻擊,擬採取的制裁措施包括網絡襲擊,金融制裁及重新把朝鮮列入支持恐怖主義的政府名單。而在美國發出制裁威脅後,朝鮮全國斷網已經多日,這是否是美國的網絡反擊不得而知,但針對華府制裁,平壤也不甘示弱,威脅正在發動一起對抗美國的行動,將在包括核武、網絡戰等所有戰爭領域對抗美國,並對白宮、五角大樓和整個美國本土發起大膽行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