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APEC“雙輪推動”的進展與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14-11-13 09:41:07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訊/1989年,APEC的建立開創了亞太區域合作的嶄新局面。隨著成員數量的不斷增加,為了適應各成員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巨大的現實情況,平衡各成員的利益訴求,APEC將經濟技術合作也列為支柱領域,從而與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形成了“雙輪推動”的模式。實踐證明,這一模式在APEC進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光明日報發表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劉晨陽文章表示,在貿易投資自由化領域,APEC以1994年設立的茂物目標為引導,通過單邊行動計劃和集體行動計劃相結合的方式,使APEC各成員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顯著降低。APEC地區的整體關稅水平從1989年的16.9%下降到2013年的5.8%左右。2013年APEC成員的GDP總額達到49萬億美元,約占全球的57%。APEC地區的商品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18萬億美元,約占世界的46%。這些數據表明,亞太經濟已日益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在經濟技術合作領域,截至2013年,APEC開展的各類經濟技術合作項目累計已達到2200餘項,項目形式和內容日趨多樣化。目前,APEC經濟技術合作的優先領域主要包括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迎接社會領域全球化、通過可持續增長確保生活質量、結構改革、人類安全以及加強中小企業活力等。同時,APEC還鼓勵各成員進一步開展環境保護、促進性別平等、推動科技發展、保障糧食安全等跨領域的合作,全面提升經濟技術合作的水平。

  文章指出,在充分肯定APEC“兩輪推動”模式所取得的進展和成果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當前各種內部和外部因素給APEC合作進程帶來的挑戰。第一,隨著APEC成員對深化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願望逐漸增強,APEC的運行方式逐漸顯現出其不足的一面,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APEC合作的實效性。第二,APEC始終沒有對茂物目標進行明確的界定,也沒有設立量化標準,使得APEC對各成員開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和經濟技術合作的效果進行監督和評估的力度不夠。第三,近年來亞太地區各種自由貿易安排的數量快速增長,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為代表的大型自貿區不斷擴員,在客觀上分散了一些成員參與APEC合作的注意力和向心力。有鑒於此,如何根據形勢的變化進一步完善“兩輪推動”模式,就成為APEC面臨的重大問題。

  文章分析,面對各方的期待,作為會議東道主的中國展現出了大國風範和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在深化和拓展亞太區域合作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並設立了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加強全方位基礎設施與互聯互通建設等三大核心議題。

  首先,作為本次APEC會議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議題下重點推動的工作,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啟動,將進一步明確APEC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合作“車輪”的未來發展方向。同時,面向所有APEC成員的亞太自由貿易區還將在根本上解決本地區各種類型自由貿易安排大量衍生所引發的“意大利面碗”效應,為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構建更加完整、高效的制度框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