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邵逸夫的榮耀來自“第二人生”

http://www.CRNTT.com   2014-01-08 10:46:16  


 
相關鏈接:

石述思:邵逸夫的遺產

  2014年01月07日17:37來源:搜狐財經 作者:石述思 

  對邵逸夫的紀念充分說明,中國普通人不仇富,只是痛恨非法致富和為富不仁。當下中國,不缺發財的機會,不缺掙錢的理由,唯獨對致富目的欠缺認真的思索。不斷上演的炫富膚淺狂歡,是土豪集體焦慮和迷失的真實寫照。

  這是一道漫長而完滿的人生軌跡。

  一個富家子弟,歷經時代變幻的風雲,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輝煌,留下豐富的人生業績,以107歲的高齡安詳辭世。

  邵逸夫爵士的離去在社會各界掀起了巨大波瀾。

  總結全球最長壽、任期時間最長的上市公司CEO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作為一個家大業大、常年置身於殘酷商業競爭風口浪尖的人物,能擁有如此令人艶羨的高壽,其背後的生命哲學必然會成為值得鏡鑒的寶貴財富。

  他的情感生活也廣為世人稱道。他先後有兩位紅粉知己,其第二任妻子方逸華在追隨他近半個世紀後才與他在1997年於拉斯維加斯舉辦了婚禮,那時新郎邵逸夫已經90歲,其髮妻黃美珍已整整病逝10年。

  邵家八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六,舊上海時代人稱“邵老六”,來港後尊稱“六叔”。 1937年後,南洋淪陷,邵氏兄弟的影業發展進程被打亂,後來被迫關門。抗戰勝利後,時年50歲的邵逸夫雄心不減當年,從新加坡轉戰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電影公司(Shaw Brothers),開始了香港電影的霸業。

  邵逸夫的影視王國(邵氏電影和香港無線電視)冠絕亞洲。邵逸夫一生致力發展娛樂事業,推出了一大批膾炙人口、影響巨大的作品,他的古裝電影讓中華傳統文化在香港乃至海外華人世界扎根。縱觀香港娛樂圈影帝影後,大都出自TVB。其中包括周潤發、劉德華、周星馳、梁朝偉、黎明等。

  1977年,邵獲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册封為下級勛位爵士,成為香港娛樂業獲“爵士”銜頭的第一人。

  按照當下中國社會成功學的標準,一生低調的六叔以其事業的成功和擁有的個人身家,可謂功德圓滿。

  然而,他生命中最輝煌的部分卻不是這些炫目的光環。

  他在晚年撥出資金,成立有東方諾貝爾之稱的“邵逸夫獎”,表彰人類科技拔尖的人物,支持香港、內地以及世界其它地區的科學研究。

  更重要的是,早在1973年,邵逸夫就設立了邵氏基金會,從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內地捐贈1億多元,用於支持各項社會公益事業。截止2012年,邵逸夫共捐贈內地教育47.5億港幣,捐建項目總數超6000個。僅在2005年長江流域遭受水災之後,邵逸夫先生出資幫助災區重建起118所小學,受益的災區兒童數以萬計。 目前,以逸夫二字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及施遍布中國各地高校,為全國百姓熟知。

  在某網站舉行的一項調查中,參與的15000多網友有71.89%的人認為“慈善家”是邵逸夫留給他們最深刻的印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